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87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74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7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8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Planning》2019,(3):88-90
民族地区的乡村景观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乡村文化的延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侗族地区为例,以景观符号学为理论基础,尝试从景观符号学中的能指、所指以及符号系统中的符号生产者、符号编码者和符号消费者之间信息传递等方面构建文化传承机制,旨在为民族地区的乡村文化传承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32.
《Planning》2013,(5)
消费社会的来临,使女性符号成为广告中经久不衰的主题。随着与欧美流行文化的碰撞,"跨属狂欢"逐渐成为我国广告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卖点,同时在媒体自由度、娱乐化程度日益增加的趋势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通过符号学的角度来阐释"跨属"后的广告女性形象,分析这种文化得以传播所依凭的符号要素及其原因,企图揭示在符号暴力的驱动下,这种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使文化趋于同质化后产生的被动宣传和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33.
基于符号学的传统江南园林空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钏  张兴国 《室内设计》2013,28(1):76-79
本文分析了符号学与传统江南园林空间的关系,并采用莫里斯的三分法,对传统江南园林空间的符号系统进行了研究;论文着重分析了传统江南园林空间组合要素符号系统与所表达对象间的关系,从而探索传统江南园林空间在符号学意义上的规律,以期有效作用于现代园林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实例的介绍,详细阐述了建筑符号学的概念,并指出建筑符号学对于建筑形式表达发挥的作用,同时探究了符号学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得以更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公共建筑作为意识形态的符号,通过符号学中的隐喻分析公共建筑隐喻的基础、内涵、理解的多义性与模糊性,以及公共建筑设计中的隐喻价值,进而论述了公共建筑利用隐喻特征进行设计的可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隐喻必须是建立在对建筑设计的感知基础上的必要性,以及公共建筑设计领域中合理的运用隐喻的多叉性和模糊性等特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36.
刘向鹏 《商品与质量》2011,(S6):146-148
在现实生活中的官与民之间的对抗更多的表现为非理性,如上访、请愿、聚众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官员车辆等。在这个过程中",脏官"和"刁民"是相互对立双方在心中对彼此的称谓。"脏官"与"刁民"之间的符号式误解和对立已根深蒂固,无法短期消除,但并非不能协调。本文拟从符号学的视角对"脏官"、"刁民"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探索其形成的本质原因,以期依协调的思路寻找从根本上化解二者间非理性对抗之路径。  相似文献   
37.
38.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的发展,社会和文化话语意义产生日益复杂化的趋势,语言不再是意义构建的唯一手段,图像、声音和手势等交流模态也不再作为副语言在语言交流中起着辅助作用,而是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从功能符号学的视角,在克瑞斯和斯文提出的视觉语法基础上,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向读者揭示了会徽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前过度包装随处可见.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不仅严重地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剥去过度包装的层层外壳,所有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点——包装设计的价值取向问题。在不顾产品价值的情况下过于夸大包装价值,是导致过度包装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0.
指出了商标翻译必须符合符号学翻译理论的"功能对等"的原则,阐述了中国商品商标的四种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