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20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7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许艳秋  黄毅 《矿冶》2017,26(2):23-25
所研究矿体为缓倾斜不稳固厚矿体,采用柔性假顶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对P42~P46线矿体进行回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安全性差、矿石回收率低、贫化率高等问题。但要求多分段平行放矿,放矿管理难度大,且放矿高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柔性假顶将破裂,会有部分红泥层混入矿石;需要采用切顶铺设钢筋柔性假顶,工艺复杂,采切工程量大,周期长,采矿成本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了分段空场法、崩落联合采矿方法在该矿体回采中的采场结构、矿块布置、回采工艺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矿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放矿管理难度大、采矿成本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52.
华南某锡矿体由于倾角缓厚度大,构造变形复杂,矿石无法借助自重实现搬运,且顶板暴露面积大,无轨设备无法进入采场作业;同时采空区面积大,若均采用胶结充填则成本过大。针对以上问题,在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基础上,对采场中的参数进行结构优化,交替布置矿房与矿柱时,对第一步骤回采的矿柱尽量设计较小的尺寸,嗣后进行胶结充填,同时对第二步骤回采的矿房尽量设计较大的尺寸,嗣后进行非胶结充填,从而解决了矿石无法实现自重搬运、顶板管理困难以及胶结充填成本过大等问题。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方案使矿山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12%,矿石贫化率降低0.5%,每年的充填费用减少540万元,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作业效率,实现了矿体开采安全、高效、经济的技术目标。  相似文献   
53.
针对某矿山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生产要求,提出了多种采矿方法方案,通过技术比较,选用条柱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满足了矿山安全高效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
缓倾斜中厚矿体高效采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哈密黄土坡铜锌矿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山一期开采中存在的损失、贫化率较高,通风条件差等问题,提出了采用二步骤采矿法开采深部矿产资源的新方案。即矿块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矿体厚度≥10 m),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分为二个步骤进行回采,第一步先采矿房,第二步后采矿柱。开采矿房时,采用分段矿房法回采,阶段嗣后充填;开采矿柱时,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基于FLAC3D对新方案的第二步骤开采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第二步骤的开采过程中顶板未出现冒落、垮塌等现象。同时经过一期及二期试验采场的工业试验验证,证明新方案具有工人工作集中、设备利用率高,矿房回采时顶板暴露面积较小、作业条件安全性较高,矿柱回采时损失极大减小、采矿成本适中等优点,其采矿回采率及贫化率分别为93.50%、7.69%,极大地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5.
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开采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阐述了缓倾斜中厚矿体主要开采技术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内一些矿山的实践中总结出几点开采技术,而后分析了缓倾中厚矿体的开采技术发展趋势,可为类似矿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开磷集团马路坪矿段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为世界性采矿难题,国内外目前尚无高效开采此类矿体的方法.针对矿体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了5种可行的开采方案,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各开采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将各开采方案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出适合马路坪矿区开采的最佳方案为脉外与脉内联合采准嗣后充填采矿法.  相似文献   
57.
由于羊拉铜矿床矿体形态复杂,多个矿体共生且不连续,勘探级别又较低,而开拓系统工程已经形成,下段矿体变厚(最厚达13 m),变陡(30°~40°),给回采工作带来困难。采用原设计房柱采矿方法开采已不现实。为此,在不增加穿脉运输道的情况下,采用聚矿上山、分段(小分段)沿脉布置,分单元下行式进行回采,弥补了开拓形成后矿体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为安全、高效、经济回采倾斜中厚矿体找到了一个较为合理的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58.
针对中厚油层开展储层特征精细描述,细致刻画内部夹层的发育特征,建立能够反映中厚油层内部夹层分布规律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在油田开发中意义重大。根据夹层地质建模表征的研究现状,总结出4种有效方法,以高邮凹陷W6断块厚油层内部夹层的精细建模为例进行介绍,以期对中厚油层内部夹层的精细建模表征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59.
赵海生 《能源与环境》2009,(4):109-109,128
介绍低透气性中厚突出危险煤层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瓦斯抽放措施的同时,辅以沿工作面走向施工长距离瓦斯排放钻孔、短距离瓦斯排放钻孔防突措施,消除突出危险性的实践.  相似文献   
60.
柳志森 《现代矿业》2009,25(8):71-72
苍山铁矿矿体属于复杂多变的缓倾斜中厚矿体,就此开采条件提出了一些具体回采方案,经比较选择了沿走向布置的铲运机出矿房柱法作为开采主要回采手段之一,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对试验结果和选择过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