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8篇
  免费   2798篇
  国内免费   1131篇
电工技术   3001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392篇
化学工业   1821篇
金属工艺   563篇
机械仪表   1218篇
建筑科学   747篇
矿业工程   88篇
能源动力   853篇
轻工业   303篇
水利工程   176篇
石油天然气   161篇
武器工业   161篇
无线电   28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00篇
冶金工业   90篇
原子能技术   140篇
自动化技术   3108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441篇
  2022年   555篇
  2021年   758篇
  2020年   837篇
  2019年   735篇
  2018年   655篇
  2017年   759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767篇
  2014年   1004篇
  2013年   1058篇
  2012年   1088篇
  2011年   1218篇
  2010年   894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924篇
  2007年   1012篇
  2006年   875篇
  2005年   725篇
  2004年   570篇
  2003年   466篇
  2002年   425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28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中首先介绍了喇曼散射,并对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着重介绍我们研制的一种能够实际使用的喇曼散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52.
描述了紧凑型FLC(铁电液晶)光纤PDL(光子延迟线)模块的结构和运转特性;分析了插入损失;提出多信道运转时依赖于波长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3.
通过混合集成型结构光学拾音器的光学设计和芯片设计,制作了包含微光学棱镜,光电探测器和信号放大电路的混合集成型光学拾音器。经过测试,发现有较好的信号输出特性,表明混合集成型光学拾音器已基本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54.
本文详细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有线是视发展历史和现状,及其经营和管理方法。重点介绍了北美的CATV技术发展动向。最后,指出我国CATV事业发展中的应用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ADSS光缆的力学计算,给出了光缆弧垂、张力、应变和悬长等计算公式,并对普遍采用的“悬链线”和“抛物线”两种计算方法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56.
FAFFA加速的PO-MM研究复杂金属载体上线天线电磁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夷和  徐金平  牛臻弋 《电子学报》2003,31(Z1):2045-2049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远场近似(FAFFA)加速的混合物理光学矩量法(POMM),利用FAFFA加速计算矩阵方程中的矩阵矢量积,明显提高了计算效率.对物体表面上的远场组之间的耦合作用推导出了一组简洁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计算复杂度.复杂金属组合体上线天线输入导纳、互导纳和方向性图的计算结果与文献结果一致.利用该方法分析计算了一个舰船模型上线天线的电磁特性.数值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和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7.
李勇  钟成 《光通信研究》2004,(5):47-48,51
随着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超高压输电线路发展非常迅速.但是这些架空输电线路在运行时,附近存在较高的电场,对周围物体和公用走廊的其它线路会产生影响.电压等级越高,产生的电场影响越大.输电线路产生的电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由于在电力铁塔上同塔悬挂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SS),因此分析工频电场对ADSS光缆特性的影响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8.
We have designed a family of parallel data flow analysis algorithms for execution on distributed-memory MIMD machines, based on general-purpose, hybrid algorithms for data flow analysis [Marlowe and Ryder 1990]. We exploit a natural partitioning of the hybrid algorithms and explore a static mapping, dynamic scheduling strategy. Alternative mapping-scheduling choices and refinements of the flow graph condensation used are discussed. Our parallel hybrid algorithm family is illustrated on Reaching Definitions, although parallel algorithms also exist for many interprocedural (e.g., Aliasing) and intraprocedural (e.g., Available Expressions) problems [Marlowe 1989]. We have implemented the parallel hybrid algorithm for Reaching Definitions on an Intel iPSC/2. Our empirical results suggest the practicality of parallel hybrid algorithms.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Supercomputing '90.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 was supported, in part, by the New Jersey Commission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AIP Center's Industrial Members, by Siemens Research Corporation and b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grant CCR-8920078.  相似文献   
59.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树状注水管网拓扑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建军  刘扬  战红 《石油学报》2006,27(1):106-110
以投资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井间隶属关系的惟一性、连接注水井数量等限制为约束条件,建立了树状注水管网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特点,将优化问题分为分配层和几何层,分别采用遗传算法和非线性优化方法进行求解.并对遗传算法的操作过程进行了改进,调整了适应函数,采用随机多父辈适应函数值加权交叉和多种变异操作,结合了模拟退火算法,并给出了初温的确定方法,改进了选择复制操作,从而形成了混合遗传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收敛速度,避免早熟收敛.利用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When ground-fault problems occur on a cable line, immediate fault location and restoration are required. Therefore, various new methods to locate the fault point instantaneousl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o replace such conventional methods as the Murray loop method and the pulse radar method [1]. These methods require a long time to locate the fault point. One possible fault location method is to sense the temperature rise following a ground fault using a fiber optic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or.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was found feasible through sensing the temperature rise at a ground-fault test using a thermocouple as a temperature sensor with test cables [4]. A power/optical composite cable was prepared experimentally and after verifying its therma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the temperature rise at an incidence of a fault was determined and the anticipated performance was demonstrated in a ground-fault tes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outline of the t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