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87篇
  免费   1949篇
  国内免费   1095篇
电工技术   813篇
综合类   1362篇
化学工业   1755篇
金属工艺   2619篇
机械仪表   1548篇
建筑科学   1479篇
矿业工程   698篇
能源动力   484篇
轻工业   627篇
水利工程   344篇
石油天然气   1476篇
武器工业   186篇
无线电   10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17篇
冶金工业   818篇
原子能技术   297篇
自动化技术   1128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568篇
  2021年   635篇
  2020年   655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698篇
  2015年   627篇
  2014年   946篇
  2013年   1040篇
  2012年   1155篇
  2011年   1174篇
  2010年   930篇
  2009年   903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966篇
  2006年   967篇
  2005年   690篇
  2004年   622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376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68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31.
特高压(UHV)变电站在站用电切换过程中,调相机循泵电机会出现冲击电流过大导致多级跳闸的情况。为研究切换策略,首先定量分析失电残压的频率和幅值随时间的变化,并进行相关仿真研究。其次对重合闸时的瞬态进行研究,通过仿真模型得到冲击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冲击电流的最大值略滞后于相位相反的点,最小值略滞后于相位相同的点,且该滞后的量取决于失电残压的衰减速率,提出一种基于失电残压和电源电压幅值差的切换方法。针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维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尽可能降低投切过程中的冲击电流,避免切换失败。  相似文献   
132.
Whilst the survival rates of childhoo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have increased remarkably over the last decades, the therapy resistance and toxicity are still the major causes of treatment failure. It was shown that overexpression of heme oxygenase-1 (HO-1) promotes proliferation and chemoresistance of cancer cells. In humans, the HO-1 gene (HMOX1) expression is modulated by two polymorphisms in the promoter region: (GT)n-length polymorphism and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A(−413)T, with short GT repeat sequences and 413-A variants linked to an increased HO-1 inducibility. We found that the short allele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 in ALL patients in comparison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at their presenc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treatment failure, reflecting the role of HO-1 in chemoresistance. We also observed that the presence of short alleles may predispose to develop chemotherapy-induced neutropenia. In case of SNP, the 413-T variant co-segregated with short or long alleles, while 413-A almost selectively co-segregated with long alleles, hence it is not possible to determine if SNPs are actually of phenotypic significanc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HO-1 can be a potential target to overcome the treatment failure in ALL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3.
管无芯弯曲中塑性变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大量管材弯曲试验,分析了沿弯曲线的切向和管壁厚方向的应力应变状态,给出弯管内、外侧管壁厚变化量和切向应变的近似计算公式。在后续试验的基础上,逐步将修正公式适用于实际生产。同时,为管材弯曲成形机理研究作了相应的基础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34.
In the present study, commercial pure Ti and Ti-6Al-4V alloy specimens with and without alkali and heat treatments were implanted in the abdominal connective tissue of mice. Conventional stainless steel 316L was also implanted for comparison. After three months, their biocompatibility was evaluated byin vitro andin vivo experiments. Surfac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pecimens due to the alkali treatment and soaking in Hank’s solution were analyzed by XRD, SEM, XPS and AES. An apatite layer, which accelerates the connection with bone, was formed more easily on the alkali treated specimens than the non-treated specimens. The number of macrophages, which is known to increase as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proceeds, was much lower for the alkali and heat treated specimens than for the others.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the fibrous capsule formed around the implant was much thinner for the alkali and heat treated specimens than for the others.  相似文献   
135.
介绍了宽幅高速铝箔轧机轧制铝箔过程中,箔面残留油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探讨了箔面发生残留油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6.
对冷轧硅钢横向同板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6 Sigma的研究方法,开展DOE实验方案设计,得到同板差与4个变量的回归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各变量进行优化,得到同板差最优值。在满足客户对同板差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热轧平均凸度,对中间辊窜辊、辊型进行优化,以减少冷轧切边量、避免切边浪费、提高硅钢综合成材率。  相似文献   
137.
小直径管道的应力腐蚀问题一直是工程界较难解决的问题,作者针对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消除应力方法——温差形变处理技术。利用MSC.Marc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小直径管道环缝焊接接头的原始残余应力及温差形变法消除残余应力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到了一系列关于加热位置、加热宽度和加热持续时间的数据和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温差形变处理技术,在内外表面的焊缝处都可以得到零值左右的残余应力,从而为进一步的试验分析工作和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8.
