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2篇
  免费   942篇
  国内免费   486篇
电工技术   16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48篇
化学工业   40篇
金属工艺   37篇
机械仪表   170篇
建筑科学   108篇
矿业工程   56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45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43篇
武器工业   59篇
无线电   15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4篇
冶金工业   67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0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认知无线电(CR)环境中,频率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非连续正交频分复用(NC-OFDM)能够工作在非连续的频谱环境,针对NC-OFDM信号的参数估计重要问题,提出用循环自相关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分析循环平稳信号特点,然后根据NC-OFDM信号的循环自相关在循环频率α以及时延τ切面图具有离散谱线特征进行参数估计,最后对NC-OFDM信号的循环自相关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下,能有效估计NC-OFDM信号的参数及识别零前缀的正交频分复用信号(ZP-OFDM),且实验证明关闭近90%的子载波数目,都能够实现NC-OFDM信号的参数的盲估计。  相似文献   
32.
管材超声波分层检测作为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必须引起相关从业人员的重视,特别是要重点分析分层缺陷检测中盲区的构成原因和分布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更好地控制管材质量。通过对超声波分层缺陷检测的重要性进行阐释,分析了其中盲区的构成和分布等问题。  相似文献   
33.
提出了一种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UWSNs)中基于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移动的覆盖算法。首先将要覆盖的区域网格化,然后以适当的策略遍历各个小格,从而实现盲区的覆盖修复。该算法克服了水下环境复杂未知、覆盖场景多样化而难以可靠覆盖的问题,同时使得AUV路径移动消耗最小化。文中还对3D场景和多AUVs协同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覆盖盲区规则、不规则或不连续等场景下均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34.
利用多尺度分析的思想,对原始图像进行重复行信号预滤波,把标量小波变换扩展到多小波变换后选取变换出来的低频子带进行水印嵌入。为了保证水印信息的安全性,对水印进行加密置乱处理。然后结合量化索引模数调制(QIMM)的优越性能,根据水印的信息不同选择不同的子块进行嵌入并实现了水印的盲提取。实验证明,算法具有良好的视觉性和鲁棒性,并大大扩展了水印的容量。  相似文献   
35.
Motion deblurring is one of the basic problems inthe field of image process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thematical basis of the previous work and presents a deblurringmethod that can improve the estimation of the motion blurkernel and obtain a better result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s.Experiments show the motion blur kernel loses some important and useful properties during the estimation of the kernel which may cause a bad estimation and increase the ringingartifacts. Considering that the kernel is provided by the motion of the imaging sensor during the exposure and that the kernel shows the trace of the motion, this paper ensures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kernel such as the continuity and the center of thekernel during the iterative process. By adding a post process to the estimation of the motion blur kernel, we remove some discrete points and make use of the centralizationof the kernel in order to accurate the estimation. The experiment shows the existence of the post process improves the effect of the estimation of the kernel and provides a better result with the clear edges.  相似文献   
36.
图像去模糊是图像处理和分析中的基本问题之一,其本身是一个不适定问题,通常需要使用正则化方法来提高求解过程的稳定性.为了解决去运动模糊问题,从图像的局部特性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加权全变差(LWTV)的正则化方法,并给出了一种基于交替迭代的有效解法.针对非盲去卷积问题,为了克服传统全变差(TV)正则化方法的不足,以图像局部的变化信息为权值,在加大对图像中平坦区域的惩罚力度的同时,减小对图像中边缘区域的惩罚力度;针对模糊核估计问题,首先利用相对全变差(RTV)方法提取图像的显著性结构,然后利用显著性结构进行初步模糊核估计,再采用LWTV模型进行临时清晰图像估计,通过以上3步交替迭代获得最终的模糊核.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去除模糊及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持图像边缘并抑制振铃效应.  相似文献   
37.
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单帧运动盲复原方法,它充分利用自然图像中存在的各种先验知识进行求解。该方法分为模糊核估计和图像修复两个阶段。在估计模糊核时,它运用shock滤波器从模糊图像中预测出清晰边缘,以此指导全局图像的复原,并运用多尺度策略来解决大模糊核问题。在图像修复阶段,运用稀疏表示理论对复原图像进行降噪和重建,最终提高图像复原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噪声和模糊核条件下,该算法能有效消除运动模糊。  相似文献   
38.
一种DCT域的最优均值量化盲图像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的图像水印算法不能很好地实现水印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折中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最优均值量化盲水印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水印图像进行Arnold置乱,提高了水印的安全性;然后将载体图像进行8×8分块DCT(离散余弦变换),并根据均值量化原理将置乱后的水印嵌入到局部量化噪声值最小的图像子块中,提高了水印的不可感知性;最后水印提取时可以实现盲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加噪、剪切、JPEG压缩、滤波等多种攻击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9.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视可擦除水印和数字指纹的多媒体安全分发方案.利用可视水印提供预览视频,支持用户获得授权后的可视水印擦除,伴随擦除过程同时完成用户指纹的嵌入.  相似文献   
40.
人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所以盲人能够从外界获取的信息量很少,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努力提高生活质量的渴望。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给盲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开发盲人手机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该文主要介绍了在Android平台上设计和实现的一款盲人手机系统,该系统使用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及Web Service等相关技术,实现了语音拨打电话、语音接听电话、语音发送短信、语音播报来电短信、语音报时、语音播报日期和语音播报天气等功能,并能在Android手机中稳定运行,方便盲人使用手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