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74篇
  免费   6092篇
  国内免费   6000篇
电工技术   8766篇
综合类   5836篇
化学工业   11754篇
金属工艺   5717篇
机械仪表   6992篇
建筑科学   3519篇
矿业工程   2005篇
能源动力   1146篇
轻工业   4400篇
水利工程   1163篇
石油天然气   2478篇
武器工业   1165篇
无线电   127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30篇
冶金工业   1829篇
原子能技术   1048篇
自动化技术   14421篇
  2024年   580篇
  2023年   2236篇
  2022年   2111篇
  2021年   2571篇
  2020年   2235篇
  2019年   2745篇
  2018年   1593篇
  2017年   2380篇
  2016年   2784篇
  2015年   3552篇
  2014年   5618篇
  2013年   4351篇
  2012年   5581篇
  2011年   6336篇
  2010年   5207篇
  2009年   6457篇
  2008年   7024篇
  2007年   5978篇
  2006年   5256篇
  2005年   4442篇
  2004年   3247篇
  2003年   1949篇
  2002年   1769篇
  2001年   1446篇
  2000年   1206篇
  1999年   980篇
  1998年   356篇
  1997年   305篇
  1996年   291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445篇
  1992年   422篇
  1991年   228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准东煤灰分含量低、着火温度低、燃尽性能优良,是优良的动力用煤,但准东煤灰中碱/碱土金属含量高,在燃烧过程中易挥发进入气相并冷凝在受热面上从而强化锅炉的沾污、结渣过程,要实现安全、高效、洁净燃用准东煤,需对准东煤燃烧过程中矿物尤其是碱/碱土金属转化特性和灰熔融特性进行研究。对准东煤中碱/碱土金属(AAEM)赋存形态及燃用过程中AAEM的迁移转化、煤灰熔融特性、准东煤结渣、沾污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锅炉结渣、沾污关键影响因素及目前常用的防控方法。由于实验样品和条件的差异,AAEM在煤燃烧过程中的释放、转化特性及其对灰熔融特性的影响尚未有一致结论;对于AAEM释放多采用热力学平衡计算,相应的动力学模型缺乏深入研究;由于燃烧试验台实验工况与实际锅炉烟气组分、热参数等存在一定差异,燃烧试验台获得的结渣、积灰特性能否反映真实锅炉情况有待验证;实际锅炉沉积样品分析面临锅炉工况调整困难、可重复性差等问题,需对锅炉实际结渣污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锅炉设计、掺烧、参数调整等方法仅能减轻准东煤结渣、沾污等问题,为实现准东煤的安全、高效、洁净利用,仍需更加深入的研究煤灰结渣、沾污机理。应加强灰化温度、气氛等对煤热转化中AAEM的释放和转化特性影响的系统研究,进一步开展AAEM在煤热转化过程中的释放、矿物转化动力学模型研究,同时,需针对温度、气氛、煤灰组分等对准东煤结渣、沾污的影响规律开展更加细致地研究,为结渣、沾污防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3.
64.
65.
66.
67.
68.
王新杰  吴永康  朱平华 《硅酸盐通报》2020,39(10):3273-3279
以再生粗骨料粘附砂浆含量为变量,配制C40再生骨料混凝土进行碳化对比试验,结合碳化模型以碳化深度达到钢筋表面为准则,探究粘附砂浆含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碳化深度与碳化速率均随粘附砂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碳化深度增幅较大,粘附砂浆含量处于35% ~45%(质量分数)时,其碳化深度可以满足一般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30 a、50 a和100 a的抗碳化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9.
70.
《无线电工程》2019,(3):219-223
针对抗干扰多阵元前端低功耗制约抗干扰能力的问题,为了减小功耗的同时提升抗干扰能力,提出一种新颖的BDII/GPS双通道4阵元抗干扰接收前端,在低噪声放大器中实现了一种三端口的双通带电路,具有小于0.1 dB的插损以及30 dB以上的隔离度。采用了一种频率流程设计方法,结合仿真选取频率从而减小了机内的组合干扰,同时简化了中频滤波器的种类;采用了无源混频与中频放大的下变频方案,提高通道线性度(IIP3)的同时降低功耗、优化通道噪声系数(NF),研究了采样钟fclk远端相位噪声折叠的效应,设计了一种窄带相位噪声滤波器,提高了中频采样的信噪比。该接收机包含一种形式简单的电源及晶振切换电路。测试结果表明,接收机同时实现了42 dB固定增益,4.37 W低功耗,超过29 dBm的OIP3线性度以及优于80 dB的抗三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