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14篇
  免费   7487篇
  国内免费   2088篇
电工技术   2640篇
综合类   2832篇
化学工业   14340篇
金属工艺   2766篇
机械仪表   3355篇
建筑科学   5519篇
矿业工程   1844篇
能源动力   1347篇
轻工业   7051篇
水利工程   1281篇
石油天然气   2881篇
武器工业   292篇
无线电   616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81篇
冶金工业   2881篇
原子能技术   775篇
自动化技术   8236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994篇
  2022年   2188篇
  2021年   3911篇
  2020年   1892篇
  2019年   1881篇
  2018年   2080篇
  2017年   2620篇
  2016年   3823篇
  2015年   4330篇
  2014年   4680篇
  2013年   4652篇
  2012年   3710篇
  2011年   3176篇
  2010年   2617篇
  2009年   2516篇
  2008年   2378篇
  2007年   3530篇
  2006年   3764篇
  2005年   3178篇
  2004年   2141篇
  2003年   2054篇
  2002年   1584篇
  2001年   1119篇
  2000年   1017篇
  1999年   775篇
  1998年   567篇
  1997年   478篇
  1996年   430篇
  1995年   380篇
  1994年   354篇
  1993年   289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51篇
  1966年   25篇
  1964年   34篇
  1962年   64篇
  1959年   21篇
  1955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Formation of cobalt sulfide hollow nanocrystals through a mechanism similar to the Kirkendall Effect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detail. It is found that performing the reaction at > 120 °C leads to fast formation of a single void inside each shell, whereas at room temperature multiple voids are formed within each shell,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strongly temperature‐dependent diffusivities for vacancies. The void formation process is dominated by outward diffusion of cobalt cations; still, the occurrence of significant inward transport of sulfur anions can be inferred as the final voids are smaller in diameter than the original cobalt nanocrystals. Comparison of volume distributions for initial and final nanostructures indicates excess apparent volume in shells, implying significant porosity and/or a defective structure. Indirect evidence for fracture of shells during growth at lower temperatures was observed in shell‐size statistics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s of as‐grown shells. An idealized model of the diffusional process imposes two minimal requirements on material parameters for shell growth to be obtainable within a specific synthetic system.  相似文献   
92.
We report a general template strategy for rational fabrication of a new class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consisting of multicore shell particles. Our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by encapsulating Au or Pt nanoparticles in silica shells. Other superstructures of these hollow shells, like dimers, trimers, and tetramers can also be formed by nanoparticle‐mediated self‐assembly. We have also used the as‐prepared multicore Au–silica hollow particles to perform the first studies of Ostwald ripening in confined microspace, in which chloride was found to be an efficient mediating lig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aqua regia, Au–Cl complex is formed inside the shell, and is found to be very active under in situ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s while confined in a microcell. This aspect of the work is expected to motivate further in situ studies of confined crystal growth.  相似文献   
93.
94.
用CPLD实现SRAM工艺FPGA的安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卿辉 《通信技术》2003,(12):146-148
提出了一种利用CPLD产生的伪随机码来加密SRAM工艺FPGA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具体的电路和VHDL代码。  相似文献   
95.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碳酸盐岩气藏的储集层条件起好,不论直井还是水平井均可获高产工业气流,投产前的解堵酸化均可实现大幅度增产。在分析介绍该地区气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全面剖析了影响产能的主要因素,并对多功能深部酸化技术方案和稠化酸加砂压裂技术方案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96.
提出了一种新的射线跟踪接收判断技术,它是已有的两类射线跟踪技术的结合,能够解决曲面反射的问题。这种新技术能够在任意形状建筑物组成的复杂环境中进行场强预测。而且此种方法可以自由的改变接收球的半径,以满足精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97.
宣丹 《中国有线电视》2006,(16):1626-1628
在目前数据爆炸、信息匮乏的情况下,需要利用数据仓库系统集成1个或多个独立传统数据库数据,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发现市场潜在规律,获取商业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这将是广电未来的制胜武器。  相似文献   
98.
以3-碘苯甲酸为原料,在浓硫酸作用下与乙醇反应制得3-碘苯甲酸乙酯(1),再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105℃化合物1与80%的水合肼反应8h,制得3-碘苯甲酰肼(2)。在无水乙醇中,在90~95℃化合物2分别与4-甲基苯甲醛、2-氯苯甲醛、4-氯苯甲醛、4-羟基苯甲醛、2,4-二氯苯甲醛、4-甲氧基苯甲醛、3-硝基苯甲醛、4-硝基苯甲醛和4-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E3(a~i)]。最后化合物3(a~i)分别与丙酸酐脱水环化成了3-M丙酰基-2-芳基-5-(3-碘苯基)-1,3,4-噁唑啉类化合物E4(a~i)],收率分别为86.2%,70.5%,80.1%,68.2%,62.4%,75.2%,73.2%,70.5%和63.2%。并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MS对化合物4(a~i)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9.
针对川西新场气田JS2^1气藏开展了多参数的综合评价研究,多参数包括储层参数、裂缝参数、储层分类厚度参数。首先,开展了储层参数及裂缝参数的计算,以岩心分析结果为依据,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利用铸体薄片进行了微裂缝识别,对样品的裂缝参数和测井曲线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测井计算裂缝参数的数学模型;其次,对储层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将储层分为三类;最后,将计算的裂缝参数、储层分类中的Ⅰ类储层厚度、孔渗饱等参数进行正态化处理,拟和测试的无阻流量与这些参数建立多元回归计算模型,即综合含气指标的数学计算模型。以综合含气指标为主要依据,进行储层综合分类和评价,指出了有利的含气区域和可供挖潜井的建议。该方法在指导气藏开发中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0.
主要探讨了某石化装置蒸汽发生系统的仪表工程设计,提出了复杂控制方案、联锁方案设计,同时也详述了影响系统设计的因素,如测量补偿和迁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