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50篇
  免费   9819篇
  国内免费   9091篇
电工技术   933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8927篇
化学工业   29829篇
金属工艺   12078篇
机械仪表   9214篇
建筑科学   4068篇
矿业工程   3391篇
能源动力   1461篇
轻工业   9135篇
水利工程   1048篇
石油天然气   3867篇
武器工业   1616篇
无线电   173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904篇
冶金工业   5037篇
原子能技术   1405篇
自动化技术   14897篇
  2024年   1062篇
  2023年   4126篇
  2022年   4082篇
  2021年   4688篇
  2020年   4149篇
  2019年   5043篇
  2018年   2776篇
  2017年   3878篇
  2016年   4378篇
  2015年   5285篇
  2014年   9186篇
  2013年   7136篇
  2012年   8717篇
  2011年   9681篇
  2010年   8104篇
  2009年   9991篇
  2008年   11040篇
  2007年   9771篇
  2006年   8830篇
  2005年   8054篇
  2004年   6312篇
  2003年   4392篇
  2002年   3423篇
  2001年   2653篇
  2000年   1918篇
  1999年   1469篇
  1998年   774篇
  1997年   616篇
  1996年   556篇
  1995年   552篇
  1994年   415篇
  1993年   627篇
  1992年   575篇
  1991年   381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317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本文运用现代的信息管理理论,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分析国内外信息管理系统现状,实现了一个基于Java的贯标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内容有:企业贯标手册文件管理,贯标制度文件管理,贯标记录文件管理,用户管理等。系统的建立旨在将与贯标管理有关的网络数据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共享数据源,并能帮助企业的贯标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贯标管理。  相似文献   
32.
以AgNO_3、KBr、Na_2HPO_4和碳球(CSs)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高活性的AgBr-Ag_3PO_4-CSs三元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光吸收范围及价态进行了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RhB)和苯酚对复合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以CSs为载体,将AgBr和Ag_3PO_4负载在CSs上,当n(AgBr):n(Ag_3PO_4)=4:100时,所得的4%AgBr-Ag_3PO_4-CSs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效果最佳,可见光照50 min时,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9.3%;光照60 min时,降解率达到99.5%,几乎降解完全。对苯酚也具有超强的降解能力,捕获剂实验表明空穴为主要活性物种,并且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时仍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3.
通过制备不同晶相结构〔单斜相(m-ZrO_2)、四方相(t-ZrO_2)和无定型(a-ZrO_2)〕ZrO_2载体,再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得Cu/m-ZrO_2、Cu/t-ZrO_2和Cu/a-ZrO_2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二乙醇胺脱氢合成亚氨基二乙酸反应。采用XRD、氮气物理吸附脱附、XPS、H_2-TPR、CO_2-TPD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m-ZrO_2催化剂界面更加有利于Cu~+/Cu~0稳定存在,具有更多的碱性位点,且抗氧化性较好。在二乙醇胺脱氢反应中,Cu/m-ZrO_2催化剂性能最好,反应时间为2.5 h,亚氨基二乙酸收率为97.64%。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以铜渣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多孔硅酸盐负载型微纳米铁(简称微纳米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r(VI)。研究了微纳米铁的制备条件和废水降解条件对去除Cr(VI)的影响,并探究了相关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1 150℃、焙烧时间为40 min、煤用量为25%的条件下制备的微纳米铁去除Cr(VI)的效率最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表明,铜渣还原焙烧后形成多孔结构,硅酸盐孔洞表面镶嵌大量纳米级至微米级零价铁颗粒。增加微纳米铁的用量、提高废水温度和降低溶液的初始pH值,可以提高Cr(VI)的去除率。在微纳米铁用量为1 g/L、废水温度为27℃、初始pH为3的条件下,处理浓度为10 mg/L的废水,反应2.5 min即可去除100%的Cr(VI)。机理分析表明,微纳米铁与Cr(VI)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r(VI)被还原生成Cr(Ⅲ)并被矿化为铬铁矿。   相似文献   
35.
36.
在电化学方面,石墨烯被公认为最具有研究前景的锂电电极材料之一。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等因素的影响,石墨烯还无法直接用于锂电池的工业化生产。相比之下,石墨烯与金属盐及金属氧化物复合作为锂电电极材料,人们研究得更加全面而且更加容易实现工业化。介绍了几种石墨烯与金属盐及金属氧化物复合的方法,原理简单,效果显著,在生产和研究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7.
采用热丝CVD法在N型体硅上以全程真空环境镀膜与IN镀膜后破真空再镀IP的不同形式,分别生长IN-IP非晶硅膜层,用WCT-120对薄膜钝化性能进行分析,并用wxAMPS软件模拟样品电池效率。比对结果表明:全程真空环境镀膜样品的反向饱和电流密度(J0)和理论开压(iVOC)分别为5.12×10-15 A·cm-2和0.731 V,模拟效率为23.15%;IN-IP破真空镀膜样品的J0和iVOC分别为9.06×10-14 A·cm-2和0.654 V,模拟效率为20.24%。因此,热丝CVD全程真空环境相对于IN-IP破真空镀膜具有更优的膜层生长方法。  相似文献   
38.
石墨烯(Graphene,GR)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理化特性,其优异的导电性对凝血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极其重要。目前大型凝血检测仪器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且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的POCT检测较少。针对这一现状,设计制作一种可以用于APTT指标检测,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GR改性增强型电化学传感器十分必要。通过凝血酶切割凝血酶底物实验验证计时电流法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原理的可行性,测量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参数,同时使用SYSMEX CS 5100光学凝血仪验证测量结果。实验表明,丝网印刷GR改性电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阻抗测试变异系数为2.71%。凝血酶实验中,GR改性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的电流响应强度较改性前的电化学传感器增加了16±1%,重复出峰时间和峰值电流变异系数分别为3.29%和3.13%。选取3组血样APTT值,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区分度,且每组APTT重复实验的出峰时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20%,3.25%和2.84%,实验结果与医院的临床结果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78。GR改性增强型电化学传感器在APTT测试中显示出了较好地重复性,具有在多种场合下进行即时检测的潜力。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铅银渣还原焙烧挥发铅、锌,考察了升温制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焦粉用量、添加剂用量等对铅锌挥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200℃下恒温焙烧60 min,控制焦粉用量40%、添加剂氧化钙用量4%,铅、锌挥发率分别高达98.85%和97.6%,挥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0.
针对初馏塔建设过程中常减压蒸馏装置工艺流程的改造,采用集散控制系统来满足初馏塔建设改造后提出的工艺条件和控制操作要求。本次设计重点放在基本控制系统和基本控制回路的阐述,选用了先进的DCS控制系统,采用多种控制方案,选择比较先进的国内外仪表,使整个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之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