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0篇
建筑科学   1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9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姚亚勤 《江苏陶瓷》2012,45(1):35-36
宜兴紫砂壶质朴淳厚、不务妍媚,如金属般的凝重端庄,似脂玉般的温润朴雅。中国传统文化对茶的渗透,几乎涉及与茶文化相关的各个领域,包括宜兴紫砂壶。而宜兴紫砂壶的质地、形制、审美构成了她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延续数百年而兴盛不衰。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美学观念和民间工艺的交融,给紫砂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2.
唐莉英  曾丽 《华中建筑》2020,38(9):112-1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道明竹编流传千古,形成了鲜明的竹编技法风格,但近些年竹编的发展方向较为单一并缺乏创新理念,道明竹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探寻一条新的传承道路迫在眉睫。该文基于景观艺术的视角来探索道明竹编传统手工艺在景观艺术中的创新设计途径,具体从道明竹编的形态、技法工艺、结构、技术等方面入手,探索竹编传统手工艺的各种可能性,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3.
"倦勤斋"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北角的宁寿宫,在这处宫院中,倦勤斋被视为"奢中最美、美中最精"的建筑其中内装饰,是乾隆皇帝的"归田之所",也是清代宫廷装修最精细的遗存。夕日奢华、精致的装饰和用品也大都已浊损、剥落。通过申报和考察,"倦勤斋"的修复工程被列入了"联合国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北京故宫博物院"倦勤斋"室内竹雕、竹刻、竹编及竹簧雕刻的修复任务由我们师徒荣幸接手。倦勤斋内使用了竹编技艺的面积有多少?  相似文献   
74.
目的针对初次体验竹编的年轻消费者设计竹编体验,促进竹编工艺的活态传承,推动竹编文创由设计产品向设计体验的模式转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法构建用户体验地图,从全局视角探究用户体验过程,根据用户行为和用户满意度,分析用户与竹编体验的接触点,定位并描述体验过程中的痛点、寻找机会点和罗列用户需求,总结竹编体验的设计诉求。结论用户体验地图是归纳设计诉求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目标用户各个阶段的竹编体验情况,辅助设计决策,提供设计诉求要点。例如体验时长不超过三个小时,竹编工艺种类为2~3种,竹篾色彩为天然本色,以基础纹样为主,满足网络社交需要等。以餐桌果盘竹编体验设计为例,验证用户体验地图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从而为竹编工艺创造性的转化和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以传统工艺为视角,对“绵竹年画+青神竹编”跨界整合的文创产品创新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入挖掘和分析了绵竹年画与青神竹编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技艺,明确了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同时,根据相关理论依据,研究“绵竹年画+青神竹编”跨界整合以及其创新价值的重要性。通过创新形态研究,寻找传统遗产保护与现代化创新间的平衡,提出可实施的策略。从案例设计的角度,系统研究成功跨界整合的实践经验和挑战,就“绵竹年画+青神竹编”文创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提供经验和示范。  相似文献   
76.
竹编工艺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它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代表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明,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更,竹编工艺及产品也在不停的发展变化.本文将以西双版纳竹编工艺及竹编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竹编工艺的简述和对竹编产品的分析,分析其设计特征和应用.并为家具设计中现代竹编工艺的创新、传承提...  相似文献   
77.
78.
竹编文化与包装设计课程相结合,能够激发本地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之在现代社会得以活化传承,同时也能够丰富现代设计元素,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市场潜力。探讨了非遗竹编文化融入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意义和路径,以期对培养具有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包装设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陆众志  聂宇涵  赵子豪 《包装工程》2023,44(22):425-438
目的 探索数字乡村战略下品牌建设对龙普村彝族竹编工艺传承与乡村发展赋能的价值内涵和现实路径。方法 对云南红河龙普村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当地彝族竹编产业具备发展竹编品牌的条件和前景,拥有优势显著的竹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地理条件资源。依据田野调查,总结龙普村彝族竹编的发展现状与困境,并挖掘龙普村彝族竹编品牌建设的价值内涵,力求推进彝族竹编活态传承与乡村振兴目标。结果 在实践层面上,分别从品牌架构、品牌形象、数字平台三个方面探索龙普村彝族竹编品牌建设现实路径。结论 龙普村彝族竹编品牌建设有利于延续龙普村彝族竹编活力与传承能力,同时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0.
四川竹编鸟笼的制作工艺作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历史悠久、设计巧妙、极具地域性特色而自成流派。文章立足于非遗保护的视角,为推动四川竹编鸟笼的可持续开发,通过实地考察对川内较为集中的竹编鸟笼发展区域进行探讨,将其发展现状和工艺特色梳理分析,总结出四川竹编鸟笼的可持续开发路径。竹编鸟笼作为非遗手工艺的凝聚之物,其保护传承与创新开发都需要重视使用价值的利用,并力求融入现代生活才能实现多领域的产业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