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8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93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76篇
化学工业   422篇
金属工艺   155篇
机械仪表   108篇
建筑科学   836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35篇
轻工业   134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篇
冶金工业   134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11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61.
《Planning》2016,(24):3-4
依据络病学说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及治疗方法,指出瘀血、痰浊、络伤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将肾中之络损伤程度分为络气郁滞期、瘀阻痰凝期、络伤痰瘀化毒期,以此提出祛瘀化痰通络为其治疗原则,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2.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一项大型研究报告称,对糖尿病患者或前期糖尿病患者而言,服用鱼油补充剂可能无法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63.
《Planning》2015,(10):1417-1419
目的:观察连花荔芩愈肾汤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和诺和灵30R(精蛋白生物合成胰岛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连花荔芩愈肾汤口服,药物组成:黄连12 g,天花粉10 g,荔枝核20 g,黄芩10 g,地龙10 g,水蛭6 g,白花蛇舌草30 g,黄芪10 g,当归10 g,白茅根30 g,葫芦巴10 g,黄柏12 g,蝉蜕10 g,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结果:治疗组42例,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95.2%;对照组30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有效率7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胰岛素用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24小时尿蛋白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连花荔芩愈肾汤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4.
《Planning》2016,(35):97-1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G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按严格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120例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60岁,女性<55岁)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所有糖尿病患者分为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40例(男20例,女20例),UAER<3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MA)40例(男女各20例),UAER 30~200μg/min;大量白蛋白尿组(ODN)40例,UAER>200μg/min。选取40例(男女各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NC)。搜集血清BGP及空腹血糖、Hb A1c、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等相关指标,通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BGP与肾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BGP低于健康对照组。BGP与UAER呈明显负相关(r=-0.589,P<0.05)。结论:BGP可能影响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5.
《中国食品》2016,(4):145
正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食用大量土豆特别是薯条或薯片,会增加妇女在孕期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妊娠糖尿病可对母婴的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包括增加罹患心脏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的风险。土豆——这种全球消耗量很大的食物,含有维生素C和钾等重要营养素。然而,与其他蔬菜和碳水化合物相比,土豆含有的淀粉较多,食用土豆后血糖升高会更快。总的来说,当人体不能制造足够多的胰岛素时,人就会患糖尿病。胰岛素是促进人体细胞从血液中吸收糖分以提供能量和进行存储的一种激素。此前,研究人员并没有针对妊娠糖尿病和吃土豆患  相似文献   
66.
《Planning》2017,(4):547-54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每日3次,每次50 mg,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7.
《Planning》2016,(30):142-14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但临床的治疗方法效果局限。目前的研究从抑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蛋白激酶C、多元醇通路以及晚期糖化终末产物等方面,试图干扰发病过程中的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免疫应答和组织纤维化来特异性治疗。干细胞移植方法也为进一步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了新希望。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总结易患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方法:22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尿酸水平分别纳入高尿酸血症组(n=57)、血尿酸正常组(n=170),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以及年龄、病程等基线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易患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组SCr、BUN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其eGFR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血尿酸与SCr(r=0.707)、BUN(r=0.529)呈正相关,与eGFR(r=-0.745)呈负相关(P<0.05)。除SCr、BUN、eGFR外,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及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 SCr≥110μmol/L、BUN<7.0 mmol/L、eGFR<90 mL/min·1.73m~(-2)、合并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独立易患因素,FPG<7.0 mmol/L、TG<1.7 mmol/L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引发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发生,而肾功能损伤的加剧可进一步影响高尿酸血症病情,注重血糖水平的改善及血脂水平的调节,对于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及肾脏并发症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复合多糖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四氧嘧啶造模,连续灌胃9天。通过观察小鼠的排便量及精神状态、饮食量和饮水量、体重、血糖、肝糖原、胸腺、脾脏、肝脏和肾脏指数,考察降糖作用。结果复合多糖高、中、低剂量组的小鼠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均有改善,高中低剂量均提高了小鼠胸腺、脾脏、肝脏及肾脏指数和肝糖原水平。结论以桦褐孔菌为主的复合多糖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低剂量组复合多糖效果最佳,并优于单一桦褐孔菌多糖,显示出复合多糖组分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0.
《Planning》2015,(18):52-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特点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76例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和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量腰围(WC)、臀围(HC)、体重(W)、全身脂肪含量(BF)、躯干脂肪含量(Tr F)、上肢脂肪含量(UF)、下肢脂肪含量(LF),并计算腰臀比(WHR)、BF%、Tr F/BF。并检测IMT、血清瘦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体脂分布、体脂成分及血清瘦素水平于IMT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WC、WHR、BMI、BF、Tr F、UF、LF、BF%、Tr F/BF、IMT、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F、Tr F、UF、LF、BF%、Tr F/BF与IMT、血清瘦素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IMT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r F/BF、瘦素是IM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脂分布存在异常,IMT、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且两者均与脂肪分布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