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68篇
电工技术   30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3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12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1 毫秒
51.
李秋珍  邹复好 《计算机应用》2005,25(11):2538-2540
将码分多址(CDMA)思想引入水印系统以实现多水印方案。在水印嵌入过程中,每一用户以自己的密钥作为种子生成一个伪随机分布的地址码,并用该地址码将自己的欲嵌入信息调制为载波信号,然后以相加的方式把载波信号叠加入载体。在提取时,该用户使用相同的地址码,通过计算地址码和载体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载体中提取自己的嵌入信息。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实现多个用户独立嵌入和检测自己的水印信息,完全能满足多水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2.
传统的CDMA技术存在严重的多址干扰现象,使得信道的频谱效率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分析了CDMA通信系统在信道中的性能,并根据香农公式和数字信号最佳接收的知识提出了统计/判决电路,在8分频的前提下,该电路可以在改进CDMA系统通信质量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改善系统信噪比,降低误码率,提高系统抗干扰性,改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53.
一种消除TD-SCDMA系统小区间干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发军  王文博 《无线电工程》2006,36(10):22-23,26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采用的扩频码码长最大为16,当邻小区用户处于2小区边缘时会对本小区造成较大的干扰。针对上行链路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扰消除方法:串行干扰消除-联合检测(SIC-JD)。该方法采用复杂低的SIC对上行链路中的小区间干扰进行消除,对于小区内干扰和残留的小区间干扰采用联合检测进行消除。3GPP case1信道下的仿真结果显示了此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小区间和小区内干扰,提高接收机性能。  相似文献   
54.
雷霞  赵颖  唐友喜  李少谦 《信号处理》2006,22(6):800-804
在多入多出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常采用Turbo接收以保证系统性能。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限幅技术是常见的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技术,但限幅带来的非线性失真会造成带内失真和带外辐射,从而恶化系统性能。本文提出可以利用Turho接收机的先验信息进行限幅非线性失真的迭代对消,从而在引入少量复杂度的基础上,对抗限幅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引入限幅非线性失真迭代对消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性能,限幅门限越低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5.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带宽的剧烈增长和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和全光网络正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在一条光纤上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DWDM能够极大提高光网络的传输能力。在全光网络中,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都是在光域中进行的。本文对近期的DWDM和全光网络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特别关注了以IP over DWDM为基础的光因特网的进展。  相似文献   
56.
News & notes.     
This column presents information of interest to Division 26 members. Included are a candidate's statement from Division member Ludy T. Benjamin, Jr., who is running for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lso included are a report on the February 1998 Meeting of the APA Council of Representativ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Wallace Russell Fund, nominations for division offices, fellows nominations, and division membership; meeting announcements; and information about access restrictions to the Stanley Milgram papers.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57.
全光网络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光网络(AON)的出现标志着网络传输技术又向前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它与传统的传输网络相比具有卓越的性能,被称为第三代网络,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电信、Internet等网络的核心,广电网络工作者应对该技术给予必要的关注与了解.  相似文献   
58.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National Training Conference in Community Psychology, which marked the culmination of several years of planning, starting in 1970, by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Division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APA Division 27). The Conference was held in Austin, Texas, April 27-May 1, 1975, and was sponsored by the Community Psychology Training Program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The Conference served to bring together for informal meetings and discussions the older and newer community psychologists, especially those who had entered the field during the last 5 years, to critically assess the many problems facing community psychology and to examine community psychology's conceptual independence from both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59.
60.
基于CDMA的多重数字水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用户共享版权时联合水印嵌入等需求,提出了基于CDMA的多用户多重数字水印算法。提出并实现了小波域直接嵌入(WD)和基于邻域线性预测值嵌入(WNLP)两种CDMA水印方案。分析了用户数量和嵌入深度对含印图像质量和提取水印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解决多重数字水印中水印碰撞和用户数量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