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3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295篇
电工技术   120篇
综合类   327篇
化学工业   1987篇
金属工艺   1218篇
机械仪表   159篇
建筑科学   199篇
矿业工程   151篇
能源动力   247篇
轻工业   382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225篇
武器工业   45篇
无线电   18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04篇
冶金工业   822篇
原子能技术   55篇
自动化技术   4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31.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锡酸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纳米锡酸锌不但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还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抑烟阻燃性能。特别是当纳米锡酸锌添加量为6份时,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最佳。与未添加纳米填料时相比,纳米锡酸锌/ABS/PVC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69.93 kJ/m~2,提高幅度达49.71%。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当纳米锡酸锌在6份时,其在复合材料中呈纳米级分散,且与塑料基体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2.
Starches of different granule sizes, including corn, rice, and amaranth starches, were used to prepare starch‐filled polypropylene (PP) and the effect of starch granule size on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PP was investigate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energy changes of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melt an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y of PP/starch composites, respectively. Little interac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starch and PP despite the difference in starch granule size.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PP de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starch and this decrease became more apparent with increasing starch granule size. During non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the dependency of the relativ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on time was described by the Avrami equation. The addition of starch decreased the overall crystallization rate of PP,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crystallization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Kissinger equation. An increase in starch granule size of starch would increase the crystallization activation energy of PP and consequently decrease its crystallization rate.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2: 484–492, 2004  相似文献   
133.
为了考察长脂肪链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的性能,以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11-(3,4-二甲基-苯基)-硬脂酸甲酯、3-二甲胺基丙胺、1,3-丙磺酸内酯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3种长脂肪链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并采用1HNMR及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表面张力、耐盐性、泡沫性能、油水界面张力性能测试,发现3种长脂肪链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均具有良好的表/界面活性、泡沫稳定性、乳化能力及耐盐性;长脂肪链中引入芳烷基增强了11-(3,4-二甲基-苯基)-十八烷基酰胺丙基-N,N-二甲基磺基甜菜碱(C18DAMSB)的表面活性,临界胶束浓度及表面张力分别为1.57×10-5 mol/L、28.98 mN/m,低于油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UC18AMP3SB)及硬脂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R18DMSA);UC18AMP3SB疏水链中的双键使其耐盐性由于优于C18DAMSB和R18DMSA。  相似文献   
134.
采用高纯锆英石为主要原料 ,研究了几个关键工艺因素对高纯高致密锆英石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原料纯度、外加物种类及其加入量和烧成温度是获得优质高致密锆英石砖的关键。显微结构分析结果显示 ,这种砖晶粒间呈交错网络结构 ,直接结合程度极高 ,并具有良好的抗玻璃液的侵蚀性和渗透性。扫描电镜检验发现 ,玻璃液渗入砖内与砖反应 ,首先溶解Al2 O3、R2 O等组分 ,然后溶解锆英石 ,并析出斜锆石晶粒 ,呈岛状分布于玻璃液中 ,破坏了砖的原始直接结合结构 ,导致砖的解体。  相似文献   
135.
全水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CFC 11发泡替代技术中全水发泡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 ,指出水作为发泡剂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着重阐述了全水发泡中几种主要因素如水的用量、聚醚多元醇性质和结构以及异氰酸酯指数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并对国外近些年来全水发泡用聚醚多元醇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6.
熔融晶化法制备硅灰石及其粉碎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为主要原料,以碳酸钠、氧化硼和氟化钙为助熔剂,采用熔融晶化法制备了硅灰石。研究了不同粉碎工艺条件对制备针状硅灰石的影响。结果表明,熔融晶化法合成的硅灰石其主晶相为-βCaSiO3。对比两种粉碎方式得出,气流粉碎比介质磨粉碎更有利于保护硅灰石针状晶型,获得的硅灰石粉末的长径比比较大,平均长径比为6.89∶1。  相似文献   
137.
为解决露天矿潜孔钻机作业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从传统除尘技术应用效果差、耗风量大、取水困难等事实出发,根据泡沫除尘机理及两相泡沫发泡原理,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露天矿潜孔钻机的泡沫发生器,并对其发泡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开展泡沫发生器的泡沫流量、发泡倍数及半衰期等性能实验,确定出影响泡沫发生器发泡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出泡沫发生器的最佳工况点.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流量、液体流量(气液比)、发泡网及发泡剂质量分数是影响泡沫发生器发泡性能的4个主要因素,在工况为发泡网1、质量分数1.5%的配方2、气体压力0.7 MPa、液体流量18 L/min及气体流量30 m~3/h条件下,泡沫发生器发泡性能达到最佳,其流量为515 L/min,发泡倍数为22,半衰期为65 min.经现场试验,泡沫除尘后采场平均降尘率高达90%以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8.
通过实验研究了对流与混合对流条件下水流顺掠冰柱融化过程的相界面移动规律及传热特性。改变冰柱初始尺寸、初始冰柱温度、水流速度与温度等参数,采用工业摄像机记录了冰柱相界面的移动规律,构建了影像实验数据与冰柱相界面传热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如下:不同速度条件下的平均相界面位置变化趋势相似,相界面随时间呈单调递减幂函数形式变化;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随水流速度或水流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随时间呈递增趋势变化;在不同水流速度或水流温度条件下,Nu 随着Gr/Re 2先增大经过最高点后再减小;获得了水流顺掠冰柱融化过程 Nu 与Gr 、Re 、Pr 及 Ste 之间的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39.
为了研究载体材料与相变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机制,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材料、分子筛MCM-48和有序介孔碳CMK-5为载体材料,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制备PEG/MCM-48和PEG/CMK-5两类定形相变材料.利用氮气吸附、TEM、FT-IR、XRD和DSC等表征技术,研究定形相变材料中载体材料的表面性质对相变材料PEG的定形能力、结晶度、相变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MK-5和MCM-48具有相似的有序介孔结构,但是其化学组成不同;CMK-5与PEG的界面相互作用力弱于MCM-48与PEG的界面相互作用力.因此,PEG在CMK-5中的结晶度和相变焓均大于其在MCM-48中的结晶度和相变焓.  相似文献   
140.
以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经酸催化开环聚合制得含氟含氢聚硅氧烷(FPHMS),再和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6)在铂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氟硅表面活性剂(FSS).用红外光谱(IR)对F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FSS的表面性能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FSS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g·L-1,cmc处的表面张力(γcmc)为23.5mN·m-1.质量分数为0.5%的FSS水溶液的发泡力为1.53,5min的稳泡性为0.375,对苯的増溶力为13.7,对煤油、50#机油和苯的乳化力分别是9s、27s和28s,在硬水中的稳定性为5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