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58篇
化学工业   109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1篇
建筑科学   16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13篇
石油天然气   33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8 毫秒
71.
通过对基础油以及催冷剂、光亮剂、抗氧剂等添加剂的考察,筛选出性能优良的新型添加剂并用正交实验进行复合,研制出性能指标和冷却特性曲线达到同类进口油Daphne-C水平的快速光亮淬火油N20。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研制的N20快速光亮淬火油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淬火后工件的金相组织和硬度完全满足要求,价格仅为进口油的1/2~2/3,可替代同类进口油品。  相似文献   
72.
《煤矿安全》2017,(7):44-48
为了更好地抑制采空区遗煤自燃,针对单一性质阻化剂效率低的缺陷,将高吸水性树脂和抗氧剂作为主要原料,研制出具有物理兼化学阻化效果的新型物化协同阻化剂。采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联用实验分析各阻化煤样在氧化升温过程中CO、C_2H_4的生成变化规律。基于差示扫描量热实验,将各试样在升温过程中的活化能作为指标探究阻化剂对煤的阻化效果。结果表明:物化协同阻化剂既弥补了抗氧剂在煤氧化前期的弱阻化性,又克服了含水树脂在煤氧化后期阻化失效的缺陷,最大程度地抑制了煤的氧化产物和提高了煤氧化前后期的活化能,表现出的总体阻化效果比单独使用含水树脂或抗氧剂要好,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新型复合协同阻化剂。  相似文献   
73.
实验首先以二苯胺为原料,α-甲基苯乙烯为烷基化试剂,催化小试合成4,4′-二(苯基异丙基)二苯胺。考查了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在氯化锌催化下,反应温度90℃,α-甲基苯乙烯和二苯胺的摩尔比为2.4∶1,催化剂的量为二苯胺摩尔量的7%,反应6个小时,收率可以达到87%。产品结构用核磁进行了表征,产品熔点为100.1~100.5℃。中试实验表明该工艺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4.
刘磊  杨艳平  樊斌斌  王文亮 《轮胎工业》2016,36(11):676-678
研究粘合抗氧剂BW-60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体配方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添加粘合抗氧剂BW-60后,胶料的热氧老化性能和耐屈挠老化性能提高,钢丝表面胶料覆胶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粘合抽出力提高约10%,可以显著提高轮胎的耐久性能和翻新性能。  相似文献   
75.
76.
以邻甲酚、正辛硫醇、多聚甲醛为原料,哌啶为催化剂,DMF为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合成了抗氧化剂1520 (2, 4-二(正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考察了投料比、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邻甲酚、正辛硫醇、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1: 2: 4,哌啶用量为邻甲酚用量的9.8%,110 ℃回流反应8 h时,2, 4-二(正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的收率达到94.5%。利用IR和1HNMR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7.
以多次挤出、加速降解为评价方式,采用全自动白度仪、凝胶渗透色谱(GPC)、电子万能测试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以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抗氧剂对聚苯乙烯氢化二烯烃嵌段共聚物(SEB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SEBS的热稳定性差,经5次热加工后,氧化诱导期由初始的14.6min降到5.4 min,黄色指数从15.16增大至27.45,摩尔质量分布宽度从1.232增加到1.540,力学性能则降低至初始值的50%,且在热氧和剪切的作用下,SEBS易发生氧化降解生成羟基、羰基等含氧基团。加入四种不同抗氧体系后,输液管用SEBS的热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添加高效低毒抗氧体系E330/168的输液管用SEBS的热稳定性最好,随热加工次数增加,黄色指数无明显变化;经5次热加工后的重均摩尔质量为11.15万g/mol,较未加抗氧剂的SEBS高42%,摩尔质量分布为1.256,较未加抗氧剂的低18%;抗氧体系E330/168有效地抑制了SEBS在加工过程中的氧化降解,从而使其各项性能得到良好的保持。相对抗氧剂1010和626,抗氧剂E330/168不仅高效,而且具有低毒性、低致畸性和低水溶性,更适用于输液管用SEBS。  相似文献   
78.
焦旗  田广华  罗春桃 《现代化工》2014,34(11):99-102
通过优化设计聚丙烯2500H助剂配方中的抗氧剂和滑石粉添加量,考察了采用不同助剂配方对聚丙烯2500H的力学性能、抗热氧化性能和其他基本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助剂配方中,抗氧剂1010添加量为600μg/g,抗氧剂168添加量为600μg/g,滑石粉添加量300μg/g的助剂配方为最优配方。采用该配方在保证聚丙烯2500H基本物性的条件下,可以降低助剂添加量,节约产品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9.
介绍了聚苯硫醚(PPS)的氧化机理、抗氧剂的抗氧机理,以及抗氧剂在PPS改性中的应用;综述了抗氧剂改性PPS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抗氧剂改性PPS的发展前景;提出选用抗氧剂与PPS共混改性原则,将抗氧剂组装到纳米粒子,再复合至PPS材料,协同改善了PPS的热氧化稳定性,是今后的一个研发方向,并应进一步探究抗氧剂的抗氧机理及提升PPS复合材料的综合耐热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80.
经混炼机混料,得到聚丙烯(PP)/抗氧剂3125和PP/抗氧剂3125/抗氧剂168(定量)2个体系。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2个体系中抗氧剂3125特征吸收峰面积,并由特征吸收峰面积与含量的关系拟合方程,得到相关系数均大于0.98的标准曲线,经置信度检验,相对误差小于8%,能满足实际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