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24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74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61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60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31.
《Planning》2014,(17)
中国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绘画中一个独立的画种,是通过创作、刊印、流通的一种艺术形式,长久地伴随着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变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化现象。文章通过对木版年画题材和各地木版年画特色的探究,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木版年画特有的历史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2.
<正>在"听扇居",王健每年修复古扇千把,每年制扇十把,俨然苏州折扇最佳的形象代言人。折扇,素与风雅并论。虽曾一度"没落",但还有很多人,依旧保存着关于折扇的风雅记忆。苏州的折扇艺人,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时至今日,当我们寻访苏州时,依然能找到那些被称之为"怀袖雅物"的折扇。  相似文献   
133.
卢艳  张顺锋  韩志敏 《建造师》2010,(4):185-186
绵竹年画历史悠久,清代为鼎盛时期,为中国著名木版年画之一。是我国西南地区民间艺术的瑰宝,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本文以绵竹年画的历史以及与戏曲关系为出发点,结合绵竹年画发展现状,就其继承与发展、传统与创新进行探讨,希望绵竹年画在新时期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4.
《Planning》2015,(5)
民间年画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所具有的积极因素能够渗透到平面设计中,并推动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丰富化。文章以推动民间年画与平面设计视觉语言的融合为出发点,对二者从审美视点、形神以及吉祥图像的应用三个方面作出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35.
《Planning》2016,(9)
京津冀地区一直是我国木版年画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地区,千百年来,无数的民间艺人创作了无数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蓬勃充满生命力的木版年画。随着木版年画艺术的发展,京津冀各个小区域也慢慢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和独特韵味的地域面貌。  相似文献   
136.
那些曾经护佑家家户户平安的门神渐行渐远,可是,他们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精髓却不能丢失。为此,冯锦强每天都在努力。  相似文献   
137.
正被誉为"东方智慧结晶"的凤翔木版年画,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原生态艺术手法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版年画体现中国民间美术特征,文化理念及历史风俗,是传统手工印制的画种之一,地处关中腹地的凤翔,古称雍州,承邻十三朝古都,继承了地域文化积淀下的石刻、壁画、中国画等艺术手法,融入了各种民间文化艺术造型,对现代艺术的表现和艺术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8.
年年有鱼     
<正>每逢年关岁末,总有些小铺子喜欢在门前摆上几条凳子,支上四五块摔缺了角磨毛了边的三合板,拼凑出一个简陋实用的展台,上面摆着花花绿绿的年画。以前家乡的年画多跟门神有关,可能是因为审美疲劳吧,人们后来又移情别恋地选中了"年年有鱼"。  相似文献   
139.
《Planning》2013,(24)
年画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源远流长,影响甚广。但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木版年画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遇到了"食之无味,弃之不舍"的尴尬。如何让这个具有中国传统民间特色的艺术门类得以传承,已成为炎黄子孙当下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0.
中国木版年画与现代招贴设计的结合,不仅可以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也可以使我国设计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民族性。笔者从解构与重构的展现、隐喻与意象的呈现以及寓意与谐音的显现三方面来分析中国木版年画在现代招贴设计中文化性的表现手法,揭示中国木版年画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民族文化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