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36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80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773篇
机械仪表   97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45篇
无线电   3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5篇
冶金工业   186篇
原子能技术   42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透射电镜和比电容检测等方法研究了中间退火前后冷轧变形量对3003铝合金阴极箔第二相分布及比电容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最终冷变形程度的增加,位错密度增大,从而比电容值显著提高;最终冷轧变形量为90%时,比电容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冷轧变形量,比电容值反而下降;但对于最终冷轧变形量95%的箔材,由于中间退火前冷轧变形量较低,使得退火过程中析出的弥散第二相数目减少,最终导致成品箔中的腐蚀位置减少,比电容降低.  相似文献   
62.
Cu/MgO界面位错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内氧化产生的Cu/MgO界面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取向关系相同的两种不同界面。并运用近重位点阵模型对其界面结构进行了研究,求出了失配位错的3个Burgers矢量和次级位错的3个Burgers矢量,它们分别为:b1^→=1/4[011]MgO,b2^→=1/2[100]Cu,b3^→=1/4[01^-1]MgO;b1^→′=1/12[101]Cu(或1/99[755]MgO),b2^→′=1/12[101^-]Cu(或1/99[75^-5^-]MgO),b3^→′=1/6[010]Cu(或1/10[01^-1]MgO)失配位错之间的距离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3.
TiAl合金PST晶体断裂过程原位TEM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EM原位应变观察技术研究了TiAl合金PST晶体中裂纹扩展过程。发现界面与裂纹的交互作用与界面类型有关,不对称的伪孪晶界面(γ/γP)对裂纹扩展的阻碍最强烈。片层界面以及二次裂纹导致的裂纹分叉是层状组织韧化TiAl合金的重要原因。当裂纹与片层界面的夹角不同时,γ相所表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断裂方式表明在TiAl合金的脆性本质中包含有位错动力学的因素。  相似文献   
64.
目的进一步拓宽低温B-Cr-Re共渗技术的应用。方法采用喷丸技术对20钢表面进行预处理,处理的时间分别为0.5、1.0、1.5 h,然后进行低温B-Cr-Re固体共渗及其力学性能研究,共渗温度为600℃和650℃,保温时间6 h。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预处理后基体表层结构和B-Cr-Re低温扩散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经喷丸处理后,基体表层发生严重塑性变形,晶粒发生破碎并逐渐细化,获得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50、58、65nm的纳米结构层,晶界明显增多。预处理时间越长,基体表层变形程度越严重,获得的纳米结构越明显;同时由于原子排列发生错排,阻碍了基体表层位错等缺陷的运动,故在基体表层观察到高密度位错等结构缺陷。经喷丸处理后,600℃下处理不同时间的B-Cr-Re低温共渗层组织连续、均匀,存在孔洞,平均深度约为7、8、7μm,650℃下处理不同时间的B-Cr-Re低温共渗层组织连续、均匀、致密,平均深度约为21、24、22μm,力学性能良好。结论喷丸处理后,基体表层存在较多的晶界和高密度位错,为后续B-Cr-Re的低温共渗提供了更多结构和能量支持,降低了B原子的扩散激活能,提高了B原子的扩散速度。这项工作为低温B-Cr-Re共渗技术的应用拓宽了领域。  相似文献   
65.
实验分别采用高低温退火和循环变温退火方式对液相外延生长的HgCdTe材料进行饱和汞压热处理,研究了两种热处理工艺对碲镉汞材料位错密度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高低温退火,经循环变温退火后HgCdTe材料的位错密度有了明显的降低,并且材料的迁移率有了显著的提升。研究发现循环变温退火是一种较好提升HgCdTe材料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6.
吴玮  董晨  赵超  董涛  折伟林  黄婷  彭志强  李乾 《红外》2023,44(8):13-19
锑化铟晶片在存放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是影响制备的探测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锑化铟晶片在长时间放置情况下的性能变化情况,对锑化铟晶片进行高温加速贮存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对晶片几何参数、表面粗糙度、电学参数、位错缺陷等几个重要性能参数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在高温加速试验条件下,除晶片外形发生轻微变化以外,其他性能基本不发生变化,晶片能够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67.
针对材料早期力学性能退化问题,通过试验研究了疲劳加载下LY12铝合金试件的超声非线性系数和微观结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早期性能退化情况下,超声非线性系数和微观形态随着疲劳程度发生变化.超声非线性测量和微结构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材料早期力学性能退化的疲劳寿命评估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采用准连续介质多尺度方法模拟了单晶铜的纳米切削过程。分别采用原子位置图和应力分布图对纳米切削过程中局部变形进行描述,得出了模型的切削力-切削距离的响应曲线。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单晶铜纳米切削过程中材料变形、材料去除机理及内部损伤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对切削过程中位错形核、演化过程、湮灭消失、切屑及加工表面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位错演化的角度解释了切削力与应变能曲线的峰谷变化。提出了纳米切削过程中材料受到刀具的挤压作用而导致位错形核。得出了在纳米切削过程中塑性材料的去除是基于位错运动演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69.
试验研究了铸态LAZ532-2RE合金在温度为398K~448K和压力为60~100 MPa的范围内的压蠕变行为.结果表明,在398、423和448K温度蠕变测试时,应力指数n值分别为4.25、4.98和6.23,蠕变激活能Qc值在60、80和100 MPa的应力条件时分别为104、118和134 kJ/mol,其对应的蠕变机制,应力指数在4.25~4.98之间时,蠕变机制是位错攀移型蠕变.当n大于6时,属于受非基面位错运动控制的蠕变,稀土相在高温蠕变过程中阻碍了位错运动,提高了该合金的高温蠕变性能.  相似文献   
70.
为了研究枝晶间距对镍基单晶合金组织与蠕变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抽拉速率制备出两种不同枝晶间距的单晶镍基合金.通过蠕变性能测试及组织形貌观察,研究了枝晶间距对合金成分偏析及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合金枝晶间距的减小,元素成分偏析程度降低,且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枝晶间距较小的合金具有较好的蠕变性能.合金在稳态蠕变期间的变形机制是位错攀移越过筏状γ′相,而蠕变后期的变形机制是位错在基体中滑移和切入筏状γ′相.蠕变断裂后,在试样不同区域筏状γ′相具有不同的形貌,在远离断口区域,筏状γ′相与应力轴方向垂直,而在近断口区域,筏状γ′相尺寸及扭曲程度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