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1篇
  免费   1176篇
  国内免费   1079篇
电工技术   44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167篇
化学工业   3123篇
金属工艺   319篇
机械仪表   323篇
建筑科学   715篇
矿业工程   473篇
能源动力   136篇
轻工业   3258篇
水利工程   257篇
石油天然气   755篇
武器工业   34篇
无线电   10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2篇
冶金工业   311篇
原子能技术   386篇
自动化技术   2380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769篇
  2022年   730篇
  2021年   808篇
  2020年   580篇
  2019年   598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883篇
  2013年   656篇
  2012年   771篇
  2011年   839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67篇
  2008年   771篇
  2007年   666篇
  2006年   603篇
  2005年   571篇
  2004年   563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402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准东煤灰分含量低、着火温度低、燃尽性能优良,是优良的动力用煤,但准东煤灰中碱/碱土金属含量高,在燃烧过程中易挥发进入气相并冷凝在受热面上从而强化锅炉的沾污、结渣过程,要实现安全、高效、洁净燃用准东煤,需对准东煤燃烧过程中矿物尤其是碱/碱土金属转化特性和灰熔融特性进行研究。对准东煤中碱/碱土金属(AAEM)赋存形态及燃用过程中AAEM的迁移转化、煤灰熔融特性、准东煤结渣、沾污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锅炉结渣、沾污关键影响因素及目前常用的防控方法。由于实验样品和条件的差异,AAEM在煤燃烧过程中的释放、转化特性及其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尚未有一致结论;对于AAEM释放多采用热力学平衡计算,相应的动力学模型缺乏深入研究;由于燃烧试验台实验工况与实际锅炉烟气组分、热参数等存在一定差异,燃烧试验台获得的结渣、积灰特性能否反映真实锅炉情况有待验证;实际锅炉沉积样品分析面临锅炉工况调整困难、可重复性差等问题,需对锅炉实际结渣污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锅炉设计、掺烧、参数调整等方法仅能减轻准东煤结渣、沾污等问题,为实现准东煤的安全、高效、洁净利用,仍需更加深入的研究煤灰结渣、沾污机理。应加强灰化温度、气氛等对煤热转化中AAEM的释放和转化特性影响的系统研究,进一步开展AAEM在煤热转化过程中的释放、矿物转化动力学模型研究,同时,需针对温度、气氛、煤灰组分等对准东煤结渣、沾污的影响规律开展更加细致地研究,为结渣、沾污防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分析与预测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工作面顶板管理,保证矿井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储存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数据以及利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矿压显现的时序特性,采用SQL语言,运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 Time Memory,LSTM)深度学习方法,以红庆河矿3110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为研究对象,对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支架不平衡力、支架安全阀开启情况及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等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分析;基于建立的数据库,预测了红庆河大采高工作面矿山压力,预测结果表明LSTM方法较BP神经网络预测更具准确性。为进一步讨论本研究采用的LSTM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在采用布尔台42103大采高工作面、上湾矿12401大采高工作面少量矿压数据的前提下,使用迁移学习方法,对矿压数据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LSTM模型具有很好的泛化能力,相比于不使用迁移学习方法,迁移学习可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最后,探讨了模型在3个大采高工作面矿压预测表现的差别,发现数据量本身对模型预测行为影响较大,增大数据量可弥补原始数据缺失等问题。在预测模型基础上设计了周期来压预警模型,集成形成相应矿压分析与预警系统,经工程验证判定预警系统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下游船舶溢油应急处理措施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长江下游船舶溢油污染的现状,论述溢油污染对沿岸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溢油防治研究的重要性。以长江南京段为例,分析影响江中及岸边事故溢油迁移转化规律的因素,提出船舶事故溢油应急处理措施的三个重要部分,即溢油模拟及污染区预测、溢油清除回收和溢油风险评价。针对三个部分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内容,为国内各大中型江河不同河段的船舶溢油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阳离子型高温酸化缓蚀剂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Mannich碱型缓蚀剂存在的溶解性不好和缓蚀率不高等问题,以甲醛、环己酮和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Mannich碱型缓蚀剂CH-9,将其阳离子化后,再与丙炔醇复配,得到了阳离子型高温酸化缓蚀剂CH-10。由室内性能评价可知,CH-10在盐酸中有良好的溶解分散性;与酸液中其他添加剂如粘土稳定剂和铁离子稳定剂的配伍性良好,不会对酸化地层造成堵塞;在90℃和常压下,在20%HCl溶液中加入浓度为1%的CH-10,其对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为4.765g/(m2·h);在120℃时,浓度为2%的CH-10对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为14.30g/(m2·h),均达到了SY/T5405-1996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新型高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采用复合引发体系,以丙烯酰胺为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阳离子功能单体,共聚合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方法。考察了单体含量、阳离子单体类型、聚合体系pH、助溶剂用量、复合引发体系中氧化剂、还原剂和偶氮化合物配比及用量、烘干温度对共聚物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体含量30%、DAC为阳离子单体、聚合体系pH 3.0、助溶剂用量占单体用量4%-5%、复合引发体系氧化剂、还原剂和偶氮化合物体积配比为1:1:1,烘干温度90℃以下条件下,可合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1200)×104、阳离子度为 30%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产品。  相似文献   
16.
具有介孔结构的沸石催化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沸石晶体催化材料广泛地应用于石油炼制的催化过程中,但是随着原油中重油含量的增加,越来越要求制备具有介孔结构的新型材料以增加它们的传质作用.在1992年,人们成功地制备出有序介孔结构材料,但是它们仍然不能广泛地应用于工业中.最近,人们尝试采用碳模板技术制备具有介孔结构的沸石晶体,并初步取得了成功.但是这些材料的制备步骤复杂,其介孔结构多为孔穴型,介孔孔道并不能很通畅地到达沸石晶体的表面,对于传质作用的增加仍然不足.在简单地总结了前人制备具有介孔结构的沸石晶体基础上,笔者介绍了一种新路线,就是在合成沸石晶体的过程中,加入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模板,经过高温焙烧后,在沸石晶体中形成新颖的介孔结构.和传统的沸石晶体材料相比较,这些新颖介孔结构的沸石晶体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用荷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Arquad2HT鄄75与P2O5组合对复筛原糖浆进行气浮清净试验并与其它的组合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2HT鄄75与P2O5的组合最优。在实验条件下,2HT鄄25添加量500×10-6,可取得较佳的清净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安筱鹏 《信息空间》2003,(11M):68-71
产业基地的建设是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同一类企业在空间的聚集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是产业竞争加剧的条件下,企业空间合理布局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松花江有毒有机物污染特征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巍 《水电站设计》2002,18(4):46-49
对松花江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与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冰封期,松花江中的有毒有机物明显高于明水期,且污染范围广,污染距离长。  相似文献   
20.
阴,阳离子聚合物地层内凝胶化改善水驱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一杆阴离子聚合物(Ac530)和一种阳离子聚合物(Mb581)在水溶液中形成凝胶的条件和过程、凝胶化学结构、形态、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在模拟地层的二维微观模型内观测了两种聚合物驱替渗流、相逼、形成凝胶、凝胶封堵大孔道的机理。在亲水填砂模型内测定了阴、阳离子聚合物凝胶体系降低渗透率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