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4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275篇
电工技术   53篇
综合类   209篇
化学工业   167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73篇
建筑科学   158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302篇
水利工程   38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1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2篇
冶金工业   21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06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main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group decision making on incomplete multiplicative and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 without the requirement of satisfying reciprocity proper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ultiplicative consistency condition, based on which a method to estimate unknown preference values in an incomplete multiplicative preference relation is proposed. Apart from the multiplicative consistency property among three known preference values, the method proposed also takes the multiplicative consistency property among more than three values into account. In addition, two models for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incomplete multiplicative preference relations and incomplete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 a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 Some properties of the collective preference relation are further discussed.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make a discussion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similar methods.  相似文献   
72.
针对传统推荐系统存在的用户评分稀疏性和系统扩展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多agent的推荐系统MASRS。首先采用余弦公式处理用户一项评分矩阵得到用户初始邻居集;然后将用户评分映射到相应项的属性值上,生成用户一属性值偏好矩阵UPm,并基于此矩阵进行用户相似性度量,得到用户产品推荐集,该方法有效缓解用户评分稀疏性问题;通过智能多agent架构推荐系统,使大量复杂计算在线下进行,从而改善系统存在的扩展性问题。同时实验表明新系统在推荐精度上收敛性更好。  相似文献   
73.
提出了基于模糊兴趣模型与多Agent的个性化推荐系统框架,通过引入用户模糊兴趣模型,使以Agent为基础的推荐系统无法通过隐式收集用户对商品属性评价的问题得到解决,并且在客户端收集并挖掘用户的私有信息,然后从服务器中获取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最后生成并更新UserProfile。  相似文献   
74.
基于线性衰减的用户兴趣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子商务参与者兴趣变化异常频繁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线性衰减的用户兴趣模型。根据初始注册信息和浏览行为构建了链式用户偏好表,所有用户的偏好链表组成用户兴趣模型。兴趣模型中的用户偏好值在固定时间间隔t进行线性衰减直至变为0而被淘汰。若在衰减过程中产生了用户对某项目新的评分,该项目兴趣模型中的偏好值将被更新为此评分。实验证明,基于线性衰减的用户兴趣建模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5.
个性化元搜索引擎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搜索的效率和信息检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搜索引擎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元搜索引擎技术和个性化技术,并且结合两者重点研究个性化元搜索引擎模型,包括个性化元搜索引擎系统总体架构、用户兴趣模型的基本结构以及个性化元搜索引擎对信息采集处理的流程。个性化元搜索引擎有一定的应用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基于偏好信息的案例检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锋  魏莹 《计算机工程》2008,34(24):28-30
案例推理方法建立在“相似问题具有相似解”的基础上,能否从案例库中检索出与新问题“最相似”的案例是案例推理方法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检索方法,在原始最近相邻算法基础上,用专家对新问题案例与历史案例属性差异的效用评价替代原始的属性差异值来衡量专家对属性差异的敏感程度。引入变异系数来标度新问题案例与历史案例的属性差异的分布情况,从而保证检索出的最相似案例具有较高的属性差异的均衡性。通过具体案例检索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基于加权本体的个性化语义搜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语义层次上的个性化搜索,建立了一个集成语义信息和用户偏好的加权本体,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个性化搜索框架WOPS.WOPS能够在利用本体描述用户兴趣模型的同时,进一步地将本体蕴涵的语义信息应用于个性化搜索的过程中.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基于加权本体的个性化搜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
个性化K-匿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匿名化是数据发布环境下保护数据隐私的一种方法.目前的K-匿名化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预定义的隐私泄露参数来进行隐私控制的.隐私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隐私信息的拥有者有隐私自治的权利[1].这就要求在实现匿名化过程当中考虑到个人不同的隐私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隐私约束.根据个人隐私自治的原则结合K-匿名模型的最新发展,提出了一种个性化K-匿名模型,并给出了基于局部编码和敏感属性泛化的个性化K-匿名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满足个性化隐私需求的情况下,完成匿名化过程,并且采用该方法进行匿名所造成的信息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79.
基于协作过滤的个性化服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以及网络信息量的日益增加,为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显得尤为必要.在对个性化服务技术相关知识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协作过滤信息推荐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所面临的困难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述.最后时基于协作过滤的个性化服务技术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0.
基于双极偏好控制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双极偏好信息对粒子群的控制作用,提出一种使用双极偏好——正偏好和负偏好引导粒子群向 Pareto 前沿偏好区域进化的方法.根据TOPSIS 决策法思想,将外部种群粒子与正负偏好点的相对贴近度排序作为 外部种群管理和全局最优解更新策略;根据贴近度值确定解集的分布度;选取6 种不同类型的多目标测试函数进行 算法模拟,从世代距离、空间测度和超体积测度3 个指标与基于单极偏好的多目标粒子算法进行性能比较.结果显 示,基于双极偏好控制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和综合性能更优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