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3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33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39篇
水利工程   37篇
石油天然气   10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16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帅垛-茅山地区浅成侵入岩接触变质带为研究对象,综合岩心薄片观察、测井解释和井震结合等方法,研究了侵入岩接触变质带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解剖了典型接触变质带油气藏的储层发育特征,据此,对溱潼凹陷浅层侵入岩接触变质带的储层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围岩受侵入岩的影响发生蚀变,形成侵入岩接触变质带储层。接触变质带在测井曲线上表现出高自然伽马、中等声波时差、中等自然电位和高电阻率等特征。接触变质带在垂向上发育在侵入岩上、下两侧,在发育厚度上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接触变质带蚀变泥岩的厚度是影响优质储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发育在火山通道附近且厚度较大的接触变质带蚀变泥岩储层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72.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差异性研究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分为泥岩、炭质泥岩、煤和油页岩4种类型,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生烃性能、生物标志物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别,侏罗系沉积相分布对有效烃源岩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原油、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揭示出冷湖三号、南八仙部分原油和马北油田原油来源于母质类型较好的腐泥型烃源岩,这类优质烃源岩主要为中侏罗统上部泥岩和油页岩,主体分布在赛什腾凹陷和鱼卡凹陷,围绕这类优质烃源岩分布的有利勘探区,应主要分布在马仙断裂以北临近优质烃源岩的地区,以及冷湖六号、冷湖七号构造带。  相似文献   
73.
从区域应力分析着手,分析苏北盆地在区域右旋走滑主应力场作用下,将其构造演化可分为初始拉分阶段、强烈拉分阶段、拉分减弱阶段和后沉积阶段4个阶段,并且对应分析各个阶段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74.
塔中I号坡折带西段台内滩储层主要发育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其地震响应以弱振幅响应为主,与东段台缘礁特有的“丘状”外部轮廓和内部发育“串珠状强反射”的地震响应特征有明显差异。台内滩弱振幅储层的优势频段为15~25Hz。优选广义S变换分频方法进行频谱分解,用20Hz分频均方根振幅实现了台内滩储层的预测,通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的优势频段内的纯波数据进行波阻抗反演,能有效地识别出塔中西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台内滩储层,提高了台内滩储层的识别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5.
在野外调查、岩芯编录和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将宜里钼矿区的蚀变类型划分为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等主要类型,其中硅化和石英绢云母化与成矿关系密切。编制了矿区平面和剖面蚀变分带图,主要包括石英-白(绢)云母-黄铁矿化带(绢英岩化带)和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化带(青磐岩化带)2个蚀变带,与国内外典型的斑岩型钼矿蚀变分带相比,认为宜里钼矿以叠加蚀变为主要特征,即早期的硅化被后期的石英绢云母化和最晚期的碳酸盐化叠加。根据蚀变分带特征,推断严格控制矿体分布的F4断层总体上可能为一逆断层(成矿后活动),暗示F4断层下盘可能还存在一定规模的钼矿体。同时,根据蚀变与矿化的关系,认为在主矿区的南段深部为最有前景的钼找矿勘查区。  相似文献   
76.
华北煤矿经过多年大规模开发,目前浅部资源日益枯竭,积极向深部找煤已成必然趋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华北东部五省的煤炭资源形成分布特征和深部煤炭资源的开发潜力,分析了华北深部煤岩煤阶的变化趋势,对未来老矿区的勘探方向进行了预测总结。华北聚煤区东缘深部(-800~ -1500m)资源潜力巨大,冀、鲁、苏、皖深部资源量为浅部(-800m以浅)资源量的2~4倍。从煤种分布情况来看,一般浅部为气煤大类的煤田,深部出现肥焦煤的可能性非常大;未来勘探的主要方向是老矿区的深部新煤层和老矿区外围,大型推覆体下的煤层以及复杂构造条件下的煤层也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由于深部煤层的地质条件复杂,必须在开发前期做好详细的地质勘查和开发计划,选择地质条件良好,煤层稳定,煤质优良的矿区优先开发,查清深部煤层的地质构造,避免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77.
新疆北部主要金成矿带地质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额尔齐斯、达尔布特、卡拉麦里、吐拉苏-也里莫墩和康古尔塔格是新疆北部主要的金成矿带,前人对各成矿带的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其地质特征之间的异同及原因分析较少。通过对各金成矿带的成矿环境、矿床类型及其典型金矿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成矿带中的金矿类型以及典型矿床的矿化类型、矿物组合、围岩蚀变和成矿流体特征等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是普遍存在的矿床类型,该类型矿床不仅是该区金矿的找矿方向,也可作为该区寻找斑岩型铜矿床的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78.
Contamination of raw milk with bacterial pathogens is potentially hazardous to human health.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total bacteria count (TBC) and presence of pathogens in raw milk in Northern China along with the associated herd management practices. A total of 160 raw mil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80 dairy herds in Northern China. All raw milk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TBC and pathogens by cultur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raw milk samples with TBC <2 × 106 cfu/mL and <1 × 105 cfu/mL was 146 (91.25%) and 70 (43.75%),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84 (52.50%) raw milk samples were Staphylococcus aureus positive, 72 (45.00%) were Escherichia coli positive, 2 (1.25%) were Salmonella positive, 2 (1.25%) were Listeria monocytogenes positive, and 3 (1.88%) were Campylobacter positive. The prevalence of S. aureus was influenced by season, herd size, milking frequency, disinfection frequency, and use of a Dairy Herd Improvement program. The TBC was influenced by season and milk frequenc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BC and prevalence of S. aureus or E. coli is significant. The effect siz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season and herd (but not Dairy Herd Improvement, herd size, milking frequency, disinfection frequency, and area)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BC in raw milk. In conclusion, the presence of bacteria in raw milk was associated with season and herd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further comprehensive study will be powerful for effectively characterizing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milk microbial quality in bulk tanks in China.  相似文献   
79.
柴北缘马北地区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化验资料等,系统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下干柴沟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下干柴沟组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溶蚀孔和少量裂缝。储层综合评价为中孔-细喉道-中渗型储层。沉积相带是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该区发育的辫状河河床亚相的砂砾岩是主要储集岩。成岩作用对储集性能也有影响,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降低孔隙度,溶蚀作用增加次生孔隙。  相似文献   
80.
内蒙古草原覆盖区是近年来隐伏矿床找矿工作的重点区域。为了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适合草原覆盖区的找矿方法,在阿鲁科尔沁旗某铁多金属矿区进行了大功率激电和EH4 相结合的地球物理方法实验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功率激电法测量识别出3 条相对高阻带和 1 条低阻带,前者同时显示出中高极化率异常,可能属于矿化蚀变带引起的矿致异常;EH4 连续电导率测深结果表明,该矿床深部存在明显的地球物理异常,异常强度大且清晰,与已知的矿化蚀变带和激电测量结果对应良好,显示矿床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实践证明,结合针对性的地质研究,大功率激电和 EH4 技术在草原覆盖区寻找隐伏矿体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