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54篇
综合类   88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8篇
无线电   7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爱国者”雷达系统旁瓣对消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适当信号环境模型及对消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爱国者”雷达系统旁瓣对消性能。首次提出了干扰源数与对消阵元数“匹配”的概念,并分析了系统在“匹配”工作模式下可能具有的对消能力。仿真结果显示,在匹配模式下,“爱国者”雷达系统对一个干扰源具有优良的对消性能,对两个干扰源也具有较好的对消能力。同时,还分析得到了一些重要且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2.
频域快速自适应干扰对消算法研究及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于提高干扰机收发隔离度的自适应干扰对消系统,利用快速FFT技术实现了一种替代时城LMS算法的频域快速LMS自适应算法,分析表明该算法不但具有同时域LMS算法近似的收敛特性,而且计算量大幅度减少,有利于对消系统的实时实现。计算机仿真证实了分析的正确性和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3.
郭强  周希辰 《雷达与对抗》1993,(1):31-34,47
直接矩阵求逆(DMI)方法的空间滤波器具有很快的收敛跟踪速度,因而受到广泛重视,但在寂静噪声很小且阵元数多于干扰数时,求解最佳权矢量的DKI算法是数值不稳定的,收敛性能显著恶化。本文首先分析了DMI算法数值不稳定的机理,然后结合副瓣对消及波束形成这两个空间滤波问题,针对其DMI方法的数值不稳定性,从多元函数的概念入手,引入了共轭梯度方法。由干该方法是一种运算量少的算法,同时由于它具有很好的数值稳定性,有效地解决了在求解最佳权矢量时的DMI算法数值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最后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和比较。  相似文献   
84.
自适应旁瓣对消(ASLC)是雷达抗有源干扰的有效方法。它采用空间滤波技术,通过辅助接收通道在干扰方向形成波束图的零点,实现对干扰信号的抑制。本文介绍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原理,然后给出了基于FPGA的ASLC实现方案,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结果,分析了自适应旁瓣对消的性能。  相似文献   
85.
赵龙  张宁 《现代雷达》2006,28(3):55-57
提出了两种新的抑制Es层杂波的自适应对消算法,分别是频域瞬时值LMS算法和归一化频域瞬时值LMS算法。频域瞬时值LMS算法是利用辅助天线输出的Es层杂波瞬时值来估计主天线当前输出中的Es层杂波成分,可以更大程度上抑制Es层杂波。而归一化频域瞬时值LMS算法则是在频域瞬时值LMS算法的基础上增加归一化的过程,可以大大缩短自适应过程的收敛时间。  相似文献   
86.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载波直扩码分多址系统(MC-DS-CDMA)上行信道的低复杂度部分并行干扰对消(LC-PPIC)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MC-DS-CDMA系统的信道估计与子载波分集,在各个子载波上将用户分为可靠,普通和无效三类,对可靠用户进行干扰对消处理并消去后,再对普通用户进行相同操作,并放弃无效用户,最后将各个子载波上的结果通过最大比合并(MRC)输出.这样,在降低运算复杂度的同时,更好地抑制了多址干扰(MAI).通过仿真比较,可以看出LC-PPIC算法的误码率(BER)性能明显优于置于载波合并前后的两种部分并行干扰对消(PPIC)算法,特别是在系统负载较重和信噪比较高的情况下,这种优势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7.
从功率谱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另一种动目标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不考虑噪声干扰的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频扫体制低副瓣波导窄边缝隙平面阵列天线的设计方法。对天线样机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副瓣低于-30dB,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9.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处理结果的优劣不仅与算法及其硬件实现有关,采样频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系统设计必须在采样频率、系统设计指标和实现成本之间进行综合考虑。本文以Taylor四相码的数字脉冲压缩为例,说明采样频率对处理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朱万清  孟煊 《电讯技术》1997,37(3):11-14,25
本文论述相控阵雷达的一种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分析了基于Systolic结构的SLC系统的MGS算法,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在SLC系统中MGS算法在抑制干扰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