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88篇
综合类   141篇
化学工业   93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88篇
建筑科学   120篇
矿业工程   35篇
能源动力   25篇
轻工业   56篇
水利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31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篇
冶金工业   81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该文介绍了现代信息融合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过程,详细地分析了该技术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系统地对信息融合与战争、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从哲学分析的角度提出了信息融合是科学技术生态转向时期的历史必然。最后结合这一问题总结了其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和弊端。  相似文献   
22.
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中有关安全的信息无疑具有最高优先级,应为其设计低延迟、高准确率的信息传递算法,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认知代理的紧急数据处理算法。为每个簇分配三种代理,数据采集代理与数据传递代理独立、并行的工作,提高了整体处理的效率。紧急数据的聚集过程中,基于回归模型,过滤其中的冗余信息与重复信息,提高了数据紧凑度。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仅针对数据传输的VANET路由算法,本算法具有更低的端到端延迟与控制信息的开销。  相似文献   
23.
仿真可信性评估的功能层次分解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针对复杂仿真系统中的子系统(实体)的仿真可信性评估提出了一种方法,该方法按数字模型对子系统进行结构水平上的分解,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处理数据获得对子系统的仿真可信性的评估,该方法层次、步骤清晰明了,有较好的可延伸性。  相似文献   
24.
校友会可以在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学生顶岗实习实际工作中,校友会作用的发挥存在着如工作不利,对实习学生缺少了解及实习管理精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发挥校友会作用的具体对策,即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和联系;加强学校与校友之间的相互促进;定期选派专职教师到校友企业挂职等.  相似文献   
25.
阐述了许慎《说文解字》中所包含的历史的唯物的文字观和唯心主义的文字学思想,并从时代、社会和作者自身两个角度对许慎《说文解字》中哲学思想的二元性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6.
周恩来文艺思想蕴涵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他把文艺视为“通过形象思维反映生活”,主张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他又提出文艺工作要“两条腿走路”,坚持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观点。  相似文献   
27.
苯酐气体冷却器是苯酐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对该设备多次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8.
该文探讨了在GPRS/CDMA通讯模式下,利用国网最新2004版负控规约进行10kV配电网数据采集和线损分析的原理、构架和实现方法。本文重点分析了主站系统功能规范,配电网线损分析模型建立、主站系统软件包开发框架及解决方案等技术问题。以大连市内供电局为例,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9.
地压测试技术在金属矿山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勇 《有色矿冶》2005,21(6):12-15
针对井下开采地压测试技术的应用,文章系统性地对矿山与相关院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同时,针对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矿山建立微震监测系统,通过进行不间断数据信息采集、三维背景应力场分析、依靠网络技术传输,从而实现对深部地压活动进行实时监测预警,更加及时可靠地指导矿山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0.
Psychoanalysis today is largely a psychology of consciousness: Post- and neo-Freudians form a marginalized community within North America in comparison to contemporary relational and intersubjective theorists, who emphasize the phenomenology of lived conscious experience, dyadic attachments, affective attunement,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mutual recognition over the role of insight and interpretation. Despite the rich historical terrain of theoretical variation and advance, many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have displaced the primacy of the unconscious. Notwithstanding the theoretical hairsplitting that historically occurs across the psychoanalytic domain, one is beginning to see with increasing force and clarity what S. Mitchell and L. Aron (1999) referred to a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tradition, namely, 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 Having its edifice in early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the British middle school and American interpersonal traditions, and self psychology, relationality is billed as "a distinctly new tradition" (Mitchell & Aron, 1999, p. x). What is being labeled as the American middle group of psychoanalysis (C. Spezzano, 1997), relational and intersubjective theory have taken center stage. It may be argued, however, that contemporary relational and intersubjective perspectives have failed to be properly critiqued from within their own school of discourse. The scope of this article is largely preoccupied with tracing (a) the philosophical underpinnings of contemporary relational theory, (b) its theoretical relation to traditional psychoanalytic thought, (c)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rapeutic practice, and (d) its intersection with points of consilience that emerge from these traditions.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0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