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49篇
  免费   2551篇
  国内免费   4396篇
电工技术   278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3260篇
化学工业   8836篇
金属工艺   14788篇
机械仪表   6580篇
建筑科学   3746篇
矿业工程   986篇
能源动力   1671篇
轻工业   1221篇
水利工程   504篇
石油天然气   7270篇
武器工业   507篇
无线电   175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564篇
冶金工业   3003篇
原子能技术   669篇
自动化技术   951篇
  2024年   491篇
  2023年   1854篇
  2022年   1482篇
  2021年   1983篇
  2020年   1831篇
  2019年   1995篇
  2018年   891篇
  2017年   1489篇
  2016年   1633篇
  2015年   1923篇
  2014年   3512篇
  2013年   2881篇
  2012年   3019篇
  2011年   2963篇
  2010年   2617篇
  2009年   2880篇
  2008年   2787篇
  2007年   2895篇
  2006年   2460篇
  2005年   2345篇
  2004年   2403篇
  2003年   2128篇
  2002年   1829篇
  2001年   1721篇
  2000年   1566篇
  1999年   1421篇
  1998年   1392篇
  1997年   1259篇
  1996年   1150篇
  1995年   1091篇
  1994年   1089篇
  1993年   892篇
  1992年   917篇
  1991年   770篇
  1990年   656篇
  1989年   640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多步法合成了离子型含双苯并三氮唑环的目标分子,4,4'-{苯-1,3-二基二[(1E)-3-羰基丙-1-烯-1,3-二基]}二[2-(2H-苯并三唑-2-基)苯醇酸]二钾。在室温条件下,目标分子在3.5%(质量)NaCl/DMSO(二甲基亚枫)混合溶液 (体积比:40/60) 中能够发生分子自组装产生纳-微米级的自聚集体。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的表征,证实了所形成的目标分子自聚集体能够对铜表面产生强烈的化学吸附作用,在铜表面形成自组装膜。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目标分子自聚集体吸附在铜表面形成自组装膜后,在3.5%(质量)Na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目标分子自聚集体在NaCl溶液中能高效地抑制铜腐蚀。  相似文献   
32.
33.
<正>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电镀专业函授培训班已有20余年的历史。学员遍及全国各地,深受广大从业人员的欢迎。最近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对培训教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补充,现新编培训教材《电镀技术》、《电镀故障处理》已面世。《电镀技术》培训教材从电镀基础理论到镀前处理及各镀种的工艺与原理均有论述;《电镀故障处理》培训教材对镀铜、镀镍、镀铬、镀锌、镀铜-锡合金、镀黄铜及塑料电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新编培训教材内容实用,叙述精辟,重点突出,便于自学。学员经过自学后即  相似文献   
34.
在对石油炼制设备防腐蚀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别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探讨了石油炼制设备腐蚀类型及成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石油炼制设备防腐蚀的相关技术措施,对降低石油炼制设备腐蚀程度,减少腐蚀危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
《铸造技术》2015,(12):2836-2838
采用自主设计的微动疲劳加载设备对机械部件使用的TA16、DD6及FGH95三种合金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合金材料的初始疲劳裂纹首先出现在材料和微动垫相互接触的区域,这说明这种微动疲劳加载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DD6和FGH95合金材料的微动疲劳寿命比TA16材料的要高。  相似文献   
36.
37.
38.
王腾  张哲 《岩土工程学报》2019,41(10):1921-1927
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土界面的作用机理是研究桩土摩擦疲劳的关键。针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桩-粉土界面的剪切性能,使用改进的剪切试验装置在恒刚度条件下进行循环剪切试验,研究循环次数、累积位移和法向刚度对其摩擦疲劳性能、循环后单调剪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土在循环剪切过程中,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在初始10个循环内随循环数增加快速衰减,随着循环进行,逐渐趋于稳定;单次循环内在剪切位移方向变化时,土体呈现表现出剪缩-剪胀-剪缩交替现象,总体变形呈现剪缩的趋势;循环荷载作用下,粉土界面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随法向刚度增大衰减速率增大,达到稳定的累积循环位移越小;粉土循环后的单调剪切、法向应力恢复的单调剪切的剪应力比小于首次单调剪切试验值,且法向应力恢复的循环后剪切试验的剪胀程度较小,表明循环剪切过程中界面处粉土颗粒棱角破碎,颗粒变得光滑。在对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累积位移、法向刚度和初始应力相关的无量纲累积位移,建立了法向应力和界面摩擦角随累积位移的衰减方程。  相似文献   
39.
采用搅拌摩擦焊方法对3 mm厚7050-T7451铝合金进行焊接,为改善接头应力腐蚀敏感性,焊后进行121 ℃ × 5 h + 163 ℃ × 27 h双级时效处理. 通过对微观组织、显微硬度以及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分析,研究双级时效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双级时效后晶粒发生粗化,晶界内析出相和周边无沉淀析出带(PFZ)变宽,导致在热影响区和热力影响区出现大量不连续晶界;接头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有所下降,但范围明显变窄,接头组织的均一性得到改善;时效处理后的接头在进行应力腐蚀试验 60天后仍未发生断裂,而未经时效处理的接头在1天内全部发生断裂,说明双级时效有效降低了焊接接头的应力腐蚀敏感性.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