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9篇
  免费   721篇
  国内免费   442篇
电工技术   274篇
综合类   506篇
化学工业   3067篇
金属工艺   1295篇
机械仪表   261篇
建筑科学   92篇
矿业工程   418篇
能源动力   196篇
轻工业   233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426篇
武器工业   62篇
无线电   4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61篇
冶金工业   927篇
原子能技术   59篇
自动化技术   6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430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689篇
  2005年   672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一定温度的水溶液中,以硫酸铜为前驱体,抗坏皿酸(Vc)为还原剂,加入适量修饰剂,合成粒径和形貌可控的纯铜纳米粒子,并通过XRD射线衍射,扫描探针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修饰剂的加入对粒径大小、分布、形貌和晶型结构影响显著;制备的纳米铜颗粒为具有立方品型结构的球型颗粒,分散性较好,尺寸较为均匀,约为60~80nm。纳米铜颗粒表面形成了较薄的有机物质包覆层,它有效阻止了纳米铜粉在空气和水中的氧化和团聚,提高了纳米铜颗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2.
采用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了纳米蒙脱土(nano-MMT)增强聚氨酯-异氰脲酸酯(PUI)材料,考察了PUI聚合物基础配方及其nano-MMT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碳化二亚胺改性的MDI和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醚二醇为原料、催化剂DMP-30的质量分数为2.5%、n(NCO)/n(OH)为10∶1、nano-MMT质量分数为3%时,nano-MMT/PUI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高,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53.
在基础低磷化学镀镍液中,分别添加硫脲(TU)、KI、KIO3、含硫有机杂环化合物A和CuSO4等稳定荆,考察其对镀液的稳定性能、镀速、镀层中磷的质量分数和可焊性等的影响.研究表明:化合物A的加入能使镀液稳定性上升,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镀层中磷的质量分数.合适稳定荆的加入,不但可以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获得镀速更快、磷的质量分数更低,并且可焊性良好的低磷化学镀镍层.  相似文献   
954.
对裂解碳五馏分中双烯烃选择加氢为单烯烃的工艺及其催化剂进行了研究。采用鼓泡床反应器对制备的镍系催化剂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反应压力、液态空速、氢气与双烯烃的摩尔比和入口温度对镍系催化剂选择加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入口温度为常温、反应压力1.5~3.0MPa、氢气与双烯烃的摩尔比1.5~1.9、液态空速2~4 h~(-1)、返回物料与新鲜物料的体积比为3的工艺条件下,加氢后物料中双烯烃的质量分数小于0.5%,双烯烃的转化率大于98%,单烯烃的选择性大于90%。经过1 000 h的催化剂稳定性实验考核表明,制备的镍系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加速失活后,再生后催化剂的性能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955.
以溶胶-凝胶法将BaTiO3负载于γ-Al2O3表面,合成出不同BaTiO3质量百分比的复合载体BaTiO3/γ-Al2O3。采用XRD、IR技术对复合载体BaTiO3/γ-Al2O3的结构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复合载体负载的镍基催化剂Ni/BaTiO3/γ-Al2O3在CH4-CO2重整反应中的抗积炭和稳定性能。结果表明:BaTiO3粒子以不连续的方式分散在γ-Al2O3的表面,致使原位氢还原后Ni/Ba-TiO3/γ-Al2O3催化剂的供电子强度相对削弱,抑制了CH4-CO2重整过程一氧化碳的歧化反应。Ni/25.4%BaTiO3/γ-Al2O3催化剂在700℃较低重整反应温度下的抗积炭和稳定性能明显优于Ni/BaTiO3和Ni/γ-Al2O3催化剂。  相似文献   
956.
泡沫镍负载乙酸钾催化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浸渍的方法制备泡沫镍负载乙酸钾固体碱催化剂,并用于煎炸废油脂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催化剂制备及酯交换反应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试验表明:当浸渍液KAc的质量分数为35%、浸渍8h、650℃焙烧4h,n(醇)/n(油)=7/1、反应温度为70℃、时间3.5h、催化剂用量为油脂质量的3.0%时,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可达94.3%。且生物柴油容易分离,其外观为透明、淡黄色,运动粘度为(40℃)5.25mm/s2、密度为0.8815g/mL,符合我国生物柴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57.
以环烷酸镍为催化剂(三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对聚丁二烯(PB)进行了加氢模试实验,初步探讨了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的机理。通过核磁共振谱图解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环烷酸镍催化条件下,丁二烯1,2-聚合物很容易加氢;丁二烯1,4-聚合物加氢较难。可以推断,SBS中的PB段在催化加氢时也符合同样的规律。  相似文献   
958.
应用新一代萃取剂Cyanex272进行钴镍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星 《矿冶》1996,5(3):51-60
Cyanex272是新一代在硫酸盐溶液中分离钴、镍的萃取剂。本文研究了各种因素对Cyanex272分离钴、镍的影响,探寻了Cyanex272在镍电解净液钴渣处理工艺和高冰镍精炼新工艺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9.
固体物理效应与现代传感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述斌 《压电与声光》1997,19(4):235-238
介绍了某些固体物理效应对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影响。这些效应是:压电效应、压阻效应、霍尔效应、磁阻效应、约瑟夫逊效应、韦根德效应和佐托夫效应。简要描述了这些效应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研究这些效应对于发展现代传感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60.
详细介绍了大型72 000 kVA矿热电炉冶炼镍铁的生产工艺——回转窑-电炉熔炼(RKEF)工艺。该工艺是处理红土镍矿生产镍铁的主流工艺,可有选择地进行脱硫、脱硅、脱碳和脱磷,采用镍铁精炼新工艺对粗镍铁金属液进行喷吹和升温,得到满足不锈钢生产所需的合格镍铁原料,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