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267篇
电工技术   52篇
综合类   194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6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6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4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提出了一种基于PIM-SM的新的扩展协议EPIM-SM(extend to PIM-SM).该协议采用了一种新的算法代替PIM-SM用于RP选举的哈希算法,新协议提供这样一种机制: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及组播源和成员的变化情况,为每个候选RPi估算其组播树整体代价,定期选择一个代价值最小的RP,以使组播树的代价始终保持接近最低.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校园网上VOD多媒体教学视频流的传输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当今的基于Ipv4的网络在流量、延迟和网络带宽管理上功能很弱,不可能给这些流媒体应用提供真正的QoS控制和保证。构建新的Ipv6校园网,在流媒体技术的基础上,结合Ipv6技术与组播技术,才能更好的解决校园网上流媒体传输的QoS问题。  相似文献   
43.
网络流媒体等新型应用的快速发展对路由器具备组播功能提出了迫切需求.针对如何在基于网络处理器的路由器中高效地实现组播协议进行了研究.在路由器标准功能软件基础上实施扩展,提出了IGMP和PIM等组播协议实现的软件结构,利用网络处理器灵活可编程性与高性能的优点,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协议测试结果表明,该路由器组播协议系统运行效果良好,最后,展望了IP组播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44.
杨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11):2776-2778
如何采用有效的机制来保证多播数据的可靠传输是移动Ad Hoc网络中的一个难题.针对IEEE 802.11 MAC层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使用NACK消息的可靠多播协议,该协议仅当数据分组传输出错时才发送NACK消息要求重传数据.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协议能提高多播路由传输数据的吞吐量,同时降低了平均时延.  相似文献   
45.
具有多约束QoS动态组播路由选择问题,实质上是一个NP完全问题.在参见文献[1-2]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在初始化群体阶段采用改进的深度优先搜索机制,克服了局部搜索能力差的缺点,在交叉、变异阶段采用类似罚值函数的方法,加快了收敛速度,同时用C 编程语言实现了遗传算法在多约束QoS动态组播路由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6.
针对当前Internet网络组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移动代理和流媒体组播两种比较成熟的技术的基础上,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移动代理的流媒体组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解决现有组播通信系统中传输数据量大、不支持组播路由和用户的公平性问题.  相似文献   
47.
随着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和面向组计算的需求上升,移动Ad Hoc网络的多播路由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但网络中节点可任意移动、加入或离开多播组,使得多播组的管理以及链路的维护变得十分困难,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结构的多播路由协议.该协议首先根据节点ID号和标识对网络进行分簇,然后按需建立多播树,在维护过程中控制报文只在与多播分支相关的局部簇内进行转发.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能保持较高的分组递交率以及稳定的控制报文开销,为大规模网络中的多播通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面向有线因特网的群组通信已研究多年,目前仍是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将现有研究成果扩展到移动与无线网络环境方面.研究了移动群组通信,该问题涉及群组成员关系动态性(成员加入及退出)、成员位置动态性(移动主机的移动性)和网络动态性(结点或链路出错).提出了适合于移动群组通信的基于双向令牌的层次环模型(也称为层次环结构)以解决该问题.该模型是逻辑环与逻辑树的结合模型,它利用了逻辑环的简单性和逻辑树的可扩展性.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结合使得基于层次环结构的群组通信协议比现有的基于树结构的协议更可靠.理论分析和模拟研究表明:(1)当群组规模增大时,该协议的可扩展性很好;(2)该协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该协议特别适合于服务提供者和网络运营商将其计算设备分层次部署的情况,这时就要求每台计算设备都能局部化地维护其兄弟和父亲设备的信息.  相似文献   
49.
张晖  张宏科 《软件学报》2008,19(10):2648-2658
切换延迟和丢包率是决定移动组播算法是否能够满足实时性组播应用要求的重要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居信息交换的组播快速切换算法M-FMIPv6/NIE.在二层触发器事件发生之前,通过邻居接入路由器之间定时的信息交换,可以提前进行新转交地址的配置和请求加入组播树等操作.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M-FMIPv6/NIE的组播服务中断时间小于现有的组播快速切换算法,并且在缓存数量和丢包率等方面也具有较佳的性能.  相似文献   
50.
针对ALM(application layer multicast)安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ALM协议.节点加入多播组时,协议对节点的信任度进行认证检测.在交互过程中动态计算节点信任度,以便准确识别覆盖网中的恶意节点.同时,通过标签机制,有效防止了节点对信任信息的恶意篡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能有效区分恶意节点并对其进行控制,对多播安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