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5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348篇
电工技术   495篇
综合类   1272篇
化学工业   332篇
金属工艺   1032篇
机械仪表   2836篇
建筑科学   436篇
矿业工程   328篇
能源动力   142篇
轻工业   301篇
水利工程   89篇
石油天然气   78篇
武器工业   51篇
无线电   113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1篇
冶金工业   111篇
原子能技术   42篇
自动化技术   20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438篇
  2007年   585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740篇
  2004年   708篇
  2003年   839篇
  2002年   789篇
  2001年   596篇
  2000年   659篇
  1999年   523篇
  1998年   421篇
  1997年   363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文介绍了286/386型个人计算机在电阻炉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包括整体思路,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还以连续式电阻炉为例编制了设计软件,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本文提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亦适用于其它工业电炉。  相似文献   
92.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一种基于CAD工作站,利用I-DEAS软件实现的针对壳体类零件的CAD/CAM一体化技术。论述了利用PEARL数据库实现的从CAD模型到CAPP之间信息的传输,分析了在CAD与CAM集成中创成式CAPP所起的关键作用,并介绍了利用GNC图形辅助数控软件对加工过程的仿真以及机床文件的准备,最后系统能生成正确的数控指令。系统初步实现了CAD/CAM一体化。  相似文献   
93.
并行工程作为一个新的设计哲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实现手段不尽相同,本文中我们提出了CAD/CAPP并行集成概念,并开发了原型系统CECADP,初步实现了一种并行设计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介绍了一个可对含连接线的电路进行瞬态分析的电路模拟器,该模拟器是在SPICE基础上经修改扩充而成的,连接线的处理采用了文献[1]的方法.文中介绍了方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数值Laplace反变换时参数的选择与误差的控制.实际VHSIC电路的试算结果表明,该模拟器是相当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
在现行的社会技术人才的高度需求下,CAD课程的教学任务更显得意义重大。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计算机专业学生cAI)技术应用与单位需求的差距而进行相应的有效实用教学。  相似文献   
96.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电路》课程教学中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缺少综合能力训练内容等问题,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改革。提出基于任务驱动课堂教学的方法和通过科研小课题初步培养大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本校学生较为适应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改进后的教学效果良好。此项研究对于高校教学改革,尤其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7.
介绍一种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补充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其特点是原理简单、易于理解、直观方便,相对于传统的分析方法,避免了对次状态方程的分析处理计算,有时比传统方法简便、快捷。通过两个示例展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98.
在本文中,将微波功率分配器看做用多个两端口网络构成的多端口匹配网络,用集总与分布参数元件混合组成的模块来综合这种网络,从而得到了一种新型的混合集中分布参数微波功率分配器及其机助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9.
The computation of probabilistic testability measur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some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although the exact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is NP-hard. An exact analytical method for singleoutput combinational circuits is extended to deal with multi-output circuits. Such circuits are reduced to singleoutput ones by introducing a dummy gate, the X-gate, and applying to the resulting graph the analysis based on supergates.  相似文献   
100.
Alzheimer's disease (AD) is the most prevalent form of dementia. Although fewer people, who suffer from AD are correctly and promptly diagnosed, due to a lack of knowledge of its cause and unavailability of treatment, AD is more manageable if the symptoms of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are in an early stage. In recent years,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the diagnosis of AD. The main mo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accuracy of AD. In this paper, a novel approach is developed to classify MCI, normal control (NC), and AD using 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MRI) from the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 (ADNI) dataset (50 AD, 50 NC, 50 MCI subjects). FreeSurfer is used to process these MRI data and obtain cortical features such as volume, surface area, thickness, white matter (WM), and intrinsic curvature of the brain regions. These features are modified by normalizing each cortical region's features using the absolute maximum value of that region's features from all subjects in each group of MCI, NC, and AD independently. A total of 420 features are obtained. To address the curse of dimensionality, the obtained features are reduced to 30 features using a sequential feature selection technique. Three classifiers, namely the twi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TSVM), least squares TSVM (LSTSVM), and robust energy‐based least squares TSVM (RELS‐TSVM),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from the obtained features. Five‐fold and 10‐fold cross‐validation are used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an accuracy of 100% for the studied database.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innovative due to its highe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compared to methods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