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54篇
  免费   3022篇
  国内免费   1789篇
电工技术   898篇
综合类   2150篇
化学工业   5817篇
金属工艺   1132篇
机械仪表   583篇
建筑科学   2198篇
矿业工程   1118篇
能源动力   752篇
轻工业   8423篇
水利工程   797篇
石油天然气   1321篇
武器工业   76篇
无线电   10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53篇
冶金工业   1677篇
原子能技术   175篇
自动化技术   2719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17篇
  2022年   747篇
  2021年   895篇
  2020年   900篇
  2019年   871篇
  2018年   804篇
  2017年   947篇
  2016年   1051篇
  2015年   1053篇
  2014年   1771篇
  2013年   1948篇
  2012年   2205篇
  2011年   2258篇
  2010年   1638篇
  2009年   1614篇
  2008年   1335篇
  2007年   1816篇
  2006年   1635篇
  2005年   1402篇
  2004年   1313篇
  2003年   1155篇
  2002年   910篇
  2001年   759篇
  2000年   665篇
  1999年   524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289篇
  1995年   270篇
  1994年   204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5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石油焦及其气化余焦的燃烧和流化特性,自建了冷态实验装置。以石英砂颗粒作为固体物料,常温空气为流化介质,在烧焦管内表观气速为3.07~6.63 m/s,颗粒循环强度为24.7~154.2 kg/(m2.s)的条件下,采用DDY型差压变送器和脉冲磷光颗粒示踪法分别测量了烧焦管内的床层轴向平均固含率分布和颗粒停留时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表观气速为3.96 m/s时,随着颗粒循环强度的提高,烧焦管相同高度处平均固含率分布增大;当颗粒循环强度为106.5 kg/(m2.s)时,随着烧焦管内表观气速的提高,烧焦管整个高度上的平均固含率分布减小。烧焦管内颗粒的扩散由弥散颗粒扩散和颗粒团扩散组成。建立了烧焦管内床层轴向平均固含率关联式及颗粒的轴向扩散模型,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02.
OCT-M 汽油选择加氢工艺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建 《石化技术》2006,13(2):17-20
介绍了OCT-M汽油选择性加氢技术在汽油加氢装置的应用情况。对影响加氢汽油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加氢过程汽油辛烷值损失、降低大分子硫醇生成的优化措施,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对数正态概率纸的自动生成和分布参数的自动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数正态概率纸可以直观地判断一组数据是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且还可以得到对数正态分布参数,即对数均值和对数标准差。介绍对数正态概率纸自动生成和分布参数自动提取的方法以及据此开发的软件。与手工使用概率纸的常规方法相比,采用所开发的软件不但使用简单、方便,而且能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4.
The distribution of ergosterol in different parts of shiitake mushrooms was studied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conversion of ergosterol to vitamin D2 during drying. The effect of moisture on the conversion of ergosterol to vitamin D2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adjust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fresh mushrooms to different levels in a large vacuum desiccator and subjecting them to UV irradiation at 290-320 nm wavelength, for 2 h. The moisture, ergosterol and vitamin D2 contents were determined using standard procedur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ergosterol content on a dry matter basis of fresh shiitake mushroom was highest in the gills (10.6 ± 0.99 mg/g DM), followed by the cap or pileus (5.34 ± 0.64 mg/g DM) and was least in the stalk or stipe (2.97 ± 0.56). The moisture content had a marked influence on the conversion of ergosterol to vitamin D2, the best conversion taking place at a moisture content of about 70% on a wet basis.  相似文献   
105.
发射药包装用复合纸桶现状与国内外纸桶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祥 《包装工程》1995,16(6):24-26
火炸药是易燃、易爆的产品,所以,它对包装要求也是很高的,特别强调它的包装可靠性。近几年来发展上许多国家都采用复合纸桶包装发射药,我厂生产的复合纸要能与国内外纤维板圆桶对比,在技术质量方面都比较先进。  相似文献   
106.
压敏显色微胶囊及其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无碳复写纸的结构类型和性能、压敏显色微胶囊制备及其微胶囊涂料的最新进展。揭示了微胶囊技术在无碳复写纸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用热失重法确定水合粘土水分含量及存在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蒙脱土为例,采用热失重法定性定量确定了水合粘土中结合水类型、界限及其相对含量,并与等温吸附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水合蒙脱土中各种水分的相对含量及总含水量与等温吸附实验结果相一致。热失重(25~250 ℃)分析结果表明,水合蒙脱土中水分子主要存在自由水、松散吸附结合水、紧密吸附水(强吸附结合水)3种状态,分别对应于25~75 ℃、75~120 ℃、120~230 ℃区间里的失水。从热失重(25~250 ℃)规律来看,仍存在两个明显的转折点p/ps=0.9、0.98,它们为粘土-水体系的两个特征湿度,前者为粘土表面强结合水与松散结合水(渗透结合水)之间的界限,后者为松散结合水与自由水之间的界限,这验证了等温吸附法确定的两个特征湿度及对粘土表面结合水界限划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L520型智能中子仪测定农田土壤含水量的标定研究,在试验区草甸土类型的土壤中,在0~100cm的土层中得到了一条标定土壤含水量的回归直线,用此法测定土壤含水量较重量法快捷方便且误差小。  相似文献   
109.
撰写科技论文的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撰写科技论文时,包括论文的题目、前言、推导、实例、结论、提要和关键词等各种要素的作用和正确的撰写方法,列举一些写得比较好的范例和一些不很恰当的例子。同时也分析了在岩土工程科技论文写作中出现的一些如泛泛而谈、钻牛角尖、大而无当、背离工程实际、结论与前提不符等值得注意的倾向,指出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In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during major modernization projects the overall energy system consequences are often not estimated in detail, usually only local energy consequenc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evaluating possible projects.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n the overall energy system when installing an advanced delignification process (i.e., a “state‐of‐the‐art” pulp digester and oxygen delignification process) will be presented. Also, the effect such an installation has on the potential for further energy integration is discussed. Furthermore, the CO2 consequences for both installing such a system and integrating the mill further energy‐wise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