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98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71篇
化学工业   1029篇
金属工艺   246篇
机械仪表   54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25篇
轻工业   39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89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0篇
冶金工业   59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镁表面改性及其在仿生体液中的耐蚀行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纯度为99.9%的纯镁表面改性,以提高纯镁在仿生模拟体液(SBF)中的耐腐蚀性能.其过程为:室温下将纯镁在初始pH值为9.3的过饱和NaHCO3-MgCO3混合溶液中浸泡24 h,然后在773 K保温10 h;再将试样放入(37±0.5)℃的SBF溶液中浸泡14 d.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纯镁在NaHCO3-MgCO3混合溶液中浸泡后,表层主要为MgCO3·3H2O晶体;热处理后,MgCO3·3H2O晶体转变成MgCO3和Mg(OH)2的混合物.EDS分析表明,距表面厚约20 μm的基体被氧化,形成了耐蚀氧化层.经碱热处理的试样在SBF溶液中浸泡14 d后,经X荧光能谱(XPF)分析可知表层沉积出Ca/P摩尔比为1.858的钙磷基沉淀.本阶段实验表明,碱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纯镁在仿生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2.
当前在医学界广泛采用生体相容性、比强度和耐蚀性都十分优越的钛合金 ,作为人造股关节和人造牙根等人体硬组织代替材料。最近 ,一些 β型钛合金Ti 35Nb 7Zr 5Ta、Ti 15Mo以及α + β型钛合金Ti 3Al 2 5V等都相继纳入美国标准ASTM。在美国和日本对于钛合金的研究开发都十分活跃。作为生物医用材料 ,在日本新开发了Ti 2 9Nb 13Ta 4 6Zr合金 ,它完全是由于对人体无毒性反应的元素所构成 ,其强度、韧性和弹性模量也能满足用作生体材料的要求。但是作为人体硬组织代用材料 ,须长期埋入人体内并且往往要承受反复…  相似文献   
63.
HA-Ti和HA-BG-Ti复合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成分HA—Ti和HA-BG—Ti复合生物材料的烧结收缩率、微观结构、物相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钛含量达到45%~65%时,HA-Ti系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达到最低值76MPa左右,呈谷值分布.而HA—BG—Ti系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却达到最大值180MPa左右,呈峰值分布;HA—Ti系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为58~79MPa,而HA-BG—Ti系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在钛含量为45%~65%时出现最大值164MPa;HA-BG—Ti系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均高于HA—Ti系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物相分析和微观结构分析表明:HA-BG—Ti复合陶材料中的HA-Ti相间界面依靠生物玻璃以复杂的强键相结合,是HA—BG—Ti系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HA-Ti二元系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64.
相比于钛合金、不锈钢、钴基合金等传统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镁合金不仅具有生物可降解特性,而且其弹性模量与人体骨骼很接近,不容易产生“应力屏蔽”,被誉为“新一代先进生物材料”。但镁合金在人体降解速率过快,由此产生的力学失稳和过量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代谢吸收隐患限制了其在外科植介入医疗领域的大量推广应用。而可生物降解或可吸收的天然和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是全球量大面广的一类质轻、多功效、生物安全性好的生物医用材料,若将其作为可降解镁合金表面的特种防护涂层并解决好两者表界面之间的生物功能性和力学相容性,将是开发先进镁合金材料及其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生物可降解的镁基合金表面天然及合成高分子涂层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发及应用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5.
贝发极力将绿色供应链理论融入制造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提升企业的信息化能力入手,改进、重塑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使企业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制造。  相似文献   
66.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但其强度较低,而聚乳酸(PLA)高模量可以解决PBAT的缺陷。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LA/PBAT共混物,研究了不同含量的SMA对PLA/PBAT共混物的结晶性能、热性能、流变行为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能显著降低分散相PLA的粒径大小,在SMA含量为1.5wt%时变化最明显,PLA的粒径从1.75μm降低到0.60μm;SMA能促进PBAT的结晶,随着SMA含量增加,PBAT的结晶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SMA含量为2wt%时,PBAT的结晶度达到最大为9.22%;通过Han曲线发现,在SMA含量较低时,共混物更接近均质物,随着SMA含量提高,共混物的弹性行为增强;SMA能够提高PLA/PBAT共混物的拉伸性能,随着SMA含量增加,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总体高于未加SMA时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SMA含量为1.5wt%时,拉伸强度相对于未添加SMA时,从18.1 MPa增加到21.8 MPa,提高了21%,断裂伸长率在SMA含量为1wt%时达...  相似文献   
67.
限塑令的深入执行对医药包装行业产生了极大影响,新型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和应用逐渐成为医药包装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基于此,本文针对可降解塑料在医药包装领域的应用问题展开探讨,从医药包装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角度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医药包装领域可降解塑料的种类,并结合当前可降解塑料研发以及应用情况,提出了深化可降解塑料在医药包装领域应用的建议,以期能够为医药包装领域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8.
为了研究不同Mn含量对Mg-2Zn-0.5Ca-xMn新型医用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Mg-2Zn-0.5Ca-xMn镁合金析出相、热挤压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Mg-2Zn-0.5Ca-xMn合金组织主要由α-Mg基体组成,热处理前后第二相成分均为Mg0.97Zn0.03、MgZn2、Mg2Ca及Mn颗粒;Mn以单质形式弥散分布于基体内,细化铸态Mg-2Zn-0.5Ca-xMn合金晶粒,并且阻碍热挤压过程中动态再结晶晶粒长大,使晶粒尺寸随着Mn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Mn含量的增加,挤压态Mg-2Zn-0.5Ca-xMn合金强度逐渐增加,塑性有所降低.Mn质量分数为1.5%的合金抗拉强度最大,达245MPa;Mn质量分数为0.5%的合金断面收缩率和断后伸长率较大,分别为31%和12.5%.  相似文献   
69.
PHB在生产可降解塑料方面的应用及其微生物累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春  张小凡 《塑料工业》2005,33(8):1-3,18
着重介绍了聚β-羟基丁酸(PHB)的一些性质、用途以及在生产可降解塑料方面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了微生物累积PHB的情况,并对微生物累积PHB以及PHB的研究发展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70.
概括介绍当前纳米生物技术应用进展及纳米生物技术的几个热点,展望了纳米生物技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