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30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混煤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及燃烧特性指数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天平、沉降炉和一维燃烧炉对混煤的燃烧特性进行了测定。根据热重分析试验结果。初步提出了混煤的挥发分释放特性指数P及燃尽指数C_b这两个集合判别指标。运用两指标进行判别与实际的燃烧过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12.
混煤的结渣特性及煤质结渣程度评判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晋城无烟煤,潞安贫煤,临汾烟煤及混煤的结渣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试验和单因素指标判别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煤质的结渣程度进行了评判,同时,对混煤的结渣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为燃烧混煤的电厂解决结渣问题及进行结渣程度判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3.
寇力平 《化肥设计》2006,44(3):32-35,56
介绍了高浓度空气输送装置的特点、种类、结构和原理,论述了粉粒体在输送过程中的流动状态,通过应用实例,从流态、装置、混合比等方面对高浓度空气输送方式和低浓度空气输送方式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14.
用挤压铸造法制出不同体积分数的氧化铝和碳短纤维混杂增强ZL109复合材料(简记为Al2O3t Cf/ZL109),探讨了混杂纤维对Al2O3f Cf/ZL109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在混杂纤维体积分数为8%时(氧化铝与碳纤维混合经为9:1)出现峰值;在混杂纤维体积分数不变是,复合材料 伸强度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随混杂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加,热膨胀系数在各温度区间都随混杂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15.
本文利用图象处理系统,对七种型纱的混合比进行测量和分析,同时对实际纱线的混合比和混合不匀率进行了测量,所得结果与称量法测得的实际纱线的混合比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16.
通过水化学和同位素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了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井下巷道的涌水来源为海水、375-20(Mg)、淡水和320-7(Ca),其中375-20和320-7均为基岩水,但其水化学特征明显不同,前者是富Mg型基岩水,而后者是富Ca型基岩水。据此建立了巷道涌水的混合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极大似然法计算得到巷道涌水混合比,分析其演化规律。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涌水来源,并计算水样混合比;海水在各端元中占比最大,是混合水的主要成分,各期水样海水比例在50%左右波动;海水比例较高的中段为-510 m中段,在此中段处于1660和2230勘探线之间的水点,各期海水比例大于50%,尤其是510-2水样点,海水比例最高达到77%;淡水主要影响范围是-465 m及以上中段;F3断裂带受采动影响较大,其周围的水样点海水比例波动大,需加强对该断裂带的监测。  相似文献   
217.
运载能力是火箭的核心性能指标,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大都采用高性能的双组元推进剂,推进剂的使用及剩余量控制对运载能力和运载效率影响很大,特别是入轨级。针对目前火箭常用的高性能双组元推进剂,利用系统对推进剂混合比偏差的调节能力,研究了3种控制模型(等概率耗尽模型、等质量剩余模型、最优剩余模型)及其对运载能力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模拟打靶及飞行数据对比,发现相较传统的氧燃推进剂等比例剩余控制策略,对于高混合比的氢氧推进剂,氧化剂和燃烧剂在非等比例剩余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推进剂剩余量,提升运载能力,等质量剩余和最优剩余差别较小,在工程上可以采用更简单的等质量剩余控制推进剂剩余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