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462篇
  免费   29399篇
  国内免费   23425篇
电工技术   28943篇
技术理论   14篇
综合类   26575篇
化学工业   23077篇
金属工艺   10503篇
机械仪表   23905篇
建筑科学   15893篇
矿业工程   9893篇
能源动力   5869篇
轻工业   12358篇
水利工程   9752篇
石油天然气   9176篇
武器工业   4934篇
无线电   524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086篇
冶金工业   7432篇
原子能技术   4465篇
自动化技术   67985篇
  2024年   4039篇
  2023年   13224篇
  2022年   12087篇
  2021年   14231篇
  2020年   12015篇
  2019年   12933篇
  2018年   6615篇
  2017年   8711篇
  2016年   9506篇
  2015年   10728篇
  2014年   17137篇
  2013年   14131篇
  2012年   17213篇
  2011年   17718篇
  2010年   15050篇
  2009年   17221篇
  2008年   18268篇
  2007年   16570篇
  2006年   15197篇
  2005年   13541篇
  2004年   11268篇
  2003年   8807篇
  2002年   7436篇
  2001年   6209篇
  2000年   5518篇
  1999年   4705篇
  1998年   3479篇
  1997年   3125篇
  1996年   2765篇
  1995年   2382篇
  1994年   2012篇
  1993年   1670篇
  1992年   1640篇
  1991年   1373篇
  1990年   1183篇
  1989年   1075篇
  1988年   423篇
  1987年   302篇
  1986年   269篇
  1985年   145篇
  1984年   132篇
  1983年   75篇
  1982年   68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6篇
  195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研究以铜渣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多孔硅酸盐负载型微纳米铁(简称微纳米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r(VI)。研究了微纳米铁的制备条件和废水降解条件对去除Cr(VI)的影响,并探究了相关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1 150℃、焙烧时间为40 min、煤用量为25%的条件下制备的微纳米铁去除Cr(VI)的效率最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表明,铜渣还原焙烧后形成多孔结构,硅酸盐孔洞表面镶嵌大量纳米级至微米级零价铁颗粒。增加微纳米铁的用量、提高废水温度和降低溶液的初始pH值,可以提高Cr(VI)的去除率。在微纳米铁用量为1 g/L、废水温度为27℃、初始pH为3的条件下,处理浓度为10 mg/L的废水,反应2.5 min即可去除100%的Cr(VI)。机理分析表明,微纳米铁与Cr(VI)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r(VI)被还原生成Cr(Ⅲ)并被矿化为铬铁矿。   相似文献   
92.
付军豪  刘康  胥云  张明  熊奉奎 《机电工程》2020,37(4):420-424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叶片五轴加工机床转台传动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以五轴加工机床转台的齿轮总体积和总重合度建立了目标函数,在齿轮的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为约束条件下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提出了结合PSO算法与GA算法各自优点的GAPSO方法,利用GAPSO算法既有GA算法的强大全局搜索能力又有PSO算法的快速收敛能力的特点,求解了转台齿轮传动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并分别使用PSO算法、GA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寻优求解,最后将3种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PSO算法与GA算法,GAPSO算法的优化效果最佳,转台的齿轮传动系统体积减少27.26%,重合度增加8.10%;优化目标实现了转台的轻量化与提高传动平稳性的目的,为转台的齿轮传动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现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这种结构体系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将建筑功能发挥到最大,其综合性更强,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点与分类的介绍,进而探讨了该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要点,仅供交流。  相似文献   
94.
装箱问题自1830年被提出以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领域,三维装箱问题是装箱问题中最复杂的一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三维装箱问题按照多层次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解读。系统地整理了三维装箱问题建模的三大要素:前提假设、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同时提出了求解三维装箱问题的5类方法。统计了近年来几十篇文献,结合这些文献,对上述的问题分类、建模要素、求解方法等做出统计。最后针对目前三维装箱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使三维装箱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提出了三点展望。  相似文献   
95.
小型压水堆功率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6.
为有效预防ZF2803工作面的冲击地压,本文采用多因素耦合分析法研究了初次来压、见方、煤柱、断层、邻近空区支承压力、煤层厚度变化及巷道底煤等7个因素的单独影响区域及叠加效果,确定了7个危险区:中等冲击危险区4个、强冲击危险区3个,给出了相应的煤层及底板大钻孔预卸压措施,工业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7.
98.
睡眠期间连续且准确的呼吸量监测有助于推断用户的睡眠阶段以及提供一些慢性疾病的线索。现有工作主要针对呼吸频率进行感知和监测,缺乏对呼吸量进行连续监测的手段。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商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无线感知用户睡眠期间呼吸量的系统——RF-SLEEP。RF-SLEEP通过阅读器连续收集附着在胸部表面的标签阵列返回的相位值及时间戳数据,计算出呼吸引起的胸部不同点的位移量,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构建胸部不同点的位移量与呼吸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实现对用户睡眠期间呼吸量的评估。RF-SLEEP通过在用户肩膀处附着双参考标签,消除用户睡眠期间翻转身体对胸部位移计算造成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RFSLEEP对不同用户睡眠期间的呼吸量连续监测的平均精确度为92.49%。  相似文献   
99.
100.
金鑫城  孙浩睿 《发电技术》2020,41(2):137-205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物联网在电力领域的具体体现,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是推进"三型两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必要手段。阐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定义,从供电公司角度出发,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情况,讨论了依托地区特点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实施策略和实际应用场景,分析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得出结论: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深入建设,供电公司能够为电力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地市供电公司能够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开展更多电力相关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安全性、实用性、有效性是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