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58篇
化学工业   109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1篇
建筑科学   16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13篇
石油天然气   33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以混甲酚为原料制备酚类液体抗氧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混甲酚和异丁烯为原料合成酚类液体抗氧剂,并测试了其在润滑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了该液体抗氧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介绍了主要助剂的生产、销售情况,试图由此反映日本塑料助剂行业现状。  相似文献   
113.
八乙基季戊四醇四亚磷酸酯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亚磷酸三乙酯和季戊四醇(PE)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耐水解性结构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八乙基季戊四醇四亚磷酸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配比[n(亚磷酸三乙酯)/n(PE)]对目的产物收率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磷含量测定法对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其最优合成条件为:n(亚磷酸三乙酯)/n(PE)为4.3,催化剂有机锡的用量[n(有机锡)/n(PE)]0.035,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144~146℃;在此条件下,所得的八乙基季戊四醇四亚磷酸酯产物收率高于65%。  相似文献   
114.
对比研究了对甲基苯酚-双环戊二烯-异丁基化树脂(KY-616)、苯乙烯化苯酚(SP)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三种抗氧剂对顺丁橡胶(BR)的抗热氧老化作用,利用TG表征了其热稳定性能。通过KY-616与硫代二丙酸双十三醇酯(DTDTP)复配,研究了DTDTP用量对BR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剂KY-616对BR的抗热氧老化性能与SP相当。而BR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加速热氧老化后,KY-616和SP的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抗氧剂BHT;KY-616的热稳定性能优异,其起始温度达到302℃,远高于抗氧剂SP和BHT;KY-616与DTDTP具有良好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研究了对甲基苯酚-双环戊二烯-异丁基化树脂(KY-616)和4,6-二辛基硫代甲基邻甲酚(JY-1520)在顺丁橡胶中的抗热氧老化性能和耐抽提性能以及自身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抗氧剂KY-616在顺丁橡胶中的抗热氧老化性能及其自身热稳定性能均优于抗氧剂JY-1520,其在顺丁橡胶中的耐抽提性能略低于抗氧剂JY-1520。  相似文献   
116.
将自制的2种有机酸镧盐(简称有机镧1、有机镧2)及抗氧剂1010按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比例分别与聚酰胺66(PA 66)切片混合、熔融挤出造粒、烘干,采用高速纺丝工艺,制得改性PA 66纤维,研究了改性PA 66及其纤维的热稳定性和抗黄变性能。结果表明:有机镧1和有机镧2为水合配位化合物,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纯PA 66粉体及混有抗氧剂1010、有机镧1、有机镧2的PA 66混合粉体的初始失重温度分别为325,350,340,370℃;抗氧剂1010,有机镧1、有机镧2改善了PA 66粉体的抗黄变性,其改善程度分别为1.9%,22.6%,20.4%;与纯PA 66纤维相比,加入抗氧剂1010及有机镧2的改性PA 66纤维的断裂强度分别降低了6.5%和11.5%,抗氧剂1010改性PA 66粉体的黄变指数增加了10.5%,而有机镧2改性PA 66的黄变指数降低了2.6%。  相似文献   
117.
采用测氧法考察了4种市售受阻酚抗氧剂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对其清除ROO·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4种受阻酚抗氧剂对ROO·均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并且抗氧化活性随着酚羟基浓度增加而增大。在同等的酚羟基浓度下,抗氧剂的抑制速率常数kinh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抗氧剂1098、抗氧剂BHT、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的抗氧化活性与功能基团的个数和对位取代基的供电性密切相关,酚胺复合型抗氧剂体现出更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8.
介绍了塑料抗氧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分类,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高效、耐热、复合、绿色环保型抗氧剂将成为今后抗氧剂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9.
《塑料科技》2015,(7):70-74
分别采用抗氧剂(1010或1076)及光稳定剂(UV-531或UV-770)作为抗老化助剂对聚丙烯(PP)进行了改性,考察了两类抗老化助剂对PP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抗老化助剂的添加分别改善了PP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和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其中,抗氧剂1010对PP耐热氧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1076,二者的适宜添加量均为0.2%左右;光稳定剂UV-531对PP耐紫外光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UV-770,二者的最佳用量约为0.3%左右。  相似文献   
120.
酚型抗氧剂和胺型抗氧剂作为自由基捕捉剂型抗氧剂,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润滑油中。分析研究了自由基捕捉剂型抗氧剂的作用机理,对于有效地改善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能、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以及研制新型润滑油抗氧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