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1篇
电工技术   324篇
综合类   84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32篇
建筑科学   252篇
矿业工程   35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44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3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斜拉式彩板波形拱壳结构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彩色压型钢板(以下简称彩板)波形拱壳结构在半跨偏载作用下容易发生折曲屈曲破坏,其极限承载力较低。为了提高这种结构在半跨偏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作者提出了一种斜拉式彩板波形拱壳结构。通过对这种新型斜拉式结构进行有限元内力和稳定分析,重点研究了斜拉杆的纵向有效影响范围,并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理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92.
张弦梁结构设计中几个概念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帆  舒宣武  李旗 《工业建筑》2004,34(10):69-71,93
张弦梁结构以其跨度大且用钢少的优势引起了诸多关注。对该结构在设计中的几个概念问题进行了探讨 ,包括如何看待下弦拉索的转角摩阻、确定撑杆间距的方法、下弦索工作应力限值以及拱梁截面等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介绍了 1k V级直埋电缆常见的运行故障类型及特点 ,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拉索风雨激振特征,在洞庭湖大桥建立了现场观测系统并开展了长期观测,得到了拉索风雨激振主要影响参数--风速、雨量、风向的一维边缘分布模型。采用Archimedean Copula函数建立了风速-雨量、风速-风向、雨量-风向的二维联合概率分布模型,及风速、风向和雨量三维联合分布模型,根据拟合优度评价指标确定了各联合概率分布的分布函数和参数值。综合风雨激振发生的风速、雨量、风向的一维边缘分布、二维联合分布及三维联合分布,得到了风雨激振发生的三维联合不超越概率和三维联合超越概率模型。该模型可以计算三维超越/不超越联合概率、联合条件概率以及不同组合条件下的概率密度,评价各种风、雨条件下拉索风雨激振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95.
利用FLUENT中的SST模型对不同索距的扇形覆冰双索和无覆冰双索绕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下游索在0°~90°风攻角下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以及驰振力系数,进而研究两索之间的距离、风攻角及有无覆冰等条件对双索尾流驰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冰双索三维数值模拟结果与无覆冰双索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差异较大;覆冰双索比无覆冰双索更易发生尾流驰振失稳;拉索间距越近,发生尾流驰振的可能性更大,当覆冰拉索间距超过一定范围时,不会发生尾流驰振失稳;双索发生尾流驰振的风攻角范围与拉索之间的距离有关,拉索间距越近,发生尾流驰振失稳的风攻角越小;不同间距双索的绕流场存在很大差异,当拉索间距较近时,类似于单钝体绕流。  相似文献   
996.
同相两根并联大截面交联电缆敷设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北京市部分地下、半地下变电所10 kV交联聚乙烯绝缘1 600 mm2单芯所内同相两根并联电缆的敷设、运行情况。通过计算分析出其载流量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同相两根并联电缆的外感值不等。建议在同相两根并联10 kV大截面电缆线路中采用上下两层水平布置和三角形排列布置的敷设方式。  相似文献   
997.
本文讨论了基于"三同轴法"屏蔽对称数字通信电缆转移阻抗的测试原理,并介绍了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作为信号源及接收器实现转移阻抗的测试;着重讨论了影响屏蔽数字电缆转移阻抗测试结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8.
讨论了非屏蔽和屏蔽对称数字通信电缆的电磁兼容问题,指出影响其电磁兼容性能的因素,论述了对称数字电缆电磁兼容性能的测试方法及其实施。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锚杆体系的受力应力应变过程,提高锚杆的锚固效果,结合三种摩阻力本构模型完全弹性本构,弹性-理想塑性本构,弹性-软化塑性本构,建立了锚杆微观分析模型,对锚杆与岩体的相互作用力学过程进行了讨论。对于完全弹性本构给出了沿轴向分布的应力、应变和摩阻力,以及给出理论上的极限作用力;弹性-理想塑性本构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屈服阶段,得到了屈服范围内的应力、摩阻力分布表达式,给出了对应作用力的屈服范围;弹性-软化塑性本构条件下,随着作用力的增大摩阻力呈现三个阶段,即完全弹性阶段、软化阶段以及残余阶段,并分析对应的应力、应变、摩阻力和分布范围。本文是基于锚杆摩阻力的不同模型条件下的力学分析,对于实际中的材料力学行为需要更多的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变截面覆冰对斜拉索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应用FLUENT中的SST k-ω 模型对三维新月形变截面覆冰斜拉索绕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将变截面覆冰斜拉索模型划分为6个节段,分别监测不同覆冰厚度节段的气动力,得到全攻角下各节段以及全索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基于Den Hartog机制,获得驰振力系数,进而研究变截面覆冰斜拉索的驰振稳定性。结果表明:变截面覆冰形态对斜拉索的流场分布影响较大,其绕流场具有明显的三维流动特性;由于覆冰厚度的变化,变截面覆冰斜拉索各节段表现出不同的气动力特性和驰振稳定性;经过三维模拟计算,变截面覆冰斜拉索各节段及全索的部分驰振力系数小于0,拉索具有发生覆冰驰振的可能性,变截面覆冰对斜拉索的气动力特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