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5篇
  免费   1786篇
  国内免费   2113篇
电工技术   719篇
综合类   970篇
化学工业   1792篇
金属工艺   323篇
机械仪表   1116篇
建筑科学   466篇
矿业工程   277篇
能源动力   237篇
轻工业   1723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405篇
武器工业   380篇
无线电   636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22篇
冶金工业   383篇
原子能技术   972篇
自动化技术   175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562篇
  2019年   447篇
  2018年   521篇
  2017年   626篇
  2016年   715篇
  2015年   774篇
  2014年   1068篇
  2013年   1099篇
  2012年   1330篇
  2011年   1377篇
  2010年   888篇
  2009年   927篇
  2008年   957篇
  2007年   1135篇
  2006年   986篇
  2005年   764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n improved likelihood model for eye track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hile existing ey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algorithms can work reasonably well in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 they tend to perform poorly under real world imaging conditions where the lighting produces shadows and the person’s eyes can be occluded by e.g. glasses or makeup. As a result, pixel clus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eyes tend to be grouped together with background-features. This problem occurs both for eye detection and eye tracking. Problems that especially plague eye tracking include head movement, eye blinking and light changes, all of which can cause the eyes to suddenly disappear. The usual approach in such cases is to abandon the tracking routine and re-initialize eye detection. Of course this may be a difficult process due to missed data problem. Accordingly, what is needed is an efficient method of reliably tracking a person’s eyes between successively produced video image frames, even in situations where the person’s head turns, the eyes momentarily close and/or the lighting conditions are variable. The present paper is directed to an efficient and reliable method of tracking a human eye between successively produced infrared interlaced image frames where the lighting conditions are challenging. It proposes a log likelihood-ratio function of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models in a particle filter-based eye tracking framework. It fuses key information from even, odd infrared fields (dark and bright-pupil)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subtractive image into one single observation model. Experimental validations show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eye tracker in challenging conditions that include moderate head motion and significant local and global lighting changes. The paper presents also an eye detector that relies on physiological infrared eye responses and a modified version of a cascaded classifier.  相似文献   
992.
智能型客车超载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智能型客车超载检测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检测车内旅客数目并自动显示,车内人员一旦超载,系统将自动关闭汽车启动装置,使之无法运行,并产生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993.
提出了一种基于兴趣点方向特征的图像拼接算法IPOF(Interest Point Orientation Feature),该算法利用Harris角检测器提取出两幅图像的兴趣点并为每个兴趣点分配一个主方向,采用方向相关系数法提取出初始匹配对,根据特征点之间的关系去除伪匹配对,得到两幅图像的对应兴趣点特征对从而确定变换参数,最后使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融合图像。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图像间存在任意角度的旋转及平移的情形下,能有效地实现图像的平滑镶嵌。  相似文献   
994.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制造工艺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无损检测技术更加可靠、经济、准确、快速并且使用方便,此时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表现出其局限性,无法满足更高水平的要求。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非接触探测方式逐渐应用到无损检测领域,并以其快速、准确、安全的特点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应用到多个领域。本文对目前红外热像仪的应用做了简单总结,重点是其在红外无损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并对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包括脉冲红外检测、锁相红外检测、脉冲相位检测等技术的原理、方法、研究现状,以促进红外检测技术与多种检测方法的融和,扩展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任敏华  张伟  徐国强 《计算机工程》2007,33(17):262-264
数字延迟锁定环(DLL)可以产生精确的延迟效果而基本不受工艺、电源和温度等影响,常用来生成稳定的延迟或多相位的时钟信号。该文利用D触发器实现鉴相,给出了一种简洁新颖的数字电路技术的延迟锁定环(DLL)的设计方法。模拟结果表明:该DLL在工作频率范围内支持0°~360°相移,从复位到稳定的时间为2 688个参考时钟周期。在0.35μm SMIC digital CMOS工艺模型下,鉴相精度达到200ps,工作频率范围在23MHz ~ 200MHz。该电路还具有可编程特性。  相似文献   
996.
陈宇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0):23-25
为了防止工业生产中由于误操作或误进入而引起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人员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本系统利用红外传感器光电转换特性,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同时控制CAN总线控制器/接收器构成的CAN总线通信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状态显示,完成了分布式安全保护检测控制系统设计.本设计基于红外传感技术、单片机技术、EDA技术、CAN总线技术实现了生产现场安全防护检测控制.文章介绍了系统部分模块电路原理.  相似文献   
997.
焦凤萍  罗斌 《微机发展》2007,17(1):69-70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斑点噪声的特性,基于中值滤波方法,并结合Ratio算子、Canny算子和双阈值连接三种处理方法,提出一种综合的边缘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比较,该算法克服了边缘方向量化带来的直线断裂,边缘定位准确,显著提高了边缘检测正确率,并对噪声有抑制作用,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红外技术的光电报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采用红外二极管做发射光源,由光敏二极管接收光的简单的光电报警系统,详细论述了系统的组成原理系统由发射、接收、放大和报警四部分组成,当发射和接收之间的光线被阻断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999.
从系统形式的选择,火灾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的选配,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消防控制设备的功能和联动控制要求,以及系统布线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冶金工业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提出了运用神经网络技术,通过拍摄转炉炉表被监测部位的红外热图像,经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后,提取图像特征,并检测对应的炉内的蚀损状况,分别作为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样本的输入和输出。训练好的神经网络系统即可用来监测转炉的炉衬蚀损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