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70篇
综合类   806篇
化学工业   907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41篇
建筑科学   2224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946篇
水利工程   34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3篇
冶金工业   234篇
自动化技术   41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678篇
  2013年   524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的感觉主体是美感,生活中更教会我们探索、发现,然后习得、获得.而在学习的每一过程里,我们从经验的累积也将成就往后对于品味生活、鉴赏美的能力.展览是一种沟通,透过艺术展览活动的构思、组织以及空间、视觉、体验,用不同的方式将思维传达出来,观者能从中触发对任何事物产生新的理解.用一双审美的目光去凝视这个平凡世界,这个世界会重新组合,浓墨重彩,意味深长,这一感知美的瞬间,会得到精神的放松与满足.  相似文献   
2.
在丁蜀镇的村落里面,依然可以看到"家家抟泥、户户制陶"的盛景,在上天的恩赐之下,紫砂泥料只蕴藏于丁蜀的土地之下,在紫砂艺人的妙手生花中,一件件精美的紫砂艺术品经过水与火的淬炼之后焕发新生,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艺术体验和历史传奇.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百源壶",正是脱胎于"仿古壶"、"井栏壶",经过自己的设计之后,更加的低矮和张力十足,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同时把紫砂艺术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渊源呈现在我们面前,让广大的壶友在喝茶品茗之间,能够体会到紫砂技艺在世世代代传承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去匠气而存文气的升华阶段,才能够成为陪伴我们的文玩雅物,引起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糜奕嫣 《食品工业》2021,(2):I0085-I0086
随着大众的经济收入以及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除了对食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之外,也对食品包装设计效果提出了多元化需求,比如既要实用又要美观,同时还要有内涵与设计感。为更好地满足大众对于现代食品包装设计的多样化需求,食品包装设计师应该在提高设计水准方面多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杜祥斌 《陶瓷》2021,(3):143-144
早在我国晚唐五代时期,就开始产生了建盏文化,发展到宋代时期逐渐和茶文化进行了融合,并形成了一些衍生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建盏文化从诞生到盛行又走向衰弱,在现代又重新走向复兴,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建盏珍贵文物,也逐渐成为了陶瓷中的上品。在建盏文化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就是曜变建盏,其中更是蕴含了独特的审美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手工艺品设计的审美形态,意指造型、色彩和装饰,而作为手工艺品的杰出代表陶瓷,其有着晶莹剔透的外观造型,瑰丽而朴实的色彩,工艺精到的装饰,成为了17世纪当时国际上的强势语言,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在其整体的审美形态的背后所承载的是大国工匠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视手工艺品为自己生命的大国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当代从事设计类工作应该要传承和弘扬的。而笔者以手工艺品陶瓷的造型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状况和质量,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陶瓷艺术来促使了当地文化思潮的进程,作为两个主要的线索,来展开论述,揭示了设计需要学习中国古代工匠的工艺精神,传承和弘扬这种大国工匠精神,用这种精神来指导设计制作,以期能够设计出更优秀,有东方韵味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的传播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当前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期,如何有效地提升民众的生态意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生态审美意识传播为切入点,通过了解国内外主流的室内环境生态评估指标体系的前后变化,总结当前室内环境生态评估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特征;从指标体系的变化中分析生态审美价值观的渗透方式,探讨当代室内环境生态评估对生态审美价值观传播的促进作用。最后,通过实验设定针对室内传统营造技艺应用的评估工具,并且在评估工具的使用过程中展示传播的模式与效用,通过评估反馈再一次验证室内环境生态评估对生态审美价值观的正向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7.
顾峥嵘  宁丽娟 《江苏陶瓷》2020,53(2):14-15,18
宜兴紫砂历来就有文人参与的传统,而陶刻书写则是文人参与紫砂创作的一种最为便捷的方式。从紫砂发展的历史来看,文人参与紫砂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当为清嘉靖、道光年间的陈鸿寿,形成名重至今的"曼生风格"。至于以清末梅调鼎为代表的"玉成窑紫砂",无疑是第二个高峰。玉成窑紫砂以其新颖独特的造型,匠心独具的装饰风格,在清末大放异彩,影响至今。徐三庚是玉成窑紫砂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他的陶刻创作,书体潇洒磊落、构图新颖独特、刀法刚健浑朴,透露出浓郁的金石意蕴,在晚清陶刻家群体中独树一帜。本文旨在通过对徐三庚陶刻作品的书体、构图与刀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让后人对其陶刻艺术进行客观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5)
审美素质属于一种多元化的综合性、整体性的素质,包含了各种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欣赏、判断与创造的能力。在中学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时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认识与理解,一起加入教育活动,最直接的目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文章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就提升初中学生审美素质的美术教育方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4)
审美意象是艺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审美意象的创构将直接影响到艺术设计的效果,甚至意象的选择还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创构审美意象,要在细致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并且发挥其在艺术设计中的象征性、结构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文章主要在研究艺术创作实践与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就审美意象的创构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徐望 《陶瓷研究》2020,(1):121-123
陶瓷绘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彩陶时期,陶瓷与绘画相互交融发展。至今,文人画的审美精神和文化内涵一直影响着当代陶瓷绘画,在画面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精神上都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