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43篇
  免费   14292篇
  国内免费   10104篇
电工技术   15699篇
技术理论   9篇
综合类   12103篇
化学工业   3806篇
金属工艺   2123篇
机械仪表   5357篇
建筑科学   4176篇
矿业工程   2564篇
能源动力   2332篇
轻工业   1512篇
水利工程   2055篇
石油天然气   1858篇
武器工业   1010篇
无线电   2090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28篇
冶金工业   1699篇
原子能技术   302篇
自动化技术   45497篇
  2024年   563篇
  2023年   2213篇
  2022年   4112篇
  2021年   4595篇
  2020年   4648篇
  2019年   3318篇
  2018年   2738篇
  2017年   3193篇
  2016年   3378篇
  2015年   3900篇
  2014年   6702篇
  2013年   6037篇
  2012年   7670篇
  2011年   7986篇
  2010年   6201篇
  2009年   6660篇
  2008年   6908篇
  2007年   7711篇
  2006年   6506篇
  2005年   5890篇
  2004年   4954篇
  2003年   4382篇
  2002年   3492篇
  2001年   2949篇
  2000年   2466篇
  1999年   2023篇
  1998年   1507篇
  1997年   1224篇
  1996年   1010篇
  1995年   760篇
  1994年   546篇
  1993年   382篇
  1992年   244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利用风电场历史功率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风功率,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SSA(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和长短时记忆LSTM(long-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网络的时序特征预测框架用于短期风功率的预测。首先通过SSA对历史风功率原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然后经过数据转换之后,以LSTM网络为基础进行预测模型的训练,最后通过某风电场提供的两个风机的历史功率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奇异谱分析对风电场的历史数据具有良好的降噪性,SSA+LSTM模型在测试数据上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性能,能够有效进行短期风功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影响因特网语音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根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计算延迟、丢包率等网络参数,并利用RBF神经网络将参数映射为语音质量评分,根据评分值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语音终端的编码速率,在保证一定语音质量的同时,缓解网络拥塞。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动态评价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是大型碳酸盐岩溶洞型油气藏,其储渗空间主要为大小不同的溶洞、裂缝带、溶蚀孔隙等组成,该油气藏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单纯用静态资料来认识这类油气藏是非常困难。文章提出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和信息进行该类型油气藏研究的新思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处理非线性相关参数预测方面的优势,并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结合试井成果,选用已知油井的产量、油嘴、油压、含水率、气油比、原油密度等6个开发动态参数作为样品输入数据,推导出影响油气藏开发的重要参数(地层系数)与生产信息的关系,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储层参数的结构模型。通过塔里木盆地塔河油气田实例研究,说明了利用动态信息评价油气藏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储层预测和非均质性分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由于AD HOC网络自身的特点,其网络管理很多方面与固定网络不同,如移动性管理和体系结构管理等。讨论了AD HOC网络管理的各个方面,并列举了各个方面的设计思路和已有的相关算法的简介。  相似文献   
85.
径向基函数网络(RBFN)已广泛应用于参考腾发量预测等领域,但常用的K均值聚类和自组织特征映射等方法在求取径向基函数网络隐层节点中心时存在较大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引入投影寻踪方法,在投影降维的基础上实现对大量高维数据的聚类,建立了基于投影寻踪的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山西潇河灌区参考腾发量的预测,研究了不同气象因子输入对参考腾发量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投影寻踪的径向基函数网络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只需使用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照时数和旬序数作为输入因子,就能以较高的精度预测参考腾发量。  相似文献   
86.
Berkeley [Minds Machines 10 (2000) 1] described a methodology that showed the subsymbolic nature of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system that had been trained on a logic problem, originally described by Bechtel and Abrahamsen [Connectionism and the mind. Blackwells, Cambridge, MA, 1991]. It was also claimed i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that the evidence was suggestive that the network might, in fact, count as a symbolic system. Dawson and Piercey [Minds Machines 11 (2001) 197] took issue with this latter claim. They described some lesioning studies that they argued showed that Berkeley’s (2000) conclusions were premature. In this paper, these lesioning studies are replicated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effects that Dawson and Piercey rely upon for their argument are merely an artifact of a threshold function they chose to employ. When a threshold function much closer to that deployed in the original studies is used,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disappear.  相似文献   
87.
红外探测技术的军事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主要针对目前雷达在现代战争中存在的致命弱点,提出了一种优势互补方案-将雷达作用距离远与红外探测系统被动接收、工作隐蔽等优点相结合,并详细论述雷达/红外区域防御系统中通信网工作原理及各站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数字集群的技术性能和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叙述了数字集群通信在我国的使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9.
针对火山岩储层的特殊性(复杂性、离散性和随机性),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火山岩测井解释中岩性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的技术关键是样本集和初始权重的建立,以及模型的优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会图和多元统计法的学习样本生成方法,即根据取心岩样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研究,用交会图技术建立样本集,采用聚类分析和距离判别法确定初始权重。将研究方法应用在松辽盆地杏山地区火山岩岩性识别问题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岩性解释符合率高于90%。文中通过四种岩性识别处理模式的对比研究,表明赋权重处理模式为最优处理模型。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过程中,需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经验和测井曲线信息建立典型可靠的样本文件,同时考虑神经网络方法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优选模型和计算参数才能使预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0.
基于mobile agent的分布式网络自管理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楠  赵宏 《通信学报》2003,24(3):130-138
为了解决大规模、异构网络环境下基于“管理员密集”的传统网络管理模式带来的低效率和高出错率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自管理模型,从网络管理的自动初始化和动态自管理两个方面实现对网络自动、自主、自适应的管理;提出了管理定位服务这一关键技术,在多个管理站协同工作的分布式网络环境中为设备自动定位出合适的管理站及初始的管理任务;采用可伸缩的分布式体系结构,适应了大规模网络的规模可变性等特点;基于mobile agent的管理框架进一步提高了管理的自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