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73篇
  免费   3863篇
  国内免费   1740篇
电工技术   4229篇
综合类   2015篇
化学工业   299篇
金属工艺   84篇
机械仪表   1093篇
建筑科学   362篇
矿业工程   167篇
能源动力   512篇
轻工业   77篇
水利工程   321篇
石油天然气   130篇
武器工业   317篇
无线电   70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15篇
冶金工业   115篇
原子能技术   96篇
自动化技术   7995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646篇
  2021年   676篇
  2020年   902篇
  2019年   871篇
  2018年   732篇
  2017年   900篇
  2016年   884篇
  2015年   1086篇
  2014年   1450篇
  2013年   1304篇
  2012年   1626篇
  2011年   1489篇
  2010年   1219篇
  2009年   1218篇
  2008年   1242篇
  2007年   1465篇
  2006年   1163篇
  2005年   1112篇
  2004年   996篇
  2003年   826篇
  2002年   695篇
  2001年   550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MAX6625型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X6625是美国Maxim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智能温度传感器,它在风扇控制、温度告警、系统温度测量及工业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MAX6625的功能和结构,分析MAX6625的工作原理,给出采用MAX6625进行温度测控的电路及编程.  相似文献   
72.
固定频率波束可调的多端口微带漏波天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崭新结构的多端口馈电微带漏波天线 ,实现了频率固定下的电控天线主波束逐级可调。在工作频率固定的情况下 ,通过控制双端口馈电微带天线上的中部馈电端口位置 ,使微带漏波天线主波束方向发生偏移。仿真结果表明 ,当工作频率固定为 7GHz的情况下 ,在H平面上 ,主波束扫描范围可以达到约 48°~ 88°。  相似文献   
73.
光通信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以其优异的性能有望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光源.文章介绍了用于光通信的VCSEL的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74.
移动通信基站在高层建筑天台架设的定向天线,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水平的监测进行分析,探讨高层建筑天台电磁辐射环境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5.
Intelligent methods for automatic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re critical in optical transport mesh network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quality-of-service (QoS)-based protection in terms of the protection-switching time and availability for end-to-end lightpaths in a WDM mesh network. We analyze the backup lightpath-sharing problem in such networks and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the working lightpaths and the impact of the correlation on the sharing of the backup lightpaths. We present a 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 (MPLS) control-based fully distributed algorithm to solve the protection problem.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cludes intelligent and automatic procedures to set up, take down, activate, restore, and manage backup lightpaths. It greatly reduces the required resources for protection by allowing the sharing of network resources by multiple backup lightpaths. At the same time, it guarantees, if possible, to satisfy the availability requirement even with resource sharing by taking the correlation of working lightpaths into consideration.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 terms of computation time and message complexity indicat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lgorithm is practical. The illustrative studies that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1:1, unlimited sharing, and QoS-based backup sharing algorithms indicate that QoS-based sharing achieves comparable performance as unlimited sharing, which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1:1 backup scheme in terms of connection blocking probability, average number of connections in the network for a given offered load, and network resource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76.
一种用于卫星电视接收的FZP天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用物理光学法对FZP反射器的聚焦场、聚焦效率及偏轴扫描特性等进行初步分析,并由此提出一种使用FZP天线实现多颗卫星信号同时接收的技术方案。原理性样机实际接收结果证实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77.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的新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和拱坝由于连续施工的坝体混凝土体积大,施工期间需要采取较为严格的温度控制措施,而所采取的温控措施是否有效,目前尚没有一个能够用于实际施工过程的快速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方式,不能根据已施工坝体内的实际情况来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利用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系统来快速地获得坝体混凝土内部的大量温度信息,进而实际标定温度仿真程序并通过标定过程模拟拟施工的连续碾压层,以检验其温控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坝体内部的温度、温度变化速率和梯度来达到实时控制坝体碾压上升速度、坝面和仓面养护、以及冷缝灌浆处理等目的。  相似文献   
78.
基模螺旋天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基模螺旋天线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螺旋线段对基模螺旋天线进行划分,只需少量分段就可用矩量法对其进行精确模拟分析.文中求出了螺旋天线上的电流分布和远场方向图,与直线段模拟计算结果吻合良好.求阻抗矩阵 Z时,利用螺旋天线的对称性和周期性,只需求出一小部分元素就可得到Z 矩阵的其它元素的值.该方法分段数少,使得计算时间和计算所需存储量大大减小,计算速度和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9.
本文应用矩量法和几何绕射理论的混合技术及矩量法的稀疏技术详细分析和计算了多导体同时存在的复杂电磁环境中线天线的近场。理论值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两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0.
A geometric propag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for simulating the reception of direct sequence pseudonoise (DSPN) satellite signals by a directional or omni antenna in the dense scatterer mobile environment. The model is first validated for narrowband signals by a direct comparison of both simulated cumulative signal strength statistics and simulated diffuse Doppler spectra with classical theory. The model is then used to predict fading statistics for DSPN signaling, either with omni or directional antennas. As expected, the mitigation of fad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atio of DSPN chip duration to delay spread of the scatterer medium for both the omni and directional antenn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