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19篇 |
免费 | 183篇 |
国内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29篇 |
综合类 | 190篇 |
化学工业 | 375篇 |
金属工艺 | 96篇 |
机械仪表 | 254篇 |
建筑科学 | 240篇 |
矿业工程 | 69篇 |
能源动力 | 145篇 |
轻工业 | 125篇 |
水利工程 | 54篇 |
石油天然气 | 246篇 |
武器工业 | 17篇 |
无线电 | 24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7篇 |
冶金工业 | 83篇 |
原子能技术 | 98篇 |
自动化技术 | 62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4篇 |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89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118篇 |
2014年 | 135篇 |
2013年 | 243篇 |
2012年 | 183篇 |
2011年 | 215篇 |
2010年 | 158篇 |
2009年 | 161篇 |
2008年 | 146篇 |
2007年 | 174篇 |
2006年 | 172篇 |
2005年 | 196篇 |
2004年 | 208篇 |
2003年 | 160篇 |
2002年 | 122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86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52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基于变结构耗散网络的特殊配电网接线故障恢复的改进算法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配电网中,在向专线用户或综合负荷供电的分支馈线与主干馈线交接处,常常装有特殊形式的隔离开关。对于这种实际情况,目前基于变结构耗散网络理论的故障恢复算法,存在着无法充分发挥上述特殊隔离设备操作的灵活性,从而不能取得更优解的问题。通过引入虚拟开关概念,对上述特殊形式的隔离开关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结构耗散网络理论的故障恢复改进算法。算例分析表明,此改进算法可以充分发挥此类特殊隔离开关的操作灵活性,从而能够选出最佳故障优化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82.
辐射状配电网支路电流法潮流计算的收敛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支路电流法收敛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该方法在辐射状配网潮流计算时具有线性收敛的特性,指出支路电流法收敛特性与线路的尺/义无关,其收敛条件在一般的配电系统中都能够得到满足。对配网潮流支路电流法在给定收敛精度和恒定阻抗负荷条件下达到收敛时所需的迭代次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配网潮流支路电流法用于2节点系统时迭代次数的估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多节点配电系统潮流计算迭代次数的估算公式,给出的算例验证了得出的估算公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超(特)高压输电及绝缘子和避雷器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西电东送”的需要,将我国原有330-500kV超高电压电网,升格至750kV特高电压已势在必行,本文就升压后对绝缘子,避雷器的要求及目前国际间和一些著名厂商产品性能作了介绍,对现状和发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4.
本文对城市电网新装备的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材料、新技术对提高城网装备可靠性的作用,说明了城网装备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选用这些设备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本提出了县级电网以SCADA为中枢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模式,并就配电管理主站、变电站和配电网远方终端以及通信系统等方面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6.
人工神经网络在配电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章讨论了利用多层二次神经网络计算配电网线损的方法,其精确度远远高于常规的回归分析法。 相似文献
87.
为了及时发现配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所在,利用配电水泥电杆接地电阻较高的特点,试制了一种专用仪表,可带电在杆顶横担下方测取绝缘子对地泄漏电流和电压。为了提高仪表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在仪表输入电路中加设有滤波环节,同时,其A/D转换电路为双积分方式,并采用由三级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线性等效电路,使整体可达1mV和1μA的分辨度。介绍了该仪表的工作机理、组成特点和实际使用情况,检测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8.
89.
在一个配电网中往往同时存在多个谐波源,且工作时间不确定,为提高遗传算法的搜索效率,利用分级递阶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对配电网中的无源滤波器(Passive Power Filter,PPF)和有源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进行统一优化配置。用该算法在多谐波源动态运行的整个配电网中分级优化PPF和APF的安装地点、安装类型、安装参数,即先确定安装地点,再确定安装类型和安装组数,最后确定滤波器的参数,在满足谐波潮流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在控制滤波装置初期投资费用的同时有效抑制谐波。算例计算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