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4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25篇
电工技术   62篇
综合类   219篇
化学工业   285篇
金属工艺   790篇
机械仪表   95篇
建筑科学   42篇
矿业工程   60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64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63篇
武器工业   21篇
无线电   1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1篇
冶金工业   940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剥落腐蚀浸泡实验和极化曲线测试,研究了Zn含量对Al-Zn-Mg-Cu合金挤压棒材耐剥落腐蚀性能的影响,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扫描透射电镜等微观组织表征方法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Zn含量(质量分数)由7.93%增至9.85%时,棒材剥落腐蚀抗力下降,剥落腐蚀等级由EA变成EC,最大腐蚀深度由334 μm增至579 μm。Zn含量增加,合金中粗大第二相数量增加,时效后晶界η相尺寸和间距变小、Zn和Mg含量增加,是耐剥落腐蚀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2.
长余辉材料在安全指示、防伪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其缺陷调控及余辉机理尚不清晰。自激活长余辉材料以其物质组成及晶体结构简单,便于研究余辉机理而受到关注。本研究以自激活长余辉材料锗酸锌为基质,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得到了一系列钙掺杂的长余辉材料Zn2–xCaxGeO4(x=0、0.1、0.2、0.3、0.4、0.5)。实验表明,在锗酸锌中掺杂钙元素后,使用376nm紫外光激发时,观察到锗酸锌基质样品的黄色发光峰;同时在267 nm激发下, Zn1.5Ca0.5GeO4荧光强度增强了6.2倍。从余辉光谱和余辉衰减曲线上看, Zn1.5Ca0.5GeO4初始余辉强度增强了25.1倍;并且在所考察的300 s余辉时间里,与锗酸锌相比, Zn1.5Ca0.5GeO4保持了近5倍的余辉强度。进一步热释曲线表征显示,材料主要陷阱的...  相似文献   
103.
Ni-Zn-Cu/AC催化剂上甲醇气相低压羰基化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正飞  石磊  姚虎卿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3,20(4):189-194,F004
采用BET,XRD和TPR手段对甲醇低压气相羰化合成醋酸的镍基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负载配比下,三金属负载催化剂(Ni—Zn—Cu/AC)对羰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金属负载具有协同作用,Cu、Zn的添加改善了催化刺的羰基化性能;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5%Ni-5%Zn-5%Cu),AC的配比组合活性最好,甲醇的转化率为94.58%,醋酸的单程选择性为16,58%,羰基类化合物的总收率为51.26%;进一步工艺条件考察表明,羰化产物的选择性和醋酸收率既取决于进料摩尔配比CH,OH/CH3I和CO/CH3OH的变化,也与羰化温度的高低和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结合Eshelby夹杂理论和Mori-Tanaka方法推导陶瓷基体中含两种以上不同形状和不同力学性质的夹杂情况下,复合材料的有效力学性能计算的广义Mori-Tanaka解析计算式,分析颗粒与短纤维夹杂对复合材料有效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三维均质化法检验所得解析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解析模型与均质化法得到的结果非常吻合,不同形状的夹杂对有效力学性能的影响很大,短纤维增强相能够有效改善复合材料沿短纤维方向的纵向有效力学性能,对提高多相混合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刚度和强度起主要作用;球状颗粒增强相能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横向有效力学性能,并保持复合材料强度的稳定性,不同形状的夹杂能够综合改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5.
Zn还原法制多晶硅会产生大量的ZnCl2副产物,在不添加其他辅助电解质情况下,成功利用ZnCl2熔盐制备出了Zn,纯度可达70.74%,验收了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400~550℃范围内,随着电解温度的升高,熔盐电导率逐渐升高,有利于电解反应。但是继续升高温度至700℃时,ZnCl2蒸气压迅速上升到63.204kPa,挥发造成损失十分严重,且易堵塞出气管,反应温度控制在550℃左右较合适。另外,此工艺由于受ZnCl2本身属性的约束,离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06.
用扫描电镜、大型金相显微镜观察分析高碳钢盘条的缩径,结果表明:造成缩径的主要原因是盘条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超标、方坯偏析和缩孔。根据这一结果,提出了改善高碳钢盘条质量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GH2132合坌缺陷试样经过金相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确定了斌缺陷属于含W较高的异金属夹杂,并且是在用户的机加工工序中产生的。我公司交付的产品是合格的。  相似文献   
108.
《昆钢科技》2005,(4):44-44
最近几年,对板坯表面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钢水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将导致薄钢板的表面缺陷并堵塞连铸过程中的水口。为此,国外有人采取了很多方法来去除钢水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在一项研究中,根据湍流凝聚和斯托克斯凝聚开发了中间包和连铸结晶器中非金属夹杂物凝聚和上浮的数学模型。得到下列结果:在中间包中,斯托克斯凝聚机理起主导作用,并且让钢水在中间包中保持足以佑夹杂物上浮的时间县非常雷萼的.  相似文献   
109.
连铸板坯表面纵裂起因于结晶器弯月面初生凝固坯壳厚度的不均匀性。针对酒钢4号连铸机的实际生产情况,调查影响板坯表面纵裂的因索,认为连铸板坯纵裂与结晶器冷却强度、钢水成分、夹杂含量、拉坯速度、钢水过热度等诸因素密切相关。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连铸坯纵裂指数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10.
微量铬、锆和稀土添加到铜中可以显著提高铜和铜合金的强度和耐热性,用微量铬、锆和稀土微合金化的铜合金在电工、电子、电机行业有广泛用途。材料制备过程中,形变热处理对这类合金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是提高这类合金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工艺对Cu-Zn-C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旨在为这类合金的加工和热处理工艺优化提供实验依据。材料及实验方法M aterials w ith experi-m entalm ethod研究合金的成分为Cu-2~4Zn-0.4~0.9Cr,合金在中频感应炉中熔炼,之后采用半连续急冷铸造铸成Φ145m m的铸锭。铸锭锯切成220m m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