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8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99篇
金属工艺   5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0篇
冶金工业   25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磁控溅射技术具有溅射速率高、膜基结合力好、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等技术优势,在二氧化钛薄膜制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磁控溅射参数对二氧化钛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显著,如何通过控制和优化磁控溅射参数,获得高性能二氧化钛薄膜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概述了不同晶型二氧化钛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磁控溅射制备二氧化钛薄膜的工作原理,指出成膜过程中的溅射功率、溅射气压、溅射时间、沉积温度和氧分压等是影响薄膜结构和性能的主要因素,并详细阐述了上述五种工艺参数对二氧化钛薄膜沉积速率、膜层厚度、表面粗糙度、相组成和光催化性能等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此外,还对其他影响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关键因素及影响规律进行了介绍,包括退火温度对膜层组织转变影响的规律,金属元素掺杂和非金属元素掺杂对膜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溅射靶材特点及其对成膜过程的影响。最后提出未来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二氧化钛薄膜的研究难点,并对二氧化钛薄膜的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
正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有机物降解、水解制氢以及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由于大部分反应发生在水环境中,因此二氧化钛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研究热点。近日,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水科学研究室硕士生李亚东在高嶷研究员指导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现了水与二氧化钛锐钛矿(101)亚表面氧空位相互的新机制。相关研究工作近期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al  相似文献   
93.
以硫酸钛的水溶液为原料,加尿素作添加剂(尿素与Ti4+摩尔比1:5),较低温度下用水热法在玻璃基板上制备了TiO2微米球,结果显示生成的TiO2晶体为锐钛矿型.并讨论了形成微米球的机理.  相似文献   
94.
Si掺杂锐钛矿相TiO2的电子能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Si掺杂前、后锐钛矿相TiO2的电子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吸收光谱进行计算。结果表明,Si掺杂导致锐钛矿相TiO2的禁带宽度略增大0.048 eV;掺杂前锐钛矿相TiO2的价带和导带主要由O的2p和Ti的3d轨道构成,Si掺杂后其价带和导带主要由Si的3p、Ti的4s和Ti的3d轨道构成;Si掺杂可导致锐钛矿相TiO2的吸收边蓝移。  相似文献   
95.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研究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最新进展。其中主要包括氧化物掺杂、金属离子掺杂、非金属掺杂、染料敏化、二氧化钛表面复合与衍生、半导体耦合等,同时探讨了各种不同掺杂改性的机理。最后,对提高二氧化钛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田福祯  李波  倪丽琴  高淑萍  于永顺  刘治虎  王军 《材料导报》2005,19(Z2):125-126,134
以盐酸法制备的工业四氯化钛水溶液为原料,加入一种表面活性剂自生晶种升温水解,实验发现,在一定四氯化钛水溶液浓度和酸度下,室温~106℃,水解30min即可得到平均晶体粒度为5nm左右的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此工艺条件具有很好的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
钛金属低温生物活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含微量TaCl5的双氧水溶液在低于100℃温度下与钛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在钛金属表面直接生成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锐钛矿与金红石混合结构晶态二氧化钛薄膜.研究了双氧水浓度和处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0℃下,双氧水浓度大于6wt.%时即可在钛金属表面获得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晶态二氧化钛薄膜,进一步增加双氧水浓度直到30wt.%对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处理温度强烈影响钛金属表面的产物及其在模拟体液中诱导沉积羟基磷灰石的能力.  相似文献   
98.
99.
王志义  史献峰  崔作林 《材料导报》2006,20(Z1):211-213
以TiCl4、Al2(SO4)3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Al2O3/TiO2纳米复合粉体,同时对该纳米复合粉体的相变过程和晶粒生长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紫外-可见光吸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纳米TiO2粉体经Al2O3复合后,其耐温性能得到极大提高,复合粉体经950℃煅烧后锐钛矿相含量仍然在77%,晶体粒径在20nm左右;锐钛矿向金红石晶型的转变温度在950~1100℃的高温区.复合粉体在低温煅烧后,紫外-可见吸收强度较纯纳米TiO2有较大提高,高温煅烧后,复合晶的紫外光吸收红移.  相似文献   
100.
水热合成法制备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工业硫酸氧钛为原料,尿素作沉淀剂,固定6MPa的初始压力和300r/min的搅拌速度,在110-150℃的反应温度、2-8h的反应时间、0.25-1.5mol/L的硫酸氧钛反应浓度的条件下,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采用XRD、TEM、BET等测试手段对在不同条件下所制备粉体的物相组成、晶粒度、比表面积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均为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的比表面积分布在124-240m^2/g、晶粒度分布在6.7-10.6nm.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晶粒度增大,比表面积降低.随前驱体浓度的提高,晶粒度也增大,当前驱体浓度〈0.5mol/L时,比表面积随着前驱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前驱体浓度〉0.5mol/L时,比表面积随着前驱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