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8篇
  免费   1568篇
  国内免费   857篇
电工技术   931篇
综合类   1111篇
化学工业   4080篇
金属工艺   2211篇
机械仪表   1023篇
建筑科学   400篇
矿业工程   576篇
能源动力   1455篇
轻工业   625篇
水利工程   284篇
石油天然气   2764篇
武器工业   156篇
无线电   6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57篇
冶金工业   1052篇
原子能技术   487篇
自动化技术   76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577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473篇
  2016年   592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948篇
  2013年   1094篇
  2012年   1286篇
  2011年   1294篇
  2010年   943篇
  2009年   978篇
  2008年   957篇
  2007年   1139篇
  2006年   1088篇
  2005年   959篇
  2004年   809篇
  2003年   704篇
  2002年   602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1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7 毫秒
41.
注聚采出水分离用动态水力旋流器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贺杰  陈炳仁 《石油机械》1998,26(7):24-26
原有的地面工艺和设备已不能满足聚合物驱采出水分离的要求。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水力旋流器,在增压与不增压两种工艺流程下,分别进行了流量和转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转数与压力降的关系,以及入口压力与处理量的关系等项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静态水力旋流器相比,动态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明显提高,一般可提高10%左右;压力损失显著降低,约可减少0.1MPa,足见可在低压下工作,易于实现无泵运行;无泵运行明显比有泵增压运行的分离效率高,但处理量会有所降低。将动态水力旋流器应用于聚合物驱产出水的油-水分离处理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2.
火烧油层技术在庙5块低渗透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法在物理模拟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及油藏工程方法,对影响火烧油层的技术参数进行了优选研究,并对影响火驱成败的油藏地质参数、注气参数进行了分析。目的寻找适合庙5块低渗透稠油油藏的开采方法。结果提出了庙5块火驱的最佳开采方式、点火参数及注气参数;庙5块火驱生产后,平均单井日产液由01t上升到56t,平均单井日产油由01t上升到35t,生产26d后由于压风机供风不足被迫停止火驱注气;从数模结果看:火驱最终采收率可达398%。结论火烧油层是一种潜力很大的稠油开采方法,但其物理、化学反应机理复杂,火烧前缘难以控制;庙5块火驱初期虽然见到了一定的生产效果,但没有取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3.
提出鼓风式射式燃气燃烧器的基本计算公式与计算结果,并进行结构尺寸与工况分析,确定各种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4.
Experimental data for air–water two-phase co-current flow in two different pipe diameters were used to test the prediction of pressure drop by a number of existing theories and correlations. Several models are shown to be useful for prediction, particularly with the stratified regimes which have proved difficult to handle in the past. The model suggested by Olujic proved to be of particular value.  相似文献   
45.
用试井方法确定注水后地层渗透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港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高含水油田占73%,开发初期的一些参数已不适合现在开发的需要。研究出一套用试井方法确定注水以后地层渗透率变化的方法,对大港油田的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In this study a thermodynamic model for the phase behavior of aqueous salt+polymer solutions is developed.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solution theory of Hill, which included scaling laws for the polymer molecular mass dependence and Pitzer–Debye–Hückel theory. This model was tested for systems composed of two different molecular mass of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and five different inorganic salts. All the model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from independent measurements.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predicted phase diagrams by this model is good.  相似文献   
47.
华北油田泥灰岩储层曾进行多种类型的酸化增产改造工艺,但均未取得理想效果。经过对泥灰岩地层进行大量的油藏地质、室内试验研究以及工程、地质技术人员的反复论证,优选出一种切实可行的酸压改造措施——前置液+高温乳化酸+固体硝酸酸压工艺。经过现场应用,收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为华北油田泥灰岩储层改造措施找到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48.
高压注水管柱受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进行高压注水管柱受力分析的目的就是根据注水条件研究注水管柱在不同过程中的各类效应,以及这些效应对管柱产生的受力和变形规律,从而明确注水管柱的工作状态,保障注水管柱有效合理地工作。较详细地分析了高压注水管柱在锚定、坐封以及注水3个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并分析了高压注水管柱在不同过程中受到的各种效应的影响,推导出注水管柱在不同过程中的应力及变形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49.
In this study, distribution and history of residual stresses in plaque-like geometries are simulated based on linear thermoviscoelastic model, which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residual stresses in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direction,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ed boundary condi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variation across the thickness exhibits a high surface tensile value changing to a compressive peak value close to the surface, with the core region experiencing a parabolic tensile peak.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throughout the thickness is almost same along the flowpath and the final residual stresses value near the gate is lower than the value near the end of flowpath.  相似文献   
50.
A new open-loop high-speed CMOS sample-and-hold is presented. Based on new method for further reduction of voltage-dependent charge injection, a new CMOS sample-and-hold was designed.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Over 10 dB improvement in signal-to-noise ratio, compared to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conventional bottom plate sampling S/Hs was achieved with this method. A comparison between newly designed S/H and the bottom-plate sampling S/H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