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91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465篇
电工技术   1263篇
综合类   799篇
化学工业   2571篇
金属工艺   663篇
机械仪表   704篇
建筑科学   930篇
矿业工程   1916篇
能源动力   241篇
轻工业   202篇
水利工程   147篇
石油天然气   14225篇
武器工业   15篇
无线电   2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34篇
冶金工业   365篇
原子能技术   49篇
自动化技术   211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503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564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589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457篇
  2016年   505篇
  2015年   667篇
  2014年   1421篇
  2013年   1449篇
  2012年   1469篇
  2011年   1260篇
  2010年   1126篇
  2009年   1257篇
  2008年   1201篇
  2007年   1022篇
  2006年   883篇
  2005年   920篇
  2004年   993篇
  2003年   848篇
  2002年   689篇
  2001年   690篇
  2000年   722篇
  1999年   673篇
  1998年   559篇
  1997年   507篇
  1996年   531篇
  1995年   607篇
  1994年   573篇
  1993年   314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299篇
  1990年   246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28井是河南油田第一口大斜度、多靶心定向井。设计井深2961m,三开钻头216mm井眼,完钻井深3034m,最大井斜74·9°,140mm油层套管下深3004m,水泥返高1973m。由于固井难度大,如果采用常规固井方法,固井质量很难保证。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包括井眼准备,扶正器的选型和加量,所用的冲洗液,隔离液及水泥浆。保证了套管的顺利下入,固井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2.
在超浅层稠油水平井套管下入过程中,由于套管管柱与井眼间的侧向力较大,引起较大摩阻,而直井段较短,没有足够的驱动力使套管下行,套管入井困难,要求有套管外部加压装置的辅助。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所研制的下套管外部加压装置的尺寸选取、设计过程,结构及作用机理、强度校核,所能施加的压力及现场试验及应用。结果表明:该加压装置能满足浅层井下套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
PDC钻头水力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PDC钻头工作过程中,钻井液对钻头体表面的冲洗、冷却和润滑是保证钻头正常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对PDC钻头而言,水力结构(主要是中心水眼和冠部水道)设计的重要性尤其突出。以前,对钻头水力系统研究只能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周期长、成本高、结构调整不方便,而数值模拟的方法在几年前还不成熟,甚至静态的复杂结构流场问题基本无法解决。为此,在提出PDC钻头水力结构优化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PDC钻头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中考虑了钻头的喷嘴布置位置、直径、数量以及切削齿对流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原设计在喷嘴布置位置和喷射角度上存在不足,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水力结构的优化设计。文中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在新型钻头水力结构的设计中,研究方法为PDC钻头水力结构优化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超薄油层水平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 33-平 1井和埕 71-平 1井是胜利油田两口超薄油层水平井 ,由于地层松软、油层薄、目的层不确定、靶前位移小、中靶精度高等因素 ,使超薄油层水平井开发难度高。通过优化设计、导向钻井技术、MWD的监控及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 ,严格控制井眼轨迹 ,追踪油层 ,成功完成了两口超薄油层水平井 ,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以后利用水平井技术进一步开发超薄油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5.
26.
泥页岩井壁稳定研究及在临盘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岩石力学和物理化学两个主要因素简要分析了井壁失稳的机理,指出泥页岩井壁失稳是由力学与化学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钻井液与泥页岩存在化学势差,并改变了井壁附近的孔隙压力,降低岩石强度。借助于井壁处有效应力的变化,将泥页岩与钻井液相互作用时页岩水化所产生的力学效应与纯力学效应结合起来,计算出任意井斜方位井眼围岩应力状态,利用测井资料求出有关岩石力学参数和Mohr Couloumb准则,计算得出防塌的临界钻井液密度。  相似文献   
27.
2006—02下旬出版的美国油气杂志(OIL&GAS)发表编辑文章,介绍美国埃克森(Exxon Mobil)公司近期实施的FDP(Faster Drill Process),即快速钻井方法。这一方法与以往不同,强调整体上解决快速钻井问题,努力达到井场与试验室、生产实际与理论研究之间通力合作。特别强调将近年来力学研完成果。综合性地应用到钻井实践中去。中心内容为,强调从设计上提高钻井速度。而非从工作进度上加快钻井速度。举例说,原来人们总是寻找新型钻头,但还不清楚造成钻头损坏的井底振动机理,无法从根本上阻止钻头损坏。这一方法是将井眼内清洁列入重点,绕过这一理论难题。目前,该技术使公司钻井速度提高50%~100%,钻井时间减少35%。2006年,公司准备安装井底扭矩监测仪和随钻压力监测系统,以更进一步提高钻井速度。  相似文献   
28.
2005年10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十五”期间的重点科研项目——“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优选的第1口试验井——渤深6-13井,在胜利油田钻探顺利完井,使平衡钻井工艺进入了新阶段,表明该油田的钻井技术又上一个新台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9.
《测井技术》2006,30(6):547-547
2006年12月2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在北京隆重举行了EILog测井成套装备发布会。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周吉平,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及股份公司机关部门领导,特邀的国内测井、钻井专业、院士,来自中国石油各油田企业、中石化、中海油的有关专家以及相关人员参加了大会。EILog测井成套装备研制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范卓瑛、总经理李剑浩、副总经理胡启月等参加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30.
机械-射流破岩耦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旋转钻井破碎井底岩石中仍是以机械破岩为主,理论与实践证明,射流辅助破岩是提高钻井破岩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它们的耦合特性研究极少。文章基于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理论分析,进行了机械与射流破岩耦合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射流压力和水楔作用对岩石渗流场、应力场具有重要作用,耦合作用比非耦合作用的破岩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实验条件下,砂岩的耦合作用提高破岩效率40%左右,灰岩的耦合作用提高破岩效率2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