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24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44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0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115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81.
针对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风电、光伏和核电等新兴能源中的工程海冰设计问题,本文研究了重现期冰厚及其在大气候背景下的变化趋势。本文分析72 a冰级时间序列表明渤海和黄海北部总体冰情等级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此影响下,基于20 a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多源观测数据和精细化海冰数值预报资料,研究发现不同重现期冰厚较之前海冰区划值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不同场址设计冰厚受当地海洋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单一参考海冰区划值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研究表明:针对特定作业地点的工程设计冰厚,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细化评估并考虑大气候背景变化的影响,才能为相关工程海冰参数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82.
黄海南部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3年12月对黄海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水质监测结果,分别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污染负荷比、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进行了该海域的水质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监测项目中除pH值和DO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外,其余水质监测项目均超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污染物负荷比大小依次为BOD,PO43--P,COD,无机氮相对较低;E值在0.97~1.50范围,该海域水体呈富营养化,N/P在7.10~9.43,N是本海域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A值均在1~2之间,该海域已受到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583.
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在原盐城火车站基础上进行改建,下部结构采用框架+BRB结构,上部屋盖采用大跨度桁架加强网壳结构。对大跨度屋盖选型优化进行了简化模型对比分析,对格构柱底铰接、刚接方案进行了讨论,对超限判断和应对措施、钢屋盖整体稳定和抗连续倒塌能力、下部主体结构加固方案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桁架加强网壳结构结合了桁架和网壳结构的优势,钢屋盖整体稳定性能和抗连续倒塌性能均较好。马鞍形屋面相比平屋面,竖向和水平刚度均大很多,结构设计时充分利用桁架加强网壳结构和马鞍形造型的优势,实现了用较小的结构高度实现大跨空间。  相似文献   
584.
黄海太阳盆地小间隙尾管固井时,砾石层漏失严重,煤层掉块造成环空憋堵,导致顶替效率低,固井质量差。为此,从固井工具和水泥浆着手,优化井眼准备措施,应用封隔式内嵌卡瓦尾管悬挂器增大环空过流面积,采用基体抗侵纤维防漏水泥浆降低漏失风险,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北黄海太阳盆地复杂深井的防憋堵、防漏失小间隙尾管固井技术。该固井技术在4 口井进行了现场应用,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固井施工未发生憋堵和漏失,固井质量合格。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北黄海太阳盆地尾管固井质量差的问题,有利于该区域油气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5.
山东玲珑再度入选“山东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  相似文献   
586.
通过将军渡黄河特大桥工程水中承台和墩身钢板桩的施工实践,对监理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