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85篇
  免费   1388篇
  国内免费   347篇
电工技术   6091篇
综合类   663篇
化学工业   868篇
金属工艺   161篇
机械仪表   550篇
建筑科学   2035篇
矿业工程   68篇
能源动力   3470篇
轻工业   238篇
水利工程   205篇
石油天然气   76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18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80篇
冶金工业   162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743篇
  2024年   313篇
  2023年   1055篇
  2022年   835篇
  2021年   835篇
  2020年   586篇
  2019年   736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601篇
  2015年   671篇
  2014年   1764篇
  2013年   1659篇
  2012年   1860篇
  2011年   1796篇
  2010年   1213篇
  2009年   1145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王磊  纪贤瑞 《电工技术》2021,(16):64-65
传统电流控制方法存在电网运行不稳定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DSC的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滞环电流控制方法.分析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滞环工作原理,通过提取DSC技术特征、定位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和搭建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滞环电流控制平台,实现基于DSC的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滞环电流控制方法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流控制方法的稳定性比传统控制方法提高了3.334% ~8.195%,其更适用于光伏并网微逆变器滞环.  相似文献   
82.
以乐山地区17 kW家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为例,介绍了PVsyst软件的基本功能、设计步骤,并对影响系统发电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PVsyst软件搭建3D房屋模型,合理设置系统参数,模拟了系统运行性能.模拟结果表明,该家用屋顶光伏系统年发电量为13.899 M W h,光伏系统发电效率为81.1%,可靠性高.该设计方法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3.
光热电站性能考核是电站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但目前还未形成成熟、通用的光热电站试验方法及规程。此外,由于1天内太阳辐射随时间的变化特性,使得槽式光热电站的稳态性能试验只能在太阳直射辐射强度较稳定的正午时段进行,而此时段内储能系统通常也处于运行状态,导致测量数据无法直接用于计算纯光热发电工况的全厂发电效率(即光电转化效率)。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将光热发电并储能工况转化为纯光热发电工况的效率计算方法,排除了储能装置对试验的影响,使考核光热电站全厂发电效率成为可能。基于某50 MW槽式光热电站光热发电并储能工况的设计数据,应用该计算方法转化得到纯光热发电工况的参数,结果与该工况设计参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证明该方法具有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4.
积灰对光伏电池板输出特性具有显著影响,且因地域、实验环境等因素不同存在较大差 异。为此,本文分析了不同自然积灰的粒径分布特征,分别利用黄土、红土和高岭土,构造了我国不同地域自然积灰的模拟样本;搭建了由光伏电池阵列、MPPT控制器、上位机以及光强测量仪、温度测量模块等构成的实验平台,开展了积灰对光伏电池板的伏安特性、温度、相对透光率以及输出功率影响的测量实验;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相对透光率、相对发电效率与积灰密度关系的拟合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积灰密度的增加,光伏电池板的温度、相对透光率和相对发电效率均逐渐降低,且降低幅度与积灰类型有关;应用算例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光伏发电功率预测以及光伏电池板积灰的清洗周期选取。  相似文献   
85.
目前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渗透率越来越高,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难篡改等特点,有助于分布式发电就地或就近消纳,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光伏就地消纳交易模式,建立了光伏发电用户和分布式光伏聚合商的效益函数,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确定内部电价,通过边缘计算制定最优用电计划,设计了基于信誉值的就地消纳交易机制,对就地消纳程度低的用户进行惩罚,鼓励用户通过可时移负荷消纳光伏出力。配电网仿真结果表明,在采用区块链的交易模式下,配电网的就地消纳情况得到改善,用户的综合效益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6.
故障电弧是光伏系统电气火灾事故的常见原因,研究可靠的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检测方法对保障系统运行和人身安全有重要意义。首先搭建了光伏系统直流故障电弧实验平台,采集了故障电弧典型电信号;接着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时变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性分析,并以特征显著、计算量小、抗干扰强为比选条件,选取欧拉特征作为故障电弧检测的最优特征;然后构建了故障电弧检测算法,算法以多阈值判断体系为核心发掘故障电弧差异于系统暂态过程的特征模式;最后,将算法硬件实现后在系统中再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不同光伏系统工作点和电弧产生方式条件下的故障电弧均可在0.5 s内实现正确检测。  相似文献   
87.
冯婷婷  张竣淇  朱勇  周平 《电源学报》2021,19(6):137-145
针对传统准Z源逆变器(quasi-Z-Source Inverter,QZSI)升压能力和功率协调控制能力的不足,本文提出将储能电池与开关电感型QZSI相结合构成储能型开关电感QZSI(Energy-Storage Switched-Inductor QZSI,ES-SLQZSI),提高了系统升压倍数和功率协调能力,并针对ES-SLQZSI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结构的功率控制策略,在单级变换系统中实现了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和并网功率控制。建立了ES-SLQZSI的离散时间模型,基于此模型设计预测函数与代价函数。然后,设计光伏功率MPPT模块和输出功率管理模块。相比于传统多级结构的储能光伏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DC-DC变换器;相比于传统双环PI PWM控制策略,该方法简单易行,所需PI控制器少,无需PWM调制器;动态响应速度优良,适合被控变量较多的非线性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相比于传统的A型鼓风式空冷系统,W型空冷系统是一种经过改进的新型直接空冷系统。以在建中的新能源发电项目——某100 MW槽式太阳能光热电站所选用的国内首台W型空冷系统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W型空冷系统主要构成、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并与传统A型空冷系统性能参数进行对比,得出升级版W型空冷系统具有节约投资成本、提高防冻能力、降低受环境风影响程度、延缓传热管腐蚀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89.
为了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光热发电-火电联合调峰优化控制方法.分析光热发电的可调节特性以及光热发电-火电联合调峰控制的可行性,基于此,提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光热发电-火电联合调峰优化控制模式;进而提出以系统受阻风光电最小为目标的光热发电-火电联合调峰优化控制方法.算例仿真表明所提优化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系统调峰能力以及减少受阻风光电量.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