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7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62篇
化学工业   360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45篇
矿业工程   221篇
能源动力   3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249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篇
冶金工业   15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气井(尤其是高温高压气井)完井试油时,关井最高井口压力对于选择油层套管和采气井口以及封隔器完井工艺的设计都是必不可少的参数,必须进行准确预测.文献[1、2]提出了两种基于静止气柱的预测方法,未考虑关井后井筒温度的变化以及续流的影响,误差较大.本文通过对关井后井筒压力、温度变化的分析,详细研究了瞬变过程以及达到稳定后关井最高井口压力的预测方法.实例应用表明,瞬变过程达到稳定后,瞬变过程和稳定过程的关井最高井口压力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92.
根据惯例,地面建设的规模如采气管线,集气支红,集气干线的管径大小以及集气站内加热,脱水等配套装置的生产能力,都依据单井或井组试井组试气产能大小来确定,但是气井从钻井-试气-配产周期一般需要80天,根据产能建设进展的需要,气井在测井之后的就应展开地面建设,为确保气田产能建设进度,为地面建设(采气管线,集气支集,集气干线,集气站内加热,脱水等配套装置)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本文在大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测井资料预测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方法,经气井产能测试检验,证实该方法是有效的,本文提出了在1999-2000年天然气能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气井配产,地面工程建设提供了依据,保证了产能建设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93.
凝析油析出是凝析气藏开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因而常表现出与干气流入动态不同的特性。理论和现场应用表明, 直接利用干气或折算方法进行凝析气井动态预测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其原因是忽略了反凝析液对凝析油气相对渗透率的影响。利用凝析气相态理论和闪蒸计算方法, 考虑流体相态和组分的变化以及凝析气井的表皮系数, 引入稳态理论的两相拟压力函数, 考虑毛细管数效应对凝析油气体系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建立了拟稳态条件下的凝析气井流入动态预测方法。实例应用表明, 采用考虑毛细管数效应的凝析油气两相拟稳态流入动态方程, 弱化了凝析油的堵塞作用, 有助于正确评估凝析气井的产能, 准确把握凝析气藏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994.
应用 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建立了新的反映储集层、井简、地面安全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凝析气井单井动态优化控制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该模型以储集层多相渗流、井简多相管流、井下与地面节流过程的相关方程为状态方程,将井筒连续携液、储集层临界破坏、井简及地面装置临界冲蚀.井筒与地面水合物生成等作为约束条件。该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解决了凝析气井生产过程中多变量、多重反馈控制下的协同优化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995.
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属于致密低渗透异常高压气藏,气井均需通过水力加砂压裂才能获得工业性气流。由于气井压裂后返排不彻底易造成压裂液与压裂砂沉积于井底或附着在管壁上,造成气井堵塞。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提出了砂堵气井“沉降法”解防堵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6.
李克智  何青  邵河 《油气井测试》2000,9(4):47-49,61
阶跃测试是煤层气井获取原地应力数据的方法之一,并能为煤层注入/压降测试提供准确合理的施式依据。阶跃测试是用一第列不断递增的稳定排量向地层注入流体,记录每一阶段的注入压力与排量,绘制稳定排量与压力关系曲线,当出现两条斜率不同的相交直线后,关井测压力降落曲线。压降期测试资料的分析采用双对数法和时间平方根法,以求取评价煤层压裂设计所需的参数--闭合压力。  相似文献   
997.
凝析气井生产能力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8.
气井完井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钟晓瑜 《钻采工艺》2000,23(2):14-16
根据四川地质情况及气井完井方式,论述气井在优选完井方式中,需要考虑气藏类型,气层特性、产层以上纵向地层特征和工程措施。提出了影响选择完井方式的井壁稳定性、产层岩石坚固程度判断和3个划分标准;提出了完井工程的3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9.
杨春宝  姚江 《天然气工业》2000,20(3):105-106
中35井位于中坝构造须二顶面轴线北端偏东,于1978年1月2日开钻,3月24日完钻;完钻井深2750.0m,先期裸眼。产层为T3x2,油管直径88.9mm,下入深度2664.29m,产层中部井深2647.0m。完井测试天然气无阻流量22.57×104m3,关井地层压力24.77MPa。该井于1978年10月22日投产,1979年4月逐步间断产水,1979年8月提产后大量出水,于1979年10月15日关井,在1980年1月开井1d20h(产气2.65×104m3),1981年7月开井14h(产气1.27×104m3)后再无法生产,一直关井至1993年5月。用电潜泵对其进行排水采气初期效果较好,但由于井底地层水对机组腐蚀严重及…  相似文献   
1000.
通常人们普遍认为气井开采过程中稳定产能方程系数是基本不变的,并由此来确定不同地层压力下的无阻流量,甚至采用原始地层压力下的稳定产能方程预测废弃条件等。事实上,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与产能方程系数密切相关的多项参数如天然气偏差系数,粘度,气层渗透率,有效厚度等都是变化的,只不过渗透率,有效厚度的变化甚微,相比之下可以忽略不计;但天然气偏差系数和粘度的变化却不容忽视,两者之乘积不断变小,由此引起气井二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