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1.
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毛梾籽油,并研究其结合有氧运动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超声功率为360 W、提取温度为52℃、提取时间为65 min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做3次平行实验,得出毛梾籽油的平均得率为37.36%,与预测值接近,因此修改的工艺参数具备实用价值.同时大鼠实验表明,毛梾籽油含有黄酮...  相似文献   
12.
Brewers’ spent grain (BSG) is the main solid by‐product of the brewing process and is typically disposed of as cattle feed. In this study, BSG was evaluated as a substrat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phenols and the lignin‐degrading enzyme laccase using fungal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by Trametes versicolor. Laccases are finding increasing applications in the food industry and polyphenols have benefits for human health. After 14 days of fermentation with T. versicolor, there was a 3.4‐fold increase in the extraction of total polyphenols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BSG. Using BSG as the sole source of carbon and nitrogen, maximum laccase activity was achieved after seven days of treatment with an activity of 560 U/L. Based on these results, BSG is suggested to be a good lignocellulose waste material to produce value‐added products such as the enzyme laccase and polyphenols. Copyright © 2018 The Institute of Brewing & Distilling  相似文献   
13.
云芝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药食用真菌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热点。云芝多糖由云芝或从其发酵液中分离提取,具有突出的药食用功效和生物活性。文中从云芝多糖的结构、性质、提取纯化、发酵生产、用途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云芝多糖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Polystietus versieolor研究对糖厂离子交换再生液脱色及产生多糖的影响。在测定离子交换再生液成份的基础上,两倍稀释培养用离子交换再生液。研究了5L生物反应器放大过程中培养液pH值、还原糖与脱色率、化学好氧量、菌体生物量、多糖产量,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菌体细胞壁的变化,结果表明将原始废水两倍稀释,调整还原糖浓度到1%。添加适量的生物素,用通气搅拌发酵罐进行放太试验,可以缩短培养时间。培养52h,脱色串即可达到83%,COD的去除率达到72%,表现出强的有机负荷承受能力。菌丝体多糖产率提高,细胞壁增厚,证明废水中的大分子色素物质有利于转化为云芝菌丝体胞壁多糖。  相似文献   
15.
云芝多糖生物活性及其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芝多糖是从云芝属真菌云芝中提取多糖类物质,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已日益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云芝多糖的化学组成、生物活性及其提取纯化研究进展,并展望云芝多糖今后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云芝漆酶粗酶液降解2-氯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影响云芝液培养所产的漆酶粗酶液降解2-氯苯酚的主要因素(如降解时间、酶用量、2-氯苯酚浓度、pH值、温度),并对粗酶液和经Sephadex G-75初步纯化后的酶液的降解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漆酶粗酶液可有效降解2-氯苯酚.一般而言,一定的反应体系下,2-氯苯酚的降解率随酶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在较低的酶用量下(<0.20U/mL),延长反应时间并不能得到较高的降解率.在相同酶用量条件下,氯酚的平均降解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小于3000 mg/L时,对漆酶没有抑制作用,但总降解率却随之下降.粗酶液降解2-氯苯酚时较佳的pH值和温度范围分别为5.0~7.0和45~70℃.经过初步纯化后的酶液,其降解2-氯苯酚的效率反而略低于粗酶液的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17.
Different cheese samples produced in Latvia (eight) and Belgium (13) were analysed for their sterigmatocystin (STC) content. Only two (9.5%) of the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STC with concentration levels of 1.23 and 0.52 µg kg?1, respectively. Five (24%) samples contained STC above the limit of detection (0.03 µg kg?1) but below the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0.1 µg kg?1), A sensi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positive ionis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method, which was previously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STC in grains, was modified and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STC in cheese. This method involved sample extraction with acetonitrile–water (90 : 10, v/v), defatting with n-hexane, solid-phase extraction, separation on a reversed-phase C18 column, and STC detection by LC-MS/M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纯铜在含氯液膜和霉菌共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与机理。方法 将海南文昌采集的一株野生杂色曲霉接种到质量分数分别为0.9%和3.5%的NaCl溶液中制成孢子悬浮液,将孢子悬浮液均匀喷洒到铜试样表面后进行恒温恒湿试验,试验不同周期后采用体视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铜试样的腐蚀形貌,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试验14 d的试样表面和氩离子刻蚀15 s后的成分。结果 纯铜在NaCl薄液膜下的腐蚀产物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内层靠近基体的为致密的Cu2O钝化层,外层为疏松的Cu2(OH)2CO3和Cu2(OH)3Cl组成的Cu(II)碱式盐;无菌时,铜表面出现大量蓝绿色的Cu(II)碱式盐,杂色曲霉存在时,铜表面腐蚀产物主要为红棕色的Cu2O钝化膜,仅有少量Cu(II)碱式盐零星分布在Cu2O膜外层;0.9% NaCl薄液膜与霉菌共同作用时,试样表面腐蚀产物主要为Cu2O,当薄液膜中盐的质量分数升高到3.5%时,霉菌数量减少,Cu(II)碱式盐较0.9% NaCl薄液膜组增多。结论 纯铜的腐蚀产物由内层的Cu2O钝化层、外层的Cu2(OH)2CO3和Cu2(OH)3Cl组成双层结构。杂色曲霉通过呼吸作用影响液膜中的O2浓度进而影响铜的腐蚀产物组成,霉菌存在时腐蚀产物中Cu(II)碱式盐显著减少。含氯液膜与霉菌共同作用时,液膜中的NaCl浓度通过影响杂色曲霉的生长活性而影响腐蚀产物组成。  相似文献   
19.
王永娟  李慧  张亚婷  汪广恒  周安宁 《煤炭学报》2008,33(11):1305-1308
用云芝对光氧化预处理的神府煤进行了微生物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光氧化预处理神府煤的生物转化反应性有了较大提高.与原煤生物转化率相比,光氧化处理的煤的生物转化率提高了545%.生物转化后,残煤中的甲基、亚甲基等脂肪族官能团减少,芳香结构单元的取代度变化较小,表明云芝在煤的生物转化过程中,主要氧化分解煤大分子中的烷基侧链.光氨氧化处理更有利于提高煤生物转化液相产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白腐菌Coriolus versicolor的培养及产漆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液体和固体两种培养体系出发,探索不同培养条件对白腐菌分泌漆酶的影响。液体培养体系中,白腐菌的最佳生长和漆酶分泌条件是缓冲体系起始pH值为5.8、摇瓶转速为180r/min、装液量为100mL/500mL;在所有测试的碳源中,葡萄糖为最佳碳源,在二糖中以蔗糖为碳源,漆酶酶活相对较高,而多糖(如淀粉)不利于漆酶的生成。在所有测试的氮源中,硝酸铵和酒石酸铵组合为最佳氮源,氯化铵和尿素的效果次之,蛋白胨的效果最差。当碳源与氮源质量比(C/N)大于10∶1,即高碳低氮的培养条件有利于漆酶的生成。芳香化合物诱导剂ABTS浓度为0.5~1mmol/L时,对产漆酶的影响最明显,与限氮培养基中产酶相比可提高酶活5倍,约为230IU/mL;0.5mmol/L愈创木酚、1mmol/L阿魏酸和0.05mmol/L二甲基苯胺的添加可提高酶活约2~2.5倍;0.01mmol/L黎芦醇的添加可提高漆酶酶活约1.6倍。由于酪氨酸具有酚类化合物的特点,也可作为一种无毒的天然漆酶诱导剂。菌株漆酶活力在固体培养体系明显低于在液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