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39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83篇
轻工业   191篇
水利工程   7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版画,是用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涂上颜料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因其画面简洁.明快,线条有力而受到人们喜爱。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木头等材质上刻画没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82.
邱伟 《丝网印刷》2012,(3):47-48
现在网版印刷可以做到很高的精细度,无论在实地印刷还是加网印刷方面,我们都能找到很多的印刷精品,这得益于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使用。对于丝网版画而言,理应使用上这些新技术和新工艺,这可以丰富丝网版画的技术语言和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83.
张鹭 《丝网印刷》2012,(7):47-49
抽象元素是指各种艺术门类中建构其作品的非具象的语言与形式的集合,康定斯基曾说过:“就内在的概念而言,抽象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跃在其中的内在张力。”确实,外在的形并不具有一件绘画作品内容的特征与气质,只有这种张力才是作品精神真正的载体。  相似文献   
84.
九十年代以后,国内丝网版画制作的指数日趋完善。计算机的普及,照相制版、电脑软件分版技术等被广泛地应用于到丝网版画的创作中,改变了人们对版画所固有的态度。而今,这种技术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并且在尺寸和展示效果上可以尽情发挥而不受限制,摆脱了传统丝网版画比较单一的尺寸和面貌,突破了版画在媒介材料上的限制。传统材料难以表现的视觉效果在今天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困难,当代丝网版画确实具备了传统版画媒介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5.
戴莉 《丝网印刷》2007,(6):38-39
陈聿强(1938年-)版画家,浙江宁波人。196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丝网版画和木刻版画创作,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家级展览会上展出,并在日本、  相似文献   
86.
我国丝网版画艺术的历史虽短,但发展很快,创作队伍不断扩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对媒介、材质的运用和技术的掌握日趋成熟。并且,版画家在深化本体意识的同时,注重了对社会的关照和精神内涵的表达。目前,在中国版画结构中,丝网版画的发展呈现出多元性、探索性、本土性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87.
2005年5月12日,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了“回顾与前瞻——中国丝网版画回顾展”和学术研讨会,这次活动在我国丝网版画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研讨会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版画》主编齐凤阁先生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广军、全体参展画家以及理论家30多人参加了讨论,大家就丝网版画的本体语言特征、优势和局限、丝网版画的当下状态以及教学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8.
最早的漏版印刷技术诞生于中国,而现代的丝网版画却是由西方传来的舶来品.1980年前后,中国大陆最早的丝网工作室创建之初,有一批教师和艺术家为此做出贡献.版画家张桂林将这一事业一直做到退休,可以说张桂林是中央美院丝网工作室的"掌门人",他也是将丝网版画引进中国最重要的先驱者之一.本文试图以笔者对版画家张桂林的专访作为切入点,通过研究丝网版画的历史、丝网版画工作室的建立、"三版展"的开展与落幕、数字化技术与当代版画,最终对中国丝网版画发展的几个阶段获得相对准确的认知和解读.  相似文献   
89.
<正>丝网版画艺术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当代绘画艺术有机结合的艺术门类,其制作艺术富含现代科技元素和人文理念,以高度发达的印刷技法展现艺术风采。上世纪8 0年代初,在老一辈艺术家的探索、实践和推动下,在国内高等院校和版画院生根发芽,而今,已结出累累果实。特别是"三版展"和"丝网版画展"的举办,更是推波助澜。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该课程的建设,教学中凸显现代艺术的创作理念,不断完善教学环节,打造特色课程。在高校扩招背景下,招生数量剧增,学生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如何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较好地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是学  相似文献   
90.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45(1):56-58
作者简介孙震,大专学历,1974年4月生,洛阳市涧西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大师)、洛阳市雕塑艺术研究会研究员。孙震从小喜爱美术、泥塑,自部队转业后,业余从事绘画、雕塑、版画创作,作品有《马赛》(浮雕)、《梦》(泥塑)、《毛主席像》(浮雕)、《愤怒》(泥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