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2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76篇
电工技术   28篇
综合类   187篇
化学工业   1118篇
金属工艺   87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60篇
矿业工程   85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70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38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9篇
冶金工业   212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锐钛型介孔纳米TiO2粉体的制备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沉淀法.以水溶液为反应体系,无机物(硫酸氧钛和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模板剂,制备出了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镳粉体,并对产物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比表面仪、原子力显微镜(AFM)、高分群场发射透射电镜等仪器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得到具有比表面积121m^2/g、晶粒尺寸12nm、介孔平均孔径10nm、多孔粒径〈100nm等特征的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相似文献   
62.
依据制备SiO2超细粒子的形成机理,采用传统沉淀法,考察了各因素对SiO2粒子粒度的影响,包括水玻璃、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沉淀剂和沉淀方式对粒径的影响,总结出各因素影响SiO2粒子粒度的一些变化规律.研究重点侧重于改进其分散性能,降低SiO2二次粒子聚集体尺寸,避免三次粒子的团聚,得到的高分散性沉淀法SiO2的粒度大小接近于纳米尺度.  相似文献   
63.
125I-TOC和125I-F-PGA放射化学纯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3种测定125I标记的奥曲肽(TOC)和叶酸-青霉素酰化酶复合物(F-PGA)的放射化学纯度(RCP)的方法是否具有一致性,采用Iodogen法对TOC和F-PGA进行放射性碘标记,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三氯醋酸(TCA)沉淀法和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物的放射化学纯度(RCP),其中TCA沉淀法设4种蛋白浓度以观察其对RCP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HPLC和纸层析法均能有效分离标记物和游离碘,且HPLC测定这种标记物的RCP最为精确可信。在TCA沉淀法中,用0.2%的小牛血清白蛋白(BSA)测得的RCP最低,而用其它3个BSA浓度测得的RCP则无明显差异(P>0.05);当RCP<10%时,TCA沉淀法与纸层析法测得的RCP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要高于HPLC(P<0.01);当RCP>10%时,对125I-TOC而言,TCA沉淀法要略低于HPLC和纸层析(P<0.05),但后2种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且对125I-F-PGA而言,3种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3种方法两两之间显著相关(r=0.996~0.999,P<0.001)。  相似文献   
64.
在NdFeB废料经硫酸溶解回收稀土后的高铁、低钴硫酸溶液中,采用添加铁屑、硫化钠、硫磺的硫化沉淀法回收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钴的沉淀率大于99%,且沉淀物中钴含量可达8%(质量分数)。该法的最佳工艺条件是:Fe:Co=1.5,Na2S:Co=2,S:Co=0.5,t=70℃、pH=2,反应及沉淀时间为1h。  相似文献   
65.
撞击流反应制备CeO2超细粉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Ce(NO3)3·6H2O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少量表面活性剂作分散剂,撞击流反应制备碳酸铈,经焙烧得到超细二氧化铈粉体.研究了加料方式、硝酸铈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搅拌速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陈化时间及碳酸铈的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因素对CeO2颗粒尺寸的影响,从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采用WJL激光粒度仪检测二氧化铈的粒径,并且通过TG、XRD和SEM等方法对合成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是立方晶系的球形二氧化铈超细粉体,晶粒尺寸为20.5nm.  相似文献   
66.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制备纳米钇铝石榴石粉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硝酸盐为原料,采用沉淀法,通过仔细控制沉淀过程的工艺参数,得到了煅烧后可直接生成纯相YAG的前驱体沉淀物,前驱体经过900℃煅烧即可获得纳米YAG粉体.BET,TEM和XRD的测试结果表明纳米YAG粉体的晶粒尺寸为67~175nm,晶粒形态为球形,分散性良好.粉体达到完全致密化的最低烧结温度为1450℃.所获得的粉体经过1700℃真空烧结3h,烧结体具有一定的透明度.研究表明,这种纳米YAG粉体所具有的良好烧结活性与粉体的纳米晶粒尺寸,球形晶粒形态及极佳的分散性有关.  相似文献   
67.
化学分类沉淀法处理铜箔废水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分类沉淀法处理铜箔生产中的含辞、含铬废水,控制废水的反应在不同的pH值,分别进行沉 淀后,各自泥水分离,经处理后的废水经中和后达标排放。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68.
本研究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超细二盐基亚磷酸铅粉体,讨论了各种因素对二盐基亚磷酸铅颗粒度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反应介质、分散剂及搅拌速度可以得到粒径280nm左右的二盐基亚磷酸铅超细粉体。  相似文献   
69.
掺杂纳米Al2O3的石墨/Cu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含石墨粉的纳米Al2O3,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含有纳米Al2O3的铜质石墨复合材料,并研究了此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纳米Al2O3质量分数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实验现象的原因,并由此得出:当纳米Al2O3的质量分数为4%时,其铜质石墨复合材料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0.
在^132I的核数据衰变测量中,需要得到放化纯的^132I的溶液。^132I的分离提取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是从辐照后的^235U混合裂变产物中直接进行分离,但得到的^132I溶液中有^131I(T1/2=8.04d)、^131I(T1/2=21h)、^135I(T1/2=6.7h)存在,影响数据的测量;间接法则根据其前驱核相对容易分离的特性,从裂变产物中分离出^132Te(T1/2=78h),然后将其放置一定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