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64篇
  免费   2626篇
  国内免费   1156篇
电工技术   1566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270篇
化学工业   1693篇
金属工艺   403篇
机械仪表   644篇
建筑科学   4682篇
矿业工程   2517篇
能源动力   719篇
轻工业   607篇
水利工程   2158篇
石油天然气   3279篇
武器工业   159篇
无线电   158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2篇
冶金工业   840篇
原子能技术   159篇
自动化技术   2160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658篇
  2021年   740篇
  2020年   871篇
  2019年   669篇
  2018年   613篇
  2017年   817篇
  2016年   879篇
  2015年   947篇
  2014年   1622篇
  2013年   1275篇
  2012年   1784篇
  2011年   1852篇
  2010年   1389篇
  2009年   1364篇
  2008年   1312篇
  2007年   1509篇
  2006年   1395篇
  2005年   1140篇
  2004年   926篇
  2003年   846篇
  2002年   696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冉隆辉 《天然气工业》2006,26(12):42-44
中石油及其前身已在四川盆地从事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50余年,截至2005年底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逾8400×108m3,累计生产天然气超过2300×108m3,年产量现已超过120×108m3,已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产气区。对于该盆地进一步勘探前景如何的命题,从以下4个方面给予了论证:一是资源丰富、勘探成果持久不衰,近期仍有大发现;二是要辩证地认识盆地油气地质的复杂性,探索新规律,解放新领域;三是寻求地质认识和勘探技术进步是勘探突破的关键;四是继续以盆地两大地质体系(海相古隆起体系及陆相前陆盆地体系)和8套裂缝-孔隙性储集层(中上寒武统白云岩、石炭系白云岩、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白云岩、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状白云岩、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粒屑白云岩、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藻粒白云岩、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和中上侏罗统红层砂岩)为对象获取更多的天然气资源量及优质储量。据此得出结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是广阔的,但勘探难度会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22.
岩性指示曲线重构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牛地上古生界岩性气藏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的下石盒子组、海陆交互沉积的山西组及以潮坪相沉积为主的太原组,储层是储集性能较差的致密砂岩,平均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1×10-2μm2,储层单层厚度一般小于10 m,砂体横向连通性较差。由于低孔、低渗特征导致储层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微弱,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困难。为此,针对大牛地石板太工区优质储层的岩性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测井综合分析,利用对岩性粒度敏感的自然伽马曲线,以及对岩性粒度响应频率较低,且与波阻抗有较好对应关系的中子曲线重构了岩性指示曲线。岩性指示曲线不仅可以有效地识别优质砂体,划分不同岩性,为地震、测井信息结合的岩性反演建立桥梁,同时也为反演结果识别气层打下了基础。利用岩性指示曲线、波阻抗和电阻率曲线进行的地震、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在石板太工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对石板太工区下石盒子组盒2段、山2段进行了储层和含气性预测,划分了有利含气区带,部署的2口开发井和1口探井有2口井见气,其中1口井获高产气流。  相似文献   
23.
江澄 《山西建筑》2006,32(4):42-43
从政策、城市与区域规划、环境、文化及其传承因素、基础设施等方面探析了高校新校区选址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满足高等学校大规模的扩建要求,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4.
面积坐标法构造含转角自由度的四结点膜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四边形面积坐标作为工具,构造了两个含转角自由度的广义协调四边形单元AQ4和lAQ4。它们通过强式分片检验,与同类单元相比,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能消除梯形闭锁现象,有很强的抗网格畸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5.
珠江河口区水环境整体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根据珠江河口区的特点,建立了珠江河口区水流,泥沙及含氟度的整体联解数学模型,探讨了联解的计算模式;利用珠江三角洲和河口区水流泥沙、含氟度连续条件,把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一维水沙、含氟度输移数学模型和河口区二维水沙、含氟度输移数学模型进行联解。同时采用最新的地形资料并选用洪、中、枯水及大、中、小潮等多种水文组合条件对该模型进行分区验证和整体验证,模型验证成果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6.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储层分布规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经历了断陷、断拗和拗陷3大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阶段,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相应地形成了4类主要储层:1)陵三段扇三角洲或滨海相砂岩储层;2)三亚、梅山组滨浅海相砂岩储层;3)三亚—莺黄组低位体储层;4)梅山组台地边缘礁滩灰岩储层。平面上,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可划分为:北部浅水陆架滨岸砂岩、三角洲砂岩储层发育带;中央坳陷低位体储层发育带;南部永乐隆起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带。深水区主要位于后2个带,每个带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不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储层发育区。每个储层发育区存在多套储盖组合,每套储盖组合在多个储层区中发育。其中台地灰岩储层可能成为南部隆起区具有重要意义的勘探层系。   相似文献   
27.
阜阳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阜阳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发育,但由于勘探程度较低,对该区煤系地层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认识不清,严重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方法并结合模拟实验,探讨了该区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阜阳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中等-好烃源岩标准,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为主,盆地模拟结果显示阜阳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油资源量为(30.47~152.33)×106t,气资源量为(266.7~1333.7)×108m3,展示阜阳地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具有较好的生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重点研究基于包错误率测量的链路自适应算法,分析了包错误率与信道参数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有别于固定门限值方案的优化门限值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优化门限值方案的网络吞吐量要大于固定门限值方案和基于信干比估计的链路自适应算法,最大增幅可达12Mbit/s。在系统引入重传机制后,网络吞吐量将有所损失,但最大不超过1Mbit/s,相比较服务质量的提高是值得的。需指出的是,虽然分析和仿真均以HIPERLAN/2为例,但不失一般性,它们同样适合于WPAN/WLAN等类似系统。  相似文献   
29.
介绍计算具有复杂边缘轮廓的图像面积的区域分割法。采用鼠标多边形作图法近似圈定待处理的图像区域。本文由格林定理出发得到有限连续边界与其包围区域面积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且应用这一函数关系得出多边形与其包围区域面积的数学关系,近似得到图像区域面积。文中以烟幕图像为例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文章最后给出了在VC++环境下实现多边形分割的部分源代码。  相似文献   
30.
An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satisfy the demand for simple criteria, guidelines and models for the preliminary sizing of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SF)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This approach eliminates time-consuming calculations and iterations by providing graphical solutions for wetland system sizing. 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for the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new 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xisting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The validity of this methodology is checked with data from existing systems and is found to be quite satisfactory. This methodology is combined with simple equations predicting the maximum wetland capacity in summer, so as to assist designers in sizing installations in tourist areas with increased summer populations. Furthermore, based on this methodology, a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of the area requirements for wastewaters of various strengths and various design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 criteria. The results provide a useful overview to engineers and further simplify the design methodology of new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