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36篇
  免费   1060篇
  国内免费   611篇
电工技术   54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783篇
化学工业   15278篇
金属工艺   465篇
机械仪表   468篇
建筑科学   695篇
矿业工程   605篇
能源动力   84篇
轻工业   5903篇
水利工程   193篇
石油天然气   1570篇
武器工业   123篇
无线电   6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46篇
冶金工业   255篇
原子能技术   151篇
自动化技术   605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83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629篇
  2020年   635篇
  2019年   709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578篇
  2016年   723篇
  2015年   850篇
  2014年   1731篇
  2013年   1391篇
  2012年   1513篇
  2011年   1623篇
  2010年   1450篇
  2009年   1558篇
  2008年   1726篇
  2007年   1530篇
  2006年   1520篇
  2005年   1615篇
  2004年   1484篇
  2003年   1135篇
  2002年   870篇
  2001年   828篇
  2000年   760篇
  1999年   672篇
  1998年   634篇
  1997年   543篇
  1996年   534篇
  1995年   466篇
  1994年   390篇
  1993年   361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88篇
  1990年   295篇
  1989年   25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尿素醇解合成碳酸酯类化合物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综述了用尿素醇解合成碳酸酯类化合物的技术进展 ,重点介绍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现状以及与其它工艺路线的比较 ,另外也介绍了尿素醇解合成长碳链脂肪族和芳香族类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2.
综述了反胶束萃取氨基酸的研究进展,包括反胶束萃取氨基酸机理及应用.其机理为:氨基酸以带电离子状态进入反胶束的"水池" 内或微胶团球粒的界面分子膜层内而被分离,氨基酸离子与形成反胶团的表面活性剂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越强,氨基酸的萃取率越高,水溶液中盐浓度越大,氨基酸萃取率越低.由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OMAC)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胶束适用于低盐浓度的氨基酸料液,如从发酵液中萃取分离苯丙氨酸,二 (2-乙基己基)磷酸铵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胶束可用于从高盐浓度的胱氨酸母液中萃取分离出精氨酸.介绍了反应条件对反胶束萃取氨基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丙烯酸十六酯的合成及其降凝助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和十六醇为原料,在丙烯酸/十六醇摩尔比为1.6,对甲苯磺酸质量分数为1.5%,对苯二酚质量分数为0.6%,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5 h的条件下,制备了丙烯酸十六酯。结果表明,在上述最佳条件下,产物收率可达92%;在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一厂、二厂、三厂生产的0#柴油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丙烯酸十六酯和T-1804降凝剂,前者的降凝助滤效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4.
一种包含脲基甲酸酯基团的聚异氰酸酯组合物,它是由脂族二异氰酸酯获得的,其中在基本上没有溶剂和脂族二异氰酸酯的情况下,(i)分子量为700或更低的组分的含量为20%-60%,  相似文献   
105.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有PBA\PMMA\PS三种组分的丙烯酸酯类抗冲型改性剂ACR,在ACR的幔层结构中引入接枝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来完善幔层结构,从而实现核一壳之间良好的结合,用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ACR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由PBA\PMMA\PS三组分构成的ACR在抗冲击性能上要略优于由简单的PBA\PMMA构成的ACR,苯乙烯单体(St)最多可以取代大约1/3壳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的引入对幔层结构的完善起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德国Munster大学和McGill大学开发了生物途径生产新一代生物降解聚合物聚硫酯的技术 ,这种生物降解聚合物比生物技术得到的聚合物聚羰基酯Biopol(主要用于医药 )性能又有改进。聚硫酯利用EscherichiaColi细菌将巯基烷基酸转化而成生物法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聚硫酯@钱伯章  相似文献   
107.
IPTV的出现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因为硬件技术的发展已经为IPTV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下一代炫丽的显示器技术、能使用丰富媒介的并可进行便携式内容交付和执行交互操作的移动设备等。因此有理由说,IPTV将推动这一需求牵引的个人化的娱乐市场的进一步发展。IPTV的发展也引起了卫星业界的震动,分析家和管理层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开始积极地探讨卫星成为IPTV超级头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8.
TiSiW12O40/TiO2催化合成丙酸正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镜华  杨水金 《稀有金属》2003,27(1):191-192
研究了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催化丙酸与正丙醇的酯化反应,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醇酸摩尔比对酯收率的影响。当醇酸摩尔比为1.3:1,催化剂的量为醇酸总质量的1.5%。反应时间为1.0h,酯产率可达71.4%以上,采用该催化剂合成丙酸正丙酯不仅酯化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较短,催化剂用量少,而且可较好地回收利用,可降低成本;因此,TiSiW12O40/TiO2是合成丙酸正丙酯的优良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成膜和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XPS和接触角测试研究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在不同基材上的成膜情况,并对共聚胶膜的耐水性和附着力进行了考察.由于该共聚乳液同时存在着亲水组分和疏水组分,所以它在不同的基材上成膜可导致其膜表面的组成成分不同,因而导致其耐水性和附着力也随基材而异。结果表明,亲水性的聚氨酯组分均富集于胶膜内部,但胶膜底层聚氨酯组分的含量却随基材的不同而不同。在憎水且表面张力较高的基材上,共聚胶膜的耐水性良好;共聚胶膜的附着力在表面张力较高的基材上也良好。  相似文献   
110.
高文艺  杨红 《辽宁化工》2003,32(11):480-481,485
以自制的磷铝杂原子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合成了马来酸二丁酯,考察了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带水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对酯化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对酯化产物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其实测值与文献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