乔骊竹  张威力  彭汉忠  吴胜利 《钢铁》2022,57(6):159-166
 活性焦的热解析参数对再生活性焦的脱硫脱硝性能和机械强度至关重要。为了明确解析参数对活性焦再生过程和再生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热解析试验探究活性焦硫残余比例、CO2和CO生成量及再生活性焦脱硫脱硝性能随解析温度和解析时间的变化规律,继而明确适宜的活性焦热解析参数。结果表明,活性焦升温解析过程中,脱硫产物在317 ℃左右迅速分解,随后分解速率下降;在进入恒温解析阶段后脱硫产物分解速率先快速下降,而后进入缓慢解析状态。硫残余比例随恒温解析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530 ℃下解析3 h可使脱硫产物完全解析;解析温度高于430 ℃后,活性焦表面的酚基、醌基、内酯基等含氧官能团分解量明显增加,并随恒温解析温度的升高而持续增加,分解所生成的CO和CO2也随之大幅增加,这将使活性焦的孔隙结构进一步发展,继而不利于活性焦机械强度的保持;解析温度低于530 ℃时,硫残余比例随解析温度的升高而持续降低,使再生活性焦的脱硫脱硝性能持续提高;解析温度高于530 ℃后,含氧官能团分解量随解析温度的升高而持续增加,这将有利于提高活性焦表面SO2氧化反应速率,继而使再生活性焦的脱硫性能持续升高,但酚基、内酯基等酸性含氧官能团的分解使再生活性焦对NH3的吸附性能降低,进而使其脱硝性能降低。在兼顾再生活性焦脱硫脱硝性能、机械强度和生产效率等多方面因素时,430 ℃恒温解析3 h是相对较优的解析参数。在此解析条件下,再生活性焦的硫残余比例仅为1.8%,含氧官能团尚未发生大量分解,脱硫脱硝性能相对较为优良。  相似文献   
139.
田雨丰  李光强  肖永力  刘昱 《钢铁》2022,57(10):84-90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石灰快速溶解对转炉高效脱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石灰溶解过程中熔渣/石灰界面处形成的2CaO·SiO2产物层被认为是阻碍石灰溶解的关键因素。制备了具有两种不同CO2含量的部分煅烧石灰石,采用浸泡法研究了部分煅烧石灰石在转炉初渣中的溶解行为,并与纯石灰、石灰石的溶解行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石灰石溶解时在液态熔渣中CaO的传质系数为石灰的2.1倍,残留CO2质量分数为10%的部分煅烧石灰石的传质系数高达石灰石的6.7倍。在CO2质量分数为0~43.5%时,石灰的溶解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石灰溶解过程中形成的2CaO·SiO2层严重阻碍了FeOx的扩散,从而减缓了石灰的溶解。与石灰不同,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2能够破坏2CaO·SiO2层并破坏自身结构,有利于熔渣的渗透,这也适用于残留CO2的部分煅烧石灰石。制备纯石灰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石灰芯部完全煅烧,因此极易导致石灰外表面发生过烧,而制备部分煅烧石灰石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表面过烧的问题。此外,与石灰石相比,部分煅烧石灰石由于表面是石灰外壳,溶解初期其表面附近的炉渣温降相对更低,能够避免溶解初期出现停滞阶段。在转炉富余热量有限的情况下,部分煅烧石灰石的石灰替换比高于石灰石,这取决于部分煅烧石灰石中的CO2残留量。  相似文献   
140.
 高硅奥氏体不锈钢由于高含量硅元素的加入使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腐蚀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在制酸行业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该合金中高含量硅元素的加入会促进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进而造成显著的元素偏析,最终导致合金内部产生枝晶组织和大量的有害相。对铸锭组织进行均匀化处理能够有效消除枝晶与元素偏析,促进析出相回溶和枝晶消融,从而改善材料的热塑性,有效应对热变形开裂问题。因此,采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电子探针(EPMA)、JMatPro软件计算等方法,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的5%Si高硅奥氏体不锈钢铸锭的显微组织和元素分布状态,通过残余偏析指数、扩散动力学计算并结合均匀化处理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了5%Si高硅奥氏体不锈钢合理的均匀化处理工艺。结果表明,5%Si高硅奥氏体不锈钢凝固过程中钼元素偏析最为严重,通过残余偏析指数模型计算得到的均匀化动力学方程可用来指导该成分合金的均匀化处理工艺;5%Si高硅奥氏体不锈钢经过1 150 ℃×12 h均匀化处理后,铸锭内枝晶消融,元素偏析基本消除,析出相与铁素体回溶到基体中,合金转变为全奥氏体组织,热塑性得到改善;当加热温度达到1 250 ℃时,合金出现过烧现象,晶界开始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