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54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秦洛峰  魏薇 《华中建筑》2007,25(10):95-97
介绍了无锡市梁溪河两侧(湖滨路--新运河)规划设计方案,从生态,景观和功能等方面分析了这一河岸生态景观规划的特点,同时,提出了在遵重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有特色的景观.  相似文献   
42.
买静  张京祥  陈浩 《规划师》2011,(9):20-25
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开发区普遍出现了向功能综合、配套完善的新城区转型的趋势.开发区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更新规划建设理念,重构空间组织模式,调整开发区用地结构,大幅提高城市型用地比例,对产业园区的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采用不同的空间转型路径,化解传统建设模式遗留的城市型功能发育不足、增量用地空间有限、综合服务能力和品质欠缺...  相似文献   
43.
无锡市利民桥水利枢纽二期闸站施工中,基坑内发生了两次管涌。通过原因分析,研究制定 了安全可靠、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案,在闸室墙后填筑纵向土堤,设置咬合桩防渗结构,对发生管涌的 闸室墙底板下进行压密注浆。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渗漏通道,既满足了施工需要,又获得了永久防 渗、防撞功能。  相似文献   
44.
山水城市、公园城市是当前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领域的热词,在中国几千年的园林与城市发展历史上,却并不是个全新事物,山、水、城、园的融合始终是中国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理想目标。山水城市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没有完形的动态过程。在近现代历史上,无锡曾经在城市山水资源开发和园林建设方面,有过2次系统的创新实践,这些探索上承历史、下启当代,与今天的山水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具有很高耦合度。对此开展梳理和分析,既还原了无锡山水城市建设的历史过程和真相,也为推进当代山水城市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5.
黄敏  孙洪刚  严龙 《华中建筑》2010,28(10):46-50
该文在对当前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以及存在问题做粗浅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场所理论为指导思想,介绍无锡K-PARK-II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怎样运用当地地域特色,从功能特色分区与格局肌理、特色空间、延续江南意境的景观设计等方面来诠释基地的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46.
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时期,一些传统城市形态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文章对苏南地区典型城市无锡开展调研,分析其传统城市形态及建筑特征,并对其发展现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剖析,总结和分析现有更新理论及方法的优劣,据此有针对性提出无锡城市形态发展策略,希望能够对无锡及相关城市更新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7.
沈敏  周永博 《资源与产业》2011,13(6):162-167
可进入性是旅游地开发的决定因素之一,对旅游地的开发适宜性和市场竞争力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旅游地与外界联系的交通便捷程度是旅游地可进入性研究的主要方面,旅游地可达性成为衡量旅游地可进入性的重要指标。结合无锡案例,采用ARCGIS 9.2和SPSS 16.0,对城市交通可达性的空间数据和城市旅游市场调研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在计算城市旅游客源地可达性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处于不同可达性区域的客源市场特征,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城市旅游市场营销措施。  相似文献   
48.
杨俊宴  吴明伟 《华中建筑》2009,27(1):122-127
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复合使用是满足土地集约利用的趋势,也是创造多样、连续、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需要。该文以无锡东亭中心区城市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中心区复合空间设计的理念、方法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9.
汪芳  严琳  朱震峻 《华中建筑》2009,27(6):133-138
空间形态与功能更新均是城市历史地段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该文旨在探讨空间形态与功能更新间的对应关系,并对基于功能更新的整体空间形态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根据案例地无锡惠山古街的地域环境和特定条件,从功能定位、目标市场以及业态设置等方面综合考虑,摸索出贯穿整个规划地段的“苑、院、坊”空间形态模式序列。  相似文献   
50.
无锡总体城市设计层面的景观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锡为案例,在借鉴已有城市景观意象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总体城市设计层面的景观控制的调研分析、规划设计过程,讨论了评价单元的选择与处理等方法,提出通过景观要素、开放空间与特色体系的分类分析,将大尺度的景观控制区域划分为山、湖、河、城等点-线-面的类型区,并依据这些类型区进行景观调控的基本路径以及进行分区管制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