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04篇
  免费   2471篇
  国内免费   1993篇
电工技术   1206篇
综合类   1753篇
化学工业   131篇
金属工艺   63篇
机械仪表   624篇
建筑科学   89篇
矿业工程   134篇
能源动力   89篇
轻工业   84篇
水利工程   190篇
石油天然气   59篇
武器工业   95篇
无线电   50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0篇
冶金工业   81篇
原子能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1106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449篇
  2016年   516篇
  2015年   740篇
  2014年   1102篇
  2013年   1147篇
  2012年   1450篇
  2011年   1546篇
  2010年   1340篇
  2009年   1357篇
  2008年   1493篇
  2007年   1714篇
  2006年   1292篇
  2005年   1247篇
  2004年   993篇
  2003年   852篇
  2002年   618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多粒度交换技术利用波带级路由以及光纤级路由,可有效降低光交叉连接器的复杂度.但多粒度交换增加了光网络的逻辑层次结构,使得网络中的路由与资源分配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在多粒度全光网中实现多层联合路由是提高网络性能的关键.本文对多粒度交叉连接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多粒度全光网中的多层联合路由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2.
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常规水库调度系统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梯级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高级应用部分,该系统建立在三峡梯级水利枢纽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水调数据平台之上,在洪水预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的防洪、发电、航运的综合利用要求,作出三峡、葛洲坝电厂长、中、短期出力预报,相应作出梯级枢纽水库调度计划,确定梯级水库的蓄泄对策及闸门的开启计划,制定闸门的操作命令,完整地实现了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常规水库调度业务。  相似文献   
53.
传感器网络中基于二元簇的节能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感器网络中的分簇算法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地节约能量。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簇的路由算法,其基本思想是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同时属于2个不同簇,利用二元性来减少在路由发现中的资源浪费,并能够更加确定地发现路由以节约资源。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都表明,该算法在能量消耗和网络生命周期延长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54.
In this paper, a routing protocol which util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luetooth technology is proposed for Bluetooth-based mobile ad hoc networks. The routing tables are maintained in the master devices and the routing zone radius for each table is adjusted dynamically by using evolving fuzzy neural networks. Observing there exists some useless routing packets which are helpless to build the routing path and increase the network loads in the existing ad hoc routing protocols, we selectively use multiple unicasts or one broadcast when the destination device is out of the routing zone radius coverage of the routing tabl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adjustment of the routing table size in each master device results in much less reply time of routing request, fewer request packets and useless packets compared with two representative protocols, Zone Routing Protocol and Dynamic Source Routing.  相似文献   
55.
无线网状网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网状网(WMNs)由网状路由器节点和客户机节点组成,其中的网状路由器节点组成了无线网状网的网络骨干,其移动性很小。他们一起为无线网状网和其他常规无线网络的客户机节点提供网络的无线接入。WMNs技术结合了中心式控制的蜂窝网与分布式控制的无线自组织网的优点,可有效克服这两种技术的缺陷并显著提高无线网络的性能,已经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WMNs可为无线个域网、局域网、校园网、城域网的一系列应用提供高速无线宽带接入服务。虽然目前WMNs技术发展很快,但其协议栈各层仍存在许多有待研究的课题。首先简要介绍了无线网状网的结构与特点;随后重点分析了其主要的几个应用领域;最后探讨了WMNs各协议层的研究现状与关键技术,并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介绍HART协议物理层设备的测试要求、测试设备、测试方法及测试时的一些特别说明。  相似文献   
57.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network topologies for the optical core of IP-over-WDM networks with static wavelength routing.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is focused on regular degree four topologies, and, for comparison purposes, degree three topologies are also considered. It is shown that the increase of the nodal degree from three (degree three topology with smallest diameter) to four (degree four topology with smallest diameter) improves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if a larger number of wavelengths per link is available.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wavelength interchange on the nodal degree gain is small. The performance of regular degree four topologies with smallest diameter is also compared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mesh–torus topologies (which are also degree four topologies),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blocking probability of degree four topologies with smallest diameter is about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the blocking probability of mesh–torus topologies. It is also presented a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WDM-based networks with nodal degrees ranging from two to five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increase of the nodal degree from two to three leads to high nodal degree gains, while de increase of the nodal degree from four to five leads to low nodal degree gain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degree three and degree four topologies are very attractive for use in the optical core of IP-over-WDM networks.  相似文献   
58.
针对有线网络设计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在应用到无线环境中时存在许多不兼容问题,必须对TCP进行修改.目前人们提出了几种对TCP协议在无线网络环境下的改进方案,但是这些改进方案同IP安全协议(IPsec)存在一定的中突.文章分析了IPsec与TCP的改进方案之间的冲突问题,给出了4种解决方案:用传输层安全协议/安全套接层协议(TLS/SSL)代替IPsec、扩展封装安全载荷(ESP)协议、对TCP路径分段和修改IPsec的端到端保护模式,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9.
赵春晖  刘海平 《信息技术》2004,28(5):1-2,19
随着现代军用通信网络的发展与进步,第三代高频自动链路建立协议(Third-generation HF Automatic Link Establishment)将逐渐取代现有的第二代协议。首先从CSMA机制、Dwell—Groups技术、Multi—Slot技术等方面概略地介绍了3G-ALE技术。然后在同步工作模式下,将Dwell—Groups技术、Multi—Slot技术应用在协议当中进行了对比仿真,并分析了Dwell—Groups技术、Multi—Slot技术对3G-ALE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文章讨论了OSPF路由协议的扩散算法在多冗余点到点链路情况下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扩散接口选举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