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6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45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57篇
水利工程   38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45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深冷技术》2007,(5):56-56
由唐钢集团唐钢股份公司与中国气体工业投资公司(美国)合资组成的唐山唐钢气体有限公司,于2007年3月28日举行了揭牌仪式,开始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33.
刘禹锡《望赋》是参照屈原楚辞笔调与风格而摹撰的唐代骚体名赋.因革新失败,被贬流放的刘禹锡于作品中抒发身世家国的感叹,怀瑾握玉而矢志不渝,将对于邦畿的忠忱与不屈志节隐含与楚地之望中,体现出中唐文学的峻健与不屈风格.全赋意旨遥深,笔调优美,具有文学审美价值与现实的政治涵旨,于今仍具考证与商榷之功用.  相似文献   
34.
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中唐诗歌的创作意境较盛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盛唐诗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盛唐诗歌阔大、外展,中唐诗歌气象内敛、意境狭窄;盛唐诗歌呈现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中唐诗人或雕琢炼饰、追求丽藻与远韵的统一,或崇奇尚怪、追求"笔补造化"的人工之关;盛唐诗歌慷慨激扬,中唐诗歌低沉惆怅.  相似文献   
35.
黄镇坪 《中国水利》2014,(11):60-61
<正>为了加强灌区管理,充分体现农户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宁夏唐徕渠灌区在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了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民参与灌溉管理改革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协会在农业用水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宁夏的灌区逐步走向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一、唐徕渠灌域农民用水户协会基本情况2004年,宁夏水利厅唐徕渠管理处在灌域内的青铜峡市瞿靖镇渔粮村和平罗县姚伏镇开展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试点工作。2005年,按照宁夏引黄  相似文献   
36.
在我国民俗的十二生肖中,尽管龙是唯一在现实动物中无对应者,但其却是对人们产生影响最深刻者.龙是中华民族由渔猎经济转为农耕经济后的图腾,这不仅据传说[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或蛇)身人首,被称为"龙祖";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与龙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竹书纪年》),炎帝因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故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而言,就是考古实证(辽宁阜新查海遗址8000年前的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形象;河南濮阳西水坡6500年前的蚌砌龙虎图案)也可表明.这大约是因其能呼风唤雨、变化莫测、与农业生产的气候紧密相关.《说文解字》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  相似文献   
37.
王务庄渡槽是1982年建成的引滦入唐输水的重要工程之一,在20多年的运行使用中槽身出现多处裂缝,渗漏问题严重威胁着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各专家小组鉴定分析意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8.
曾侯乙墓漆木乐器绘画融合了漆画艺术和青铜器视觉影像艺术,常见在曾侯乙外棺青铜的边框上,以油漆描绘出卷形云纹,或在编钟架中间的圆形立柱上,彩绘漆画,以与钟棒上的图案相呼应,营造一种华丽色彩的艺术气氛。此外,编钟铜人上也绘有漆画,如鲜艳夺目的衣裙纹饰,浸泡积水中数千年仍然如新,可见漆画技艺在战国早期已有颇高的成就。曾侯乙墓鼓乐绘画艺术与礼制的关系曾侯乙墓出土鼓4件,其中3件出于中室,1件出自东室,为木质双面皮鼓,造型不  相似文献   
39.
观唐     
《世界建筑导报》2005,(3):64-67
本案在总体布局上力图延续传统的城币肌理,再现传统的街巷空间,在建筑设计上借用清式风格塑造富于传统意味的外观,与园林设计一起营造出中国式的住居氛围。  相似文献   
40.
河南南阳北倚伏牛山,南临汉水,寒暖宜人,物产丰饶,人文之脉源远流长.南阳先民从杏花山猿人始,繁衍生息,他们从南召小空山旧石器洞穴走出,把远古文化播向南阳的灵山秀水.历经夏、商、周,在丹江流域孕育了雄浑的楚文化,在以南阳宛城为中心的区域孕育了灿烂的汉文化,绵延不绝,历代传承.南阳独山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因此在南阳的文化传承中也伴随着南阳人对独山玉的认识和利用,其开采和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仰韶文化早期开始至今独山玉的开采、加工也